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鑒源實驗室:車載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介紹

作者:上海控安

作者 |田铮 上海控安可信軟體創新研究院項目經理

來源 | 鑒源實驗室

引言:上一篇文章(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攻擊與防禦技術概述)介紹了智能網聯汽車中的網絡安全攻擊案例和具體攻擊類型。而本篇文章中,我們将對汽車網絡安全風險的應對政策,特别是車載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展開詳細的介紹。

01車輛網絡攻擊應對政策

随着汽車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車載網絡提供了更多的連接配接口以滿足不同應用和服務的要求,再加上車載網絡固有的脆弱性,使得智能網聯汽車具有了更多潛在的網絡安全漏洞。這些網絡攻擊一般通過遠端資訊處理單元、資訊娛樂單元、駕駛輔助單元、直接接口和傳感器等潛在入口注入到車載網絡中,引發不同程度的資訊安全問題。

為有效應對這些安全風險,通常會采用消息認證、資料加密、防火牆、入侵檢測與防禦等安全政策來檢測和防止實體和遠端攻擊,保護車載網絡和系統免受網絡攻擊,如圖1所示[1]。其中,認證、通路控制、加密技術等主動資訊安全防禦技術是通過引入固定的安全機制來確定資料幀的機密性、完整性和身份驗證,防止攻擊者擷取對系統的通路權限,進而有效保護車載網絡的資訊傳輸。這些主動對策可以保護系統免受外部網絡攻擊,但對于内部攻擊的保護效果有限。另外,加密和認證機制的應用會導緻車載網絡中安全關鍵的實時系統或封包産生意外延遲,是以其部署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帶寬和計算能力等因素,甚至容易影響車輛機動性相關的功能安全性。此外,采用防火牆政策可将潛在的攻擊接口與車内網絡分隔開來,但很難完全隔離威脅和各種攻擊源。

在此背景下,車輛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IDPS,Intrusion Detection & Prevention System)[2]為車載網絡資訊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該系統可以有效收集并檢測車内網絡的潛在攻擊和車外連接配接網絡的不當行為,根據車輛目前狀态的安全檢測結果進行動态防禦和響應。其中,入侵檢測系統(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可以檢測網絡中可能發生的不同類型的攻擊,如拒絕服務(DoS,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端口掃描、惡意軟體或勒索軟體等。而入侵防禦系統(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則旨在幫助減輕或避免上述攻擊,防止其對車載系統造成破壞。相較于以上兩種單一系統,兼具檢測和防禦功能的IDPS能夠使安全防護效果加倍,一方面監視系統并保護網絡免受入侵者的攻擊,另一方面在網絡環境中發生攻擊時向管理者提供報告,幫助進一步回報響應措施。與前面提到的主動安全防禦機制相比,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IDPS具有帶寬資源小、易于部署的特點,更适合資源和成本有限的車輛網絡。

鑒源實驗室:車載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介紹

圖1 智能網聯汽車防止攻擊的安全對策[1]

02法規和标準對IDPS的規定

為了應對智能網聯汽車中日益嚴重的資料安全漏洞,近年來國内外相關機構積極研究汽車資訊安全标準相關工作,陸續出台很多汽車資訊安全相關的标準和法規。

2020年4月,《GB/T 38628-2020 資訊安全技術 汽車電子系統網絡安全指南》[3]中明确提出:具有聯網功能的汽車需要具備網絡安全狀态的監測能力,并對可能或已經出現的網絡安全事件制定事件響應。

與此同時,《GB/T 28454-2020 資訊技術 安全技術 入侵檢測和防禦系統(IDPS)的選擇、部署和操作》[4]詳細給出了組織部署和操作入侵檢測和防禦系統(IDPS)的指南,指導相關組織有效識别并避免基于網絡的入侵。2021年1月,聯合國制定的UN/WP.29 R155資訊安全法規[5]中要求車輛需要檢測并響應潛在的網絡安全攻擊,并記錄資料以支援網絡攻擊檢測,提供資料驗證功能,以便分析未遂或成功的網絡攻擊。

2021年4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公開征求對《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的意見[6]。該指南中明确提出:企業應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機制和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機制,采取監測、記錄網絡運作狀态、網絡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按規定留存網絡日志不少于6個月,并制定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及時處置安全威脅、網絡攻擊、網絡侵入等安全風險。

2021年8月,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聯合起草釋出了《ISO / SAE 21434道路車輛-網絡安全工程》國際規範[7],該标準就汽車網絡産品開發設計中的保護、檢測、響應等網絡安全管理活動達成共識,内容涵蓋道路車輛、車載系統、元件、軟體以及與外部網絡和裝置通信的安全。該标準旨在為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提供從設計到生産階段的指導方針。

03車載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IDPS)

3.1 IDPS的原理

入侵檢測防禦系統IDPS的核心功能是入侵檢測和響應阻止。完整的車輛IDPS系統是車端雲端相結合的動态防禦系統,能夠實作車載網絡安全攻擊和異常事件的有效收集、檢測與應對,其典型的工作拓撲結構如圖2所示。

鑒源實驗室:車載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介紹

圖2 車載IDPS的拓撲結構

當車輛遭受黑客攻擊時,資料采集子產品會實時采集車端各元件或車載總線網絡(如CAN/CANFD、以太網等)中的封包資料和安全狀态資訊,并将其發送給入侵檢測子產品,用于檢測車載網絡中的異常流量和車内作業系統中的異常行為。此外,檢測規則庫中的規則能夠為入侵異常檢測提供有效支撐。當檢測到異常後,需要向IDPS事件管理子產品上報入侵事件。事件管理子產品對安全事件進行一定的處理過濾,生成相應的報警日志和響應措施。其中,報警日志會上傳給雲端安全運維中心(VSOC),進行所有車輛相關事件和狀态的管理和呈現。同時會通過OTA等方式,更新車端的安全防護政策,以提高車輛的安全等級。

3.2 IDPS的分類

根據檢測對象的不同,車載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IDPS可分為主機型、網絡型和混合型,具體介紹如下:

(1)基于主機的入侵檢測防禦系統(H-IDPS,Host-based IDPS)H-IDPS主要對易受攻擊的關鍵ECU進行監視和保護,通過監控T-BOX、中央網關、IVI等具有作業系統或對外接口的主機系統,采集和分析其檔案完整性、網絡連接配接活動、程序行為、資源使用情況、日志字元串比對等事件特征,實作系統異常行為的檢測。

(2)基于網絡的入侵檢測防禦系統(N-IDPS,Network-based IDPS)N-IDPS主要檢測車輛内部網絡的入侵事件,通過采集車載網絡總線上的封包資料,進行特定網絡段或裝置的流量資料監控、資料載荷解析和字段比對等活動,以識别網絡中出現的異常流量和潛在攻擊行為。

(3)混合式入侵檢測防禦系統(Hybrid IDPS)混合式IDPS是基于網絡的IDPS與基于主機的IDPS的結合。對于智能網聯汽車來說,混合IDPS的使用最廣泛,且更有利于全面地檢測和應對車輛的可疑威脅。此外,根據檢測技術的差異,可将IDPS進一步細分出基于特征、基于資訊論和統計分析和基于機器學習的檢測機制[8],具體介紹如下:

· 基于特征的檢測方法

基于特征的檢測方法是常見的入侵檢測技術之一,廣泛應用于車輛網絡入侵檢測的研究。該方法通過監控車輛的内部網絡,從中提取不同的特征來識别入侵或異常行為。通過對車輛網絡架構和網絡協定的分析,發現可用于入侵檢測觀察的網絡特征包括裝置指紋(通過時域和頻域資訊提取)、時鐘偏移、頻率觀察和遠端幀等。基于特征的檢測方法通常可以實作對特定攻擊模型的高檢測精度,并且具有響應時間短和網絡帶寬開銷低的特點。Yilin Zhao等[9]設計了一種新的基于指紋的Clock-IDS來進行車輛入侵檢測和防護。該系統根據時鐘偏差為每個ECU建立唯一的指紋,利用經驗規則和動态時間扭曲實作了入侵檢測和攻擊源識别功能。最終實驗得出檢測三種類型攻擊的準确率為98.63%,識别攻擊源的平均準确率為96.77%,每次檢測的平均時間成本僅為1.99ms。Song等人[10]提出了一種基于消息時間間隔統計分析的輕量級入侵檢測系統。他們發現,分析消息的時間間隔是檢測資料包的重要特征,通過消息頻率分析可有效檢測流量異常和消息注入攻擊。

· 基于資訊論和統計分析的檢測方法

當車輛受到惡意攻擊(如DOS、重放等)時,CAN總線的資訊熵将顯著降低,這在資源有限的車輛網絡入侵研究中被廣泛應用,很多研究逐漸關注基于熵的異常檢測系統。Muter和Asaj等人[11]最早提出在車輛檢測網絡中使用資訊熵的概念,并通過檢測消息注入(MI)攻擊、DoS攻擊讨論了該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Mirco Marchetti等人[12]則介紹了一種基于熵的入侵檢測系統,并評估了其應用于現代車輛網絡的有效性。實驗結果表明,如果将基于熵的異常檢測應用于所有CAN消息,則隻能檢測僞造攻擊。該方法完全獨立于封包内容,是以可直接應用于任何車輛的CAN總線,但需要并行執行多個異常檢測器。

· 基于機器學習的檢測方法

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和其他理論也是研究車輛網絡入侵檢測技術的熱門方向。這類檢測方法引入機器學習等機制來完成正常樣本的識别,技術普适性較強,無需對适配車型進行定制化開發,但存在異常樣本采集數量大和訓練難度高的問題。Kang和Kang[13]提出一種基于深度神經網絡(DNN)的入侵檢測系統。該系統在ECU之間交換的車内網絡資料包的高維特征提取比特流上訓練檢測模型。對于給定的資料包,DNN提供每個類别區分正常和攻擊資料包的機率,是以傳感器可以識别對車輛的任何惡意攻擊。實驗結果表明,該技術可以提供對攻擊的實時響應,并顯著提高CAN總線中的檢測率。Taylor等人[14]提出一種基于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的異常檢測器來檢測交錯、丢棄、不連續、異常和反向攻擊這五種類型的網絡攻擊。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以高檢測率和低誤報率檢測出異常封包。

04小結

車載網絡入侵檢測與防禦技術可以有效地彌補加密和認證機制帶來的計算和通信開銷,更适用于具有關鍵功能、資源有限的智能網聯車輛的網絡環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車載網絡入侵檢測與防禦技術都是智能網聯車輛資訊安全增強研究的重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Aliwa E, Rana O, Perera C, et al. Cyberattack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n-Vehicle Networks[J]. ACM Computing Surveys, 2021, 54(1): 1-37.

[2] Liu J, Zhang S, Sun W, et al. In-Vehicle Network Attacks and Countermeasur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IEEE Network, 2017, 31(5): 50-58.

[3]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38628-2020 資訊安全技術 汽車電子系統網絡安全指南[S]. 北京: 中國标準出版社, 2020.

[4]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28454-2020 資訊技術 安全技術 入侵檢測和防禦系統(IDPS)的選擇、部署和操作[S]. 北京: 中國标準出版社, 2020.

[5] Unitednations. UN Regulation No. 155: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s to cyber security and cyber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New York, 2021.

[6] 《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EB/OL].https://www.miit.gov.cn/gzcy/yjzj/art/2021/art_cd02c592fffb456ea38789b1ea413802.html.

[7]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SAE 21434 (2021) - Road vehicles– Cybersecurity engineering[S]. 2021.

[8] Guan T, Han Y, Kang N, et al. An Overview of Vehicular Cybersecurity for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J]. Sustainability, 2022, 14(9).

[9] Zhao Y, Xun Y, Liu J. ClockIDS: A Real-Time Vehicl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Clock Skew[J].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22, 9(17): 15593-15606.

[10] Song H M, Kim H R, Kim H 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ime intervals of CAN messages for in-vehicle network[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Networking (ICOIN), 2016: 63-68.

[11] Michael Müter N A. Entropy-based anomaly detection for in-vehicle networks[C].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IV), 2011.

[12] Mirco Marchetti D S, Alessandro Guido, Michele Colajanni. Evaluation of anomaly detection for in-vehicle networks through information-theoretic algorithms[C]. EEE 2nd International Forum 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ies for Society and Industry Leveraging a better tomorrow (RTSI), 2016.

[13] Kang M J, Kang J W.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Using Deep Neural Network for In-Vehicle Network Security[J]. PLoS One, 2016, 11(6): e0155781.

[14] Adrian Taylor S L, Nathalie Japkowicz. Anomaly Detection in Automobile Control Network Data with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and Advanced Analytics (DSAA), 201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