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家長快來關注!

作者:咪嬰伴侶

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家長快來關注!

——建議爸爸媽媽關注收藏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爸爸媽媽表達出這樣的困擾:“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會不會是躁郁症?”“孩子膽小不愛說話,有沒有可能是自閉症的表現,太不安了”。

的确,由于孩子的表達能力還發育得不夠完全,是以心理問題較之于成人不易被察覺,但也不用過分焦慮,爸爸媽媽對兒童行為及時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

大陸兒童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3.97%~19.57%,多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家長忽略或者過分誇大。是以,區分兒童行為的正常或者異常十分重要。

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家長快來關注!

一、兒童行為問題

1、屏氣發作

屏氣發作又稱呼吸暫停症,指寶寶在劇烈哭鬧時出現的呼吸暫停現象。一般發生于6~18個月的嬰幼兒,六歲以後很少出現啦。

屏氣發作與驚厥無關,爸爸媽媽不必過度焦慮。父母的焦慮、過度呵護反而會強化屏氣發作。在日常中,爸爸媽媽應加強家庭教養,避免粗暴打罵孩子或者過度遷就孩子。

如果遇到屏氣發作,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異物吸入和意外受傷。

2、吮吸拇指與咬指甲

3~4個月後的嬰兒生理上有吸吮需求是正常的,寶寶們常常自吮手指尤其是拇指來安定自己。這種行為多在安靜,寂寞,饑餓,身體疲乏時或者睡前出現,一般随着年齡的增長會消失。

針對這種現象,爸爸媽媽們應從心理上鼓勵兒童建立改正壞習慣的信心,不要打罵,諷刺或者在手指上塗抹苦藥。

3、兒童擦腿綜合症

是兒童通過摩擦引起興奮的一種運動行為障礙,常在入睡前,睡醒後或獨自玩耍時發生。

發作時兒童雙腿伸直,交叉夾緊,手握拳或抓住東西使勁,女孩常喜坐與硬物上,手按腿或下腹部,男孩多俯卧在床上,來回蹭。此習慣動作多随年齡增長而自行緩解,并非是性早熟,家長們不用過度焦慮此問題。

4、遺尿症

2~3歲的寶寶大部分已經能控制膀胱排尿,如五歲後孩子仍然會出現不随意排尿的症狀,即為遺尿症。

遺尿症可發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遺尿症多因控制排尿的能力遲滞,無器質性病變,多有家族史,男多于女。繼發性遺尿症多因全身性或泌尿系統疾病引起。其他如智力問題、精神創傷等也可引起繼發性遺尿現象,處理原發疾病後,症狀即可消失。

5、違抗、發脾氣

當想法不能得到滿足時,孩子們不能像大人一樣用言語去表達,就常常用違抗或發脾氣的手段以釋放他們的情緒。爸爸媽媽要了解兒童,他們情緒的失控是對挫折合理的反應,要給其恢複情緒的時間和空間。

如果寶寶不能恢複情緒,繼續保持對立狀态。家長可先不去理睬,但要防止孩子在過程中受傷,事後進行語言上的規勸。

家長應成為控制情緒的榜樣,并幫助孩子認識到控制情緒的重要性。

6、攻擊性行為

有些寶寶在遊戲時會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屢次無緣無故的咬、抓或打傷别人。出現攻擊性行為的原因較複雜,可能是收到大人行為的影響或遭受挫折。

面對攻擊性行為的兒童不應采用體罰的方式,應讓其自行檢討,學會控制自己。家長應了解并尊重孩子,幫助孩子使用社會能接受的方式發洩情緒,并幫助他們獲得團體的認同。

7、破壞性行為

有些孩子會因為好奇取樂,想要彰顯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無處宣洩進而無意中破壞東西。有的孩子則是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嫉妒等情緒而采取破壞性行為。

對此類孩子應仔細分析原因,給予正确的引導和行為治療,對孩子的斥責和體罰可能會适得其反。

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家長快來關注!

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動症,指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孩子,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是兒童及青少年最多見的發育行為問題之一。

在對病情診斷時主要依據病史或對特殊行為的表現與觀察評定。

在治療時需要醫院,學校,家庭三方協作,并按照慢病管理方案進行治療和随訪。

三、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屬特殊發育障礙,指寶寶在學習和運用聽、說、讀、寫、計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顯困難。學習障礙的孩子不一定智力低下,但由于其認知特性導緻他們不能适應學校學習和日常生活。

對學習障礙的兒童應仔細了解情況,分析其原因,針對具體的心理障礙進行重點矯治,加強教育訓練。

四、孤獨症譜系障礙

孤獨症也稱為自閉症,是一組以社交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興趣和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闆行為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發育性障礙。

如果發現及時,及早進行幹預和治療,絕大部分兒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具備基本自主生活、學習和工作能錄。

在治療時訓練幹預方法主要有應用行為分析療法、孤獨症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訓練、人際關系發展幹預療法等。

藥物輔助治療也可改善患兒的一些症狀,例如情緒不穩,注意力缺陷、沖動攻擊行為,自殺自傷行為等。

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家長快來關注!

家長及時發現并正視孩子行為問題,适當進行心理幹預或治療,讓寶寶健康成長,也讓爸爸媽媽們不再焦慮。

參考文獻:兒科護理學

如果覺得今天的内容不錯,不妨點個關注吧!

下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