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 ls常用指令

引言~

ls 指令,list 的縮寫,是最常見的目錄操作指令,其主要功能是顯示目前目錄下的内容。此指令的基本格式為:

[[email protected] ~]# ls [選項] 目錄名稱

ls 指令常用選項及功能
-a	顯示全部的檔案,包括隐藏檔案(開頭為 . 的檔案)也一起羅列出來,這是最常用的選項之一。
-A	顯示全部的檔案,連同隐藏檔案,但不包括 . 與 .. 這兩個目錄。
-d	僅列出目錄本身,而不是列出目錄内的檔案資料。
-f	ls 預設會以檔案名排序,使用 -f 選項會直接列出結果,而不進行排序。
-F	在檔案或目錄名後加上檔案類型的訓示符号,例如,* 代表可運作檔案,/ 代表目錄,= 代表 socket 檔案,| 代表 FIFO 檔案。
-h	以人們易讀的方式顯示檔案或目錄大小,如 1KB、234MB、2GB 等。
-i	顯示 inode 節點資訊。
-l	使用長格式列出檔案和目錄資訊。
-n	以 UID 和 GID 分别代替檔案使用者名和群組名顯示出來。
-r	将排序結果反向輸出,比如,若原本檔案名由小到大,反向則為由大到小。
-R	連同子目錄内容一起列出來,等於将該目錄下的所有檔案都顯示出來。
-S	以檔案容量大小排序,而不是以檔案名排序。
-t	以時間排序,而不是以檔案名排序。
--color=never
--color=always
--color=auto	never 表示不依據檔案特性給予顔色顯示。
always 表示顯示顔色,ls 預設采用這種方式。
auto 表示讓系統自行依據配置來判斷是否給予顔色。
--full-time	以完整時間模式 (包含年、月、日、時、分)輸出
--time={atime,ctime}	輸出 access 時間或改變權限屬性時間(ctime),而不是内容變更時間。
           

當 ls 指令不使用任何選項時,預設隻會顯示非隐藏檔案的名稱,并以檔案名進行排序,同時會根據檔案的具體類型給檔案名配色(藍色顯示目錄,白色顯示一般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