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和一隻狗的故事(最感人網絡故事參賽)

那是汶川震後第二天,2008年5月13日,袁玉松等幾個死裡逃生的人,帶着傷口、饑餓、勞累,在群山裡茫然地走着。上午10點多,他們碰到一隊礦工,一隻狗跟在礦工後面。那是一隻體型龐大的公狗,足有五六十斤重,毛色漆黑,四肢粗壯,牙齒尖利,望之令人生畏。它看上去也很疲憊。到處是陡坡、塌方、泥石流,人們吃力地左躲右閃,而狗的動作也像人一樣笨拙,失去了獸類應有的靈活和矯健,目光隻有受過驚吓的恐懼和慌張。

突然,狗狂吠起來,站住不走了,仰着頭叫個不停。人們正在奇怪,餘震來了,山搖地動,泥土裹着巨石翻滾下來,吞沒了眼前的必經之路。後怕之餘,人們對狗心生感激,它救了大家一命。狗對地震真的有預感,關鍵時刻可充當“警報器”。他們叫它“黑狼”。

相伴

黑狼很有靈性,很快就明白“黑狼”是自己的名字,誰一喊,它馬上跑過來。人們吃飯時盛一點給它,它似乎也懂得節省,舔掉碗裡的米粒就不吃了,趴在一旁安安靜靜地卧着。它比人吃得更少,人們可以挖野菜充饑,它不能吃,是以體力下降得很快,比較高的壩坎上不去,人們就把它抱上去。它知道人在幫它,非常溫順地趴在人懷裡,伸出厚軟的舌頭舔人的手。

13日夜裡下了雨,很冷,人們渾身都淋透了,隻能瑟縮着緊靠在一起。起初“黑狼”趴在一旁,後來慢慢挪到了人們中間,挨着人的腿,蜷成了一團。聽着各處山體垮塌的轟隆聲,感受着大地的抖動,加上饑寒交迫,人和狗都整晚沒睡。

袁玉松惦念着山外的妻兒,他們還活着嗎?沉重的悲傷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黑狼”正在他身邊,一股熱力透過狗的皮毛傳過來,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溫暖。從這一刻起,他真正把“黑狼”看作同命運的夥伴。

14日,“黑狼”開始掉隊,有時人還得停下來等它。有人提出把它殺了吃掉,反對之聲更激烈,袁玉松停下腳步,盯着那個人,一字一頓地說:“‘黑狼’的命也是命。”

夜裡,精疲力竭的人們點了一堆篝火,圍在旁邊取暖,特意讓“黑狼”緊靠火堆卧着。它更虛弱了,卧下就不想再動。人們用手摸它的頭,它就仰着臉舔人的手,還用脖子蹭人的褲腳,嘴裡發出小嬰兒一樣尖細的低嚎。袁玉松注意到,它的眼神變得混濁了,眼角挂着一顆大大的淚珠。

葬禮

震後第四天,中午時分他們來到一條河邊。有個20多米高的斷崖,體力較好的人先爬上去,然後用一根拇指粗的繩子把後面的人一個個往上拉。人們把繩子捆在黑狼身上,垂直地吊上去。它懂得這在做什麼,一聲不吭地等着人們擺弄它。

忽然,上面有人說:“前面的路斷了。”“黑狼”又被吊了下來。它的腳步格外蹒跚,一邊走一邊打晃。這時袁玉松已有些不祥的預感,直到聽見背後喊:“‘黑狼’不行了!”

這一幕将會長久地留在袁玉松的記憶裡:狗躺在路旁,似乎縮小了,變成了一片單薄的落葉。袁玉松叫“黑狼”,它已經眯成縫的眼睛努力睜開,卻擡不起眼皮。它還想伸舌頭舔袁玉松,卻沒有力氣夠到了……

袁玉松和幾個人都哭了,“它是我們的家人!”一個特殊的葬禮舉行了。人們找到一個窪坑,把狗擡進去,放平,用手捧來土,撒在它身上,再壓上些石頭,最後折來樹枝,蓋在石頭上。這群受困者暫時忘記了自己的困境,圍着“黑狼”的墳,肅穆地站了一圈。13天後,他們終于等來了救援部隊的直升機。

一年後,坐在闆房裡談起“黑狼”,已回漢旺建築公司上班的袁玉松眼裡仍閃着淚光。他說:“在絕境中才懂得,一個再小的生命,都有它的價值和尊嚴。‘黑狼’ 像兄弟一樣和我們同甘共苦,它死了就要讓它死得有尊嚴。”這個37歲的男人說:“天地之間,我們人類隻是億萬生靈之一。要長久地生存下去,就必須善待自然,不要等一切為時已晚時才明白這個道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