天天看點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作者:生趣研究

在新疆生活一年,卻感覺有半輩子在這裡了。

這是個從曆史、文化、風景到人物,都讓我魂牽夢萦的地方。

最直覺的是美麗的風景,四月的伊犁,春光特别盛大。

在新疆一切都顯得大,天大地大,大山大河,大沙漠大草原,是以春天也就顯得特别磅礴。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我們一路開車從伊甯出發到霍爾果斯,途中特地到可克達拉看看。

這是一座年輕卻又充滿了很多往事的兵團城市,被稱為“東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在1959年誕生于此,當時這裡還是一片正在開墾的邊疆處女地,七十多年過去了,一代代人在這裡奉獻了多少青春。

建立的城市明亮而朝氣勃勃,進入市區的大道旁栽滿了各種現代品種的海棠,經過一個冬天嚴寒的洗禮,這些海棠正開得五彩缤紛,花色從素白如雪,到淺粉如妝,到紫丹如霞,綻放的分外蓬勃熱烈,就像當地朋友給我的感覺。

下圖:伊犁的海棠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要論起絢爛豐富和生命力強健來,各種花木中海棠可能要數第一。

梅花、櫻花雖然漂亮,美麗非凡,可在稍微嚴寒和幹旱點的地方,就已不能生長,杏花倒是不懼寒冷,開得漫山遍野,就是在花色和品種上稍微單調了一點,唯有海棠,無論嶺南還是塞北,沿海還是邊疆,都能萌芽、抽枝、展葉、綻放,花色豐富燦爛,氣質窈窕秾麗,更兼除了春天可看花外,秋天還可賞葉,冬天更可觀果,怎麼能讓人不喜愛。

下圖:莫愁湖旁的海棠花徑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不過什麼是海棠?

現在流傳最廣的權威說法,來自于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譜》,這本書在萬曆年間,由曾任浙江右布政使的王象晉編著,書中提出了“海棠四品”的概念,分别指現在蘋果屬的西府海棠、垂絲海棠和木瓜屬的木瓜海棠、貼梗海棠。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按照現代園藝學的觀點,海棠則泛指小于5厘米的蘋果屬物種和品種,也就是蘋果屬植物果實直徑大于5厘米的,稱為蘋果(apple),小于5厘米的稱為海棠(crab apple)。

下圖:左一、左二為現代觀賞海棠的葉和果,右為蘋果的葉和果,蘋果的葉和果都是最大的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是以本文後面所講的“海棠”專指蘋果屬的海棠,木瓜屬的海棠會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再讨論。不過即便隻講蘋果屬,海棠的“名”和“實”也很複雜,我們先從“名”講起。

在《詩經》中就已記載了“甘棠”、“棠棣”等帶“棠”字的植物,但最初的“棠”是指棠梨,也就是現代植物分類學中結小果子的杜梨、豆梨等。《齊民要術》中專門有“種棠”一節,指的就是棠梨。海棠和棠梨同屬于蘋果亞科,花和果在外觀上類似,于是被不求細分的古人也就順理成章歸到“棠”類中了。

下圖:豆梨在古時又稱為棠梨,果實小,如大粒豆子,海棠的花果和棠梨的花果在外形上相似(圖檔來源見水印,下同)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至于“海棠”這個名稱中“海”的意思,一說認為“海”字從古到今,都有比喻表示多和大的意思,如稱大碗為海碗,大油燈為海燈,如山茶又稱為海紅、海石榴,海棠的花大而繁多,自然就用上了“海”字;也有認為因為觀賞海棠是在唐代機緣巧合,由西域傳來的野蘋果和中原當地的原生蘋果屬植物天然雜交出現的,人們不知其來曆,以為來自海外,就稱為了“海棠”。

“海棠”一詞最早有文獻記載起于唐代,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出生的賈耽(730—805)所撰的《百花譜》中第一次記載了“海棠”這個名稱,很快到中晚唐的詩歌中,“海棠”這個詞就出現得非常頻繁了,如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的李紳就專門寫過《海棠》詩:“淺深芳萼通宵換,委積紅英報曉開”。

下圖:唐朝賈耽畫像,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出現了“海棠”這個詞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到了宋代,海棠更是廣泛種植,并且出現了兩部海棠專著,北宋沈立編著的《海棠記》和南宋陳思的《海棠譜》。

沈立(1007—1078)大體上和蘇東坡是同時代人,興趣廣泛,著有《名山記》《都水記》以及《海棠記》等。

《海棠記》是中國第一部海棠專著,書中記載:“嘗聞真宗皇帝禦制 後苑雜花 十題,以海棠為首章,賜近臣唱和,則知海棠足與牡丹抗衡,而可獨步于西州矣。”這段話說明在北宋,海棠已成為和牡丹一樣的頂流名花,而且以“西州”種植得最多最漂亮,這裡的“西州”泛指四川、陝西等中原以西的地區,和後來的“西府”應存在淵源。

《海棠譜》為南宋陳思編著,書中明确記載了“垂絲海棠”,稱其多生長在江浙地區,花柄細長如絲且下垂。南宋詩人洪适、範成大、楊萬裡等人,都有題為《垂絲海棠》的詩作,尤其是楊萬裡的詩中說:“垂絲别得一風光,誰道全輸蜀海棠。”這句詩說明“垂絲海棠”和“蜀海棠”都是當時廣為栽植的海棠品種。

從唐宋到明清,蜀地海棠一直蜚聲全國。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說:“嘉州海棠,色香并勝”。唐代嘉州剌史薛能《海棠》詩中說:“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曆史上,昌州(今重慶榮昌一帶)和嘉州(今四川樂山)都有“海棠香國”的美稱。

南宋範成大《醉落魄》詞說“隻為海棠,也合來西蜀”。大詩人陸遊,更是外号“海棠癫”,其詩屢屢盛贊西蜀海棠,如“西來始見海棠盛,成都第一推燕宮。”(《張園海棠》),特别是陸遊晚年的《海棠歌》,更極力推崇西蜀的海棠,甚至誇張說在海棠的美麗面前,桃李就像奴仆,芍藥應當羞死。

下圖:宋代畫家林椿《寫生海棠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宋代的《冷齋夜話》中還記載過一個故事。唐明皇登沉香亭,要和楊玉環共賞春花,然而貴妃醉酒還在半醉半醒,唐明皇隻好命高力士和侍從把楊玉環攙扶過來,楊貴妃醉顔殘妝,鬓亂钗橫,明皇笑着說:“這哪是貴妃醉酒,分明是海棠花沒睡醒嘛”。這就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

“海棠春睡”這四個字也給了蘇東坡以靈感,寫下了七律《海棠》 :“東風袅袅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關于海棠的詩雖然多如繁星,但确實如人們公認的那樣,以這首詩最為情景交融。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到了明代,文獻中正式出現了“西府海棠”這個名稱。南京人顧起元(1565—1628),著有《客座贅語》,書中主要記載了在明朝南京的見聞,其第一卷“花木”中記載了當時南京園林中海棠有六種:

“第一為西府,第二為垂絲,第三為鐵梗,第四為毛葉,第五為木瓜,第六為秋海棠。

西府則天姿國色,絕世無雙;垂絲則缥紗輕揚,風流自賞;鐵梗有深紅、淺紅、蜜合、純白四色,挺拔韶秀;毛葉果稱富豔;木瓜獨吐奇芬;至秋海棠,翠蓋紅妝,吟風泣露,依傍檐下,尤倍生憐。總之海棠無凡格也。”

後來初刻于明天啟元年(1621年)的王象晉《二如堂群芳譜》“海棠四品”也基本沿襲了此種說法,并加以簡化。

下圖:明陳栝《海棠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那麼這裡“西府海棠”的“西府”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主流說法認為就是泛指以“西蜀”為主的中原以西地區,和上面的“西州”意思差不多。至于認為西府是指“官府”的,或是具體指晉代時稱為“西府”的曆陽(今安徽和縣)或是唐時民間俗稱為“西府”的寶雞鳳翔,都感覺有點牽強,格局小了。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說完了古時之“名”,再說今天之“實”。

前面提過,現代園藝學中把果實小于5厘米的蘋果屬植物都稱為“海棠。”根據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目前蘋果屬植物全球大約有55種,主要分布在北溫帶地區,大陸有25種,其中15種是大陸特有的。

大陸的25種蘋果屬植物在植物志中又分成三組六系,這裡面有人工栽培,比較常見的,都在蘋果組的山荊子系和蘋果系,其他多為狹域分布的野生物種,一般人也接觸不到,就不細說了。

下面整理了一下和人們生産生活關系比較密切的9種蘋果屬植物的分辨特征表:

(表格可點選放大)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我們結合表格來識别這蘋果屬九姐妹。

先根據花梗形态等分為“山荊子系”和“蘋果系”兩大類。

山荊子系的直覺特征是花梗比較細長下垂,果實比較小,常見的種類有垂絲海棠M.halliana、山荊子M.baccata和茶海棠M.hupehensis。

垂絲海棠是在公園和道路兩旁最常見的海棠,識别特征是有細長下垂的純紫紅色花梗,花萼也是紫紅色,花瓣的顔色是明顯的粉紅色,和一般白色單瓣的山荊子、茶海棠比較好區分。

垂絲海棠在江浙、四川等地有野生分布,不過也有人推測垂絲海棠可能為海棠花與茶海棠的天然雜交種。

下圖:垂絲海棠的花為粉紅色,花梗和花萼都為明顯的紫紅色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垂絲海棠的花枝,花梗細長下垂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垂絲海棠的果是海棠中最小的,直徑小于1厘米,果期萼片脫落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垂絲海棠的葉,葉脈和葉邊緣帶有紫色,葉邊鋸齒圓鈍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山荊子這個名稱帶着鄉土氣息,在北方山野廣泛分布,它葉形和果形變異很大,花朵和茶海棠一樣多為白花單瓣,兩者的區分點一是看花萼、花梗及葉片的顔色,山荊子為純綠色,而茶海棠多少帶點類似垂絲海棠的紫紅色;二是看花萼片的形狀,山荊子明顯要細長;三是葉邊鋸齒,山荊子比茶海棠要稀疏一些。

山荊子帶着來自山野的生命力,耐寒耐旱,是以常常用作别的觀賞海棠的砧木。小區院子裡的垂絲海棠轟轟烈烈開過七、八天後,又出人意料地開出了一枝枝白花來,雖然素淨,但也有不錯的欣賞價值,仔細一看,原來是山荊子的花,想來垂絲海棠用了山荊子作砧木,這些受打壓的山荊子終于還是頑強地探出頭來,努力開花了。

山荊子的花期比垂絲海棠明顯要遲,這也是它和茶海棠的差別。比起現在城市裡已經随處可見的垂絲海棠,山荊子花反而更吸引我的注意。

下圖:山荊子的花枝,後面背景為垂枝海棠,山荊子開花時,垂枝海棠花已經完全謝了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山荊子的花和垂絲海棠的花對比,山荊子的萼片狹窄細長,花梗和花萼都為綠色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山荊子的葉邊有細鋸齒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茶海棠又名湖北海棠、花紅茶、野花紅等,也多有栽培觀賞,公園裡如果見到和垂絲海棠同時綻放的白色單瓣海棠,往往就是茶海棠了,它的嫩葉曬幹可作茶飲,故而得名。

茶海棠在黃河以南分布廣泛,在山東臨沂平邑縣的蒙山上,野生有大片茶海棠的變種“平邑甜茶”,現在人工栽培後,多用作蘋果樹的砧木。

下圖:公園中的茶海棠樹,開滿白色花朵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茶海棠的花枝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茶海棠和山荊子都開白花,但茶海棠的萼片比山荊子要寬一些,萼筒和垂絲海棠一樣明顯鼓起,呈葫蘆狀,萼片和花梗多多少少帶有紫色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茶海棠的葉,邊緣有細鋸齒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說完了山荊子系的三姐妹,再來說蘋果系。(表格中深綠色的6種)

(表格可點選放大)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和山荊子系相比,蘋果系的直覺特征是花梗比較挺立,果實較大,包括有三對六種比較近似的物種:

蘋果M.pumila和野蘋果M.sieversii;

花紅M.asiatica和楸子M.prunifolia;

海棠花M.spectabilis和西府海棠M.×micromalus。

新疆野蘋果M.sieversii 在西方又稱作塞威士蘋果,其血脈深深影響了現在人工栽植的各種蘋果和海棠品種。在伊犁時,當地的朋友經常提到春天去野果林踏青,這些美麗的野果就是新疆野蘋果,可惜離得那麼近,一直沒能在花期去看看。

下圖:新疆新源的野蘋果林 靜風飄影攝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大陸現栽培的蘋果品種多為自歐美輸入。早期栽培的中國蘋果品種不耐儲藏,俗稱綿蘋果,在古代稱為林檎、柰(nài)等。

在内地的公園裡,蘋果似乎并不多見,不過在伊犁的街頭倒是不少,很多民族院子門口都會種一兩株蘋果樹。蘋果的花期比西府海棠還要遲一點,花色是白底上帶點粉紅的暈條,識别特征是花梗和幼葉都布滿絨毛,葉片也比别的海棠寬大,并且不平整。

下圖:伊犁六星街頭的蘋果花,花開時葉片已較多,葉片大而不平整,有點皺巴巴的感覺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蘋果的花基本是白色,花梗和萼片上都布滿白色的茸毛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新疆野蘋果傳到中原以後,與當地的山荊子等多次雜交回交,産生了大量的外觀不一的天然或人工雜交後代。蘋果屬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就是“自交不親和”,也就是容易發生天然雜交,産生大量變異。有的觀點認為花紅、楸子、海棠花與西府海棠等,其實都是雜交起源,也有的認為海棠花、花紅是原生的,西府海棠是由海棠花和山荊子雜交産生。目前分子生物學研究雖有很多進展,但還有很多細節有待深入研究,不過基本上《中國植物志》第36卷蘋果屬部分,按形态學進行的物種劃分還是成立的,我們也不用太鑽牛角尖。

花紅這個名稱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吃過的“小蘋果”,果形直徑約4-5厘米;現在偶爾還會看到用來做糖葫蘆。

花紅和楸子的花和蘋果比較類似,和蘋果的差別主要是果實上。也有研究者認為花紅是楸子的變種。北方各省俗稱的沙果、槟子、槟楸、果楸、奈子、冬果、夏果、槟子、白果子、松子、蜜果等等,植物志中認為都是花紅下面的品種。

下圖:花紅的花和葉,萼片比萼筒長,葉片背面多毛,鋸齒常較尖銳 許豔紅攝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花紅的果,注意果實下部萼窪微突 劉軍攝

楸子又稱海棠果,在大陸北方有野生,栽培類型也很多,楸子和花紅親緣很近,差別特征是果實比花紅再小一點,直徑約2-3厘米,果梗比花紅要細長,葉片背面的毛比花紅要少得多。

下圖:楸子的花和葉,注意萼片比萼筒長,葉片背面基本無毛 劉冰攝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楸子的果,果比花紅還要小,果梗細長 朱鑫鑫攝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在個頭小的花紅和楸子在果園中已經種得越來越少了,如今我們也不容易遇到了,且吃且珍惜。

真正從概念和實體識别上,讓人容易覺得迷糊得是“海棠花”和“西府海棠”這一對。

在名稱概念上,從曆史脈絡來看,明代“海棠四品”中“西府海棠”為先的說法,影響力實在太大了,是以現代植物學怎麼着也要把“西府海棠”這個名稱給落到實處,但把所有的海棠花都命名為“西府海棠”,又有鵲巢鸠占、數典忘祖之感,折衷辦法就是在植物志中把“海棠花”和“西府海棠”分開,獨立為兩個物種。

至于“海棠花”和“西府海棠”又如何區分,《中國植物志》中更多是考慮了從果實角度進行分别,海棠花的果實要大點,直徑約2厘米,果呈梨形,先端肥厚,果實的梗窪隆起,果期萼片宿存,而西府海棠的果實要小點,約1.5厘米,果接近球形,果實的梗窪下陷,果期萼片脫落,少數宿存。

下圖:“海棠花”M.spectabilis的花,根據植物志,海棠花有白色單瓣、白色重瓣、粉色重瓣多種 李光敏攝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海棠花”M.spectabilis的果和葉,果的下端梗窪隆起,萼片宿存,葉的基部較寬,葉柄較短 劉冰攝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西府海棠M.×micromalus的花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下圖:西府海棠M.×micromalus的果,果的下端梗窪下陷,萼片脫落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中國植物志》中以果實來區分“海棠花”和“西府海棠”的做法和現在人們的習慣有點不一樣。植物志中“西府海棠”這個名稱涵蓋的範圍較大,兼顧了曆史上陝西、四川等地對“西府海棠”的不同認知,認為各地果園中當地百姓所稱的熱花紅、冷花紅、鐵花紅、紫海棠、紅海棠、老海紅、八楞海棠等果用海棠,都是西府海棠的不同品種。用《中國植物志》中的原話講:“海棠的品種極為複雜,尚待研究統一。在植物分類中,暫以西府海棠一名概括之,不再分列為多種,以免引起混亂。”

但這樣一來,植物志中“西府海棠”的概念又和現在人們在觀賞中認為的粉花、重瓣、花梗挺立、樹形直立的“西府海棠”形象并不完全一緻。是以隻能說“不鑽牛角尖”了,植物學上的廣義“西府海棠”概念就按《中國植物志》中的内容來,而觀賞者心目中的狹義“西府海棠”一般指我們在公園中常見的粉花重瓣海棠,也就是現在有些研究者提出的西府海棠品種“似櫻”。

下圖:公園中的西府海棠

我遇到的海棠——蘋果屬海棠識别圖鑒

海棠現在新品種雖多,但我最愛的還是上面照片中這種傳統的西府海棠,海棠花美麗的精髓就在于花朵有種粉白中泛有微紅的肌膚感,充滿着生命力,如美人醉顔,潤比溫玉,正如朱淑真的詩句中所描述“胭脂為臉玉為肌”,令人不由想到“日暖風輕春睡足”的情境。

寫這篇文章之前,特地到“知網”查找了一下近年來關于西府海棠品種的論文,不能犯和翟天臨一樣的錯誤啊,從論文來看,近來學術界關于海棠的分類研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數文章還是從歐美引進的現代海棠品種介紹,關于傳統海棠的很多研究還比較模糊。

确實從唐宋以來,吟誦海棠的詩歌不少,然而關于具體的品種,就不象梅花、牡丹那樣有明确連貫的記載,雖然觀賞海棠容易發生雜交,但其基本的花色和外觀千年以來并沒有明顯的差異,不象梅花從白到紅那樣有顯著的變化,是以古籍中也隻是從“種”一級上區分了垂絲海棠和西府海棠等,至于再進一步的品種分類,古人都未加注意,以至于現在劃分傳統觀賞海棠的品種,都沒有什麼曆史參照。現代的研究者觀察了各地的西府海棠,如南京林業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河南觀賞海棠品種分類研究》(作者楚愛香),根據實地觀察将西府海棠分為單瓣、複瓣、重瓣等3個品種群共12個品種,不過說實話各個品種的花色、樹形等并無多少變化,欣賞角度差異不大。

19世紀末以來,許多歐美人來到中國采集蘋果屬海棠的枝條和種子,并将它們引種到歐美,經過園藝學家的不斷選育,到現在,已培育出千餘個觀賞海棠的品種,統稱為“現代海棠”,目前也在國内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種植,下一篇,我們就聊聊常見的現代海棠品種。

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裡,海棠開得是那麼熱烈執着,那麼具有生命力,讓看花的我們同樣對生活一直保持熱烈和執着吧!

主要參考資料:

《海棠品種分類研究進展》 周婷等著

《河南觀賞海棠品種分類研究》 楚愛香著

《引進33種歐洲海棠品種繁殖栽培研究及景觀應用價值評價》 王明榮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