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說是痹症,西醫說是尿酸高,痛風這病,沒有中醫還真不行

作者:痛風石克星

我們知道,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而導緻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組疾病,這種病呢比較特殊,有點“重男輕女”的感覺,患者大多是中老年男性,女性即使患病,也大多是是絕經後女人。痛風發病可以因家族病史,也可以因暴飲暴食、高嘌呤飲食者。主要病變是尿酸鹽沉積在關節或者結締組織甚至腎髒。

中醫說是痹症,西醫說是尿酸高,痛風這病,沒有中醫還真不行

痛風石、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腎小球和腎小管等實質性病變和尿酸結石形成為特點,痛風病大多病程較長,且易損害腎髒、後期并發腎功能衰竭、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情況也比較。對于痛風,中醫和西醫認識上,治療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別,那麼中醫和西醫是怎樣看待痛風的呢?今天老陳就和大家詳細說說。

西醫這樣看待痛風

痛風古來有之,不過在曆史上,痛風被稱為“帝王病”在達官貴人中比較流行,為什麼在古代達官貴人容易患痛風呢?因為當時的生活條件有限,隻有那些有身份的人才有機會吃到山珍海味,飛禽走獸,而這些食物大多屬于高嘌呤食物,比如動物内髒、牛羊肉、海鮮、酒類等等。當高嘌呤食物進入人體後,排洩上的異常就會出現高尿酸血症。

中醫說是痹症,西醫說是尿酸高,痛風這病,沒有中醫還真不行

當時的聖羅馬皇帝查爾斯五世和其子菲利普二世都曾經被痛風所困擾,在外國的名人中培根、達爾文、馬丁·路德、牛頓、富蘭克林等等都是痛風患者,在中國古人中,唐太宗李世民、文學家劉禹錫、白居易、盧照鄰、元朝的忽必烈等曾經被痛風所困擾。

由于痛風有驟然發作性疼痛的特點,而且當時的達官貴人們并不知道痛風的發病機理與原因,但又常常被疼痛所折磨,是以當時的西方人稱痛風是“魔鬼咬住了腳”。

痛風病雖然曆史悠久,但是當時的醫療手段有效,西醫并不知道痛風該怎麼治療,随着現代醫學的發展,痛風才有了治療手段。對于痛風急性發作,現代醫學常常會用秋水仙堿或者非甾體類消炎藥消炎止痛,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藥物降尿酸,減少尿酸鹽在關節或其他組織上的沉積。

中醫說是痹症,西醫說是尿酸高,痛風這病,沒有中醫還真不行

有了痛風石的患者,西醫會采用藥物溶石或者手術清理的辦法清除痛風石。但是,不管是秋水仙堿還是非甾體類消炎藥或者糖皮質激素,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可能造成肝腎、脾胃的損害,患者還需要長期用藥,是以并沒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醫怎樣看待痛風

中醫學中也有“痛風”之名,金元時期的《東垣十書》《丹溪心法》将痹症中的痛痹、行痹并列稱為“痛風”或白虎曆節風。正如朱丹溪所言:“彼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冷水,或立濕地,或扇取涼,或卧當風,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污濁凝澀,是以作痛,夜則痛甚,行于陰也。”從病因、病機上對痛風做了描述。

中醫說是痹症,西醫說是尿酸高,痛風這病,沒有中醫還真不行

後世曆代中醫,對痛風之病為什麼會發生?該怎麼治療都做了較深入的論述,明朝的張介賓在《景嶽全書》中說,“風痹一證,及今人所謂痛風也,蓋痹者,閉也。以血氣為邪所閉,不得通行而病也。”

從這些論述看,痛風屬于痹症的範疇,在病機上多以風寒濕邪、痰阻、瘀血等有一定關系,在治法上也與西醫有很大不同。中醫可以根據類型采用中醫内治與外治相結合的辦法,不僅減少疼痛發作,還能穩定病情。

中醫說是痹症,西醫說是尿酸高,痛風這病,沒有中醫還真不行

老陳在門診上曾經治療這樣一個患者,蔣某,患者左足踝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服用秋水仙堿和降尿酸的藥物,仍然存在痛風發作的情況,查體血尿酸599μmol/L,診為痛風。患者自述,長期存在腰膝酸軟,心煩焦慮的情況,診見其舌體胖大,苔白水滑,脈沉。給予桂枝芍藥知母湯辨證加減,另外用中醫外治之法一次性注射針頭在紅腫熱痛局部迅速點刺數次,擠壓放血約3mL。疼痛得解。針灸大椎、命門、中脘、關元四關穴,以整體入手,調和陰陽氣血,連續治療一個月病情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