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化迅速的2017年和你想不到的2018年

變化迅速的2017年和你想不到的2018年

文|墨魚

2017年的兩個關鍵詞:重度垂直和分享經濟

(1)重度垂直

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忽略科技的變化,因為科技的變化帶來的是觀念的變化和對商業模式的驅動。所有的産業将更加細分,越細分越專業。以前之是以不能細分是因為整合的成本極高,整合最大的成本是接口不統一,需要統一的前提是标準化(制度和技術)。科技的進步讓标準逐漸統一,觀念的進步加速整合的理念。

以前企業希望什麼東西都自己做,封閉,高成本,低效。随着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讓所有的産業都産生了高度的融合,跨界合作(從微觀的生産到宏觀的理念)變成了企業發展的必須,這樣就會倒逼企業開放,開放技術、開放市場,從此沒有“打造自己的閉環”一說。

不管是初創者還是已經初具規模的企業經營者,都應該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好垂直業務的發展,将這一個細小的分支做透做大做強,形成壁壘。同時,也應該開放自己垂直業務的上下遊接口,共享給别人,吸收有價值的東西,最終形成以整合(合作或股權)為導向的産業鍊。

(2)共享經濟

2017年最火的一詞是“共享”,比如共享自行車。我記得1995年上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很多租自行車的,50塊錢的押金,騎一個小時5毛錢。共享自行車和22年前我們租自行車沒有什麼差別,也高端不到哪裡,隻是技術解決的方法不同而已。

共享模式并不是創新,是基于傳統租賃業務的更新,通過技術手段将消費者最潛在的需求實作了。消費者還是那些消費者,業務還是那些業務,一切都沒有變。

除了自行車,幾十年前一切以消費為目的租賃都将成為共享模式。技術沒有問題,再加上社會誠信體系的健全,這種共享模式将加快,消費者會逐漸的習慣,并産生依賴。

共享的核心是開放,比我前面講“重度垂直”裡提到的開放還要開放。在網際網路和AI的發展下,萬物互聯,縱橫交錯,凡走過的必留痕迹,凡想到的必有融者。

2018年,善變中的善變

網際網路資訊占據了網民大部分時間,當你覺得裡面的世界真是精彩時,我告訴你兩個可怕的現象:1、你看到的永遠是你想看到的;2、你看到的資訊超過50%是由機器寫的,這個比例還會在快速的增加。

我們雖然不能準确的預測2018年會有哪些詳細的變化,但終歸可以看到一些方向,早做打算,未雨綢缪,它變我們也變,至少我們要站在變化的主航道上。

我歸納2018年的幾個變化:

1、網際網路營銷将進入重度營運

1999-2002年如果是網際網路的初級階段,那麼2003-2017則是網際網路成熟發展的一個階段。網際網路最大的商業模式有三個:電商、社交(遊戲)、廣告。電商和社交的推廣也需要廣告,是以廣告變成整個網際網路技術、商業模式落地最大的場景。最早是ToC類的商家先進入網際網路,随後是傳統的企業進入網際網路,再到後來政務進入網際網路,到現在所有的行業都進入了網際網路。在流量飽和(人口紅利結束)的情況下,接下來是不是你上不上網的問題,而是搶流量的問題。大家都去搶流量就意味着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類似傳統的電視廣告),從流量的前端到後端都是需要花錢,是以網際網路營銷的重度營運是必須的。

對于很多代理類的網際網路公司(其實就是銷售公司),單一的産品銷售無法再支撐市場的需求,但重度營運不僅需要較大的投入還有思想的轉變,網際網路準入門檻将大大提高,我預測銷售類的網際網路公司将逐漸出局。(後期會有文章詳細闡述這個觀點。

2、工業企業(制造業)将迎來大整合的元年

網際網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技術和資本的推動下基本整合完畢,以BAT+為例,接下來網際網路要幹的就是對其它産業的更新。

網際網路化的經濟打破了資訊的壁壘,比如地域、價格、客情關系、技術理念。所有的企業産品将在同一平台上透明的售賣,同質化的産品将逐漸由強者吃掉弱者(打敗競對、倒閉、股權投資合并等)。

沒有了資訊的壁壘,就不需要同質化嚴重的企業數量,技術研發、服務創新、資本實力将決定誰留到最後,整個大整合的時代我預計需要5-10年,而2018年是它的元年。

3、消費者将快速向TOP企業彙合

網際網路的整合和工業企業的大整合,除了市場因為外,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消費者在快速的向TOP企業彙合,大企業變的越來越大。同一個産品既然有最好的,我為何還要選擇次好的呢?以前由于地域(空間)的影響,可以選擇就近購買,但電商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手機的APP有上百萬種,想想你常玩的有幾種?網際網路資訊越發達,資源将越集中,資訊是如此,市場銷售也是如此。資訊互通後,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比較),再加上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體驗需求在提升,劣質者将逐漸退出市場,真正用心做好産品的TOP企業會笑到最後。

4、中國将進入一體化管理時代

有一個系統叫“金稅三期”,國家花了許多錢,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雲等綜合投入,已經将企業、個人資料全部打通。如果說未來的5年将是中國對企業管理的改革年,那麼5年過後,将是中國對人民管理的改革年。

金稅三期将企業及個人的所有資料打通(陸續打通中),比如收入、支出、社保、房産、股票(金融)、保險等。從對企業收支的監控到對個人收支的監控,是以,未來企業無稅可逃,個人也是如此。

從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社會新沖突可以看出,縮小貧富差距是解決社會沖突的重要前提。國家不會通過“運動”來推進國家管理改革,靠的是制度,同時中國的法制建設也越來越完善。我們看到的可能是短時間的損失,其實這才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良計。是以,現在是提前打好基礎的時候了。

其實除了以上四個可以預測到的變化,其它還有許多,比如公務員工作(政府工作)将會變成一個普通的工作(觀念上),中國的教育和醫療改革将逐漸走向民營化,人工智能會将人類的組成變成99.9%的傻子(思維弱者)+0.1%的精英…..

隻要我們願意多角度的思考(跨界思維),多通道的擷取資源(學習吸收),願意接受社會的變化,我們就可以始終站在發展的主通道裡,并積極準備,積極應對。

業精于勤,這個世界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永遠不要埋怨這個時代!

祝福2018年,感謝支援我的朋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