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孩子還能長高嗎” 困擾家長的“身高焦慮”該怎麼破?

作者:引力播新聞

春暖花開,草木萌發,自己的娃能否“拔個頭”也受到家長格外關注。近日,蘇大附兒院内分泌遺傳代謝科迎來就診高峰,家長大多咨詢的是孩子能否“再長幾厘米”的問題。

專家支招,對于健康的孩子,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除了遺傳外,還要從吃好、睡好、玩好做起。

門診号源常被“秒殺” 13歲男孩僅10歲身高

“醫生麻煩想想辦法,我的孩子還能長高嗎?”近日,程女士帶着13歲的男孩峰峰,找到了蘇大附兒院内分泌遺傳代謝科主任陳臨琪。程女士一臉焦急地說,峰峰雖然從小到大都坐班級第一排,但因為父母都是标準身高,再加上家裡老人說孩子隻是“沒長開”,是以都沒放在心上。最近開學後,峰峰變聲了,揪心的她才趕緊帶孩子來醫院就診。

一測身高,峰峰隻有1米4,比同齡男孩平均身高矮20厘米左右,僅相當于10歲男孩的平均身高。進一步完善檢查,峰峰被确診為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更讓人惋惜的是,X光片顯示峰峰的骨骺将要閉合,醫生預測他的成年身高不超過1米6。由于孩子現在已到青春期末期,今後長高的空間不大,即使用藥治療也效果不佳。

“想要孩子‘高人一等’的家長現在非常多,周末科室數百個門診号常常被‘秒殺’,就連工作日,每天100多個号也是挂滿的狀态。”陳臨琪說,随着生活水準提高,父母幹預孩子身高的意識增強,現在門診中不僅有步入青春期的大孩子,上幼稚園的小患兒也不少。“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家長普遍對兒童矮身材有認知誤區,寄希望于青春期個頭再‘蹿一蹿’,門診中約有一半的孩子都錯過矮小幹預的最佳年齡。”

陳臨琪舉例,最近有一名15歲已經來了月經的女孩,也因為個頭生長放緩前來就診,家長開門見山就讓醫生打生長激素,希望想方設法讓孩子多長幾厘米。可是骨齡片顯示,這名女孩的骨骺趨于閉合,醫生也束手無策。據了解,骨齡某種程度上是反映人體成熟度、骨骼生長狀況的一個重要名額。骨骺之間有縫隙才有供生長的軟骨細胞,骨骺一旦閉合,身高将停止生長。

矮小症要早發現早治療 每個生長階段都别太矮

近日,大陸新版《7歲以下兒童生長标準》開始實施,其中明确規定了不同年齡兒童生長發育的各項名額,新标準的一大變化就是孩子的平均身高比舊版增長了1厘米左右,這也引起了不少對娃有“身高焦慮”家長們的關注。

“新标準的名額變化不大,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幫助家長監測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處于正常狀态,以便及早進行幹預。”陳臨琪解釋,百分位标準表中的P50一列就是孩子對應年齡段的平均身高,如果孩子身高處于第三百分位(P3)以下,就屬于身材矮小了;對于7-18歲的孩子,則可以參考2018年釋出的《兒童青少年身高發育等級評測》中的名額,孩子身高均值如果低2個标準差(-2SD)以上,也要就醫檢查。

“簡單來說,如果孩子生長過程中長期比同齡人矮半個頭,生長速度緩慢,每年長高不到5厘米,家長就應該引起注意。”陳臨琪說,人的生長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歲以前,第二個階段是2歲以後到青春期發育前,第三個階段是“蹿個子”的關鍵時期青春期。“每個階段孩子的個頭都不能太矮,否則長年積累下來,與同齡人身高就會相差甚遠。”

“很多人都有父母高、孩子也一定會高的誤區。雖然孩子的身高70%由遺傳決定,但疾病、營養、睡眠、運動、心理等環境因素也有一定影響。”陳臨琪說,判斷孩子還長不長、還能長多高,不是以實際年齡,而是需要結合骨齡及其他血液一系列檢查共同分析。引起孩子矮小的原因非常多,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軟骨發育不全、特納綜合征等。“特納綜合征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之類需要終身治療幹預,對于生長激素缺乏的兒童也要長期治療,是以身高和同齡孩子差距明顯的患兒,越早治療獲益越明顯。”

陳臨琪提醒,孩子青春期的生長除了依賴自己分泌的生長激素,還取決于性激素的高低。如果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水準過高,孩子骨骺會很快閉合,身高也就基本定型了。門診中曾看到部分極端的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盲目地給孩子濫用燕窩、胎盤、增高藥等偏方,這樣“拔苗助長”反而會造成孩子性早熟,失去長高的機會。

校園生活助力健康發育 要從吃好睡好玩好做起

作為青少年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為了助力孩子們長出“新高度”,蘇州各學校也從多方面入手,努力為學生創設健康的生長發育環境。

“出去走走吧,曬曬太陽,别窩在教室裡!”下課了,蘇州市金阊實驗國小校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提醒下走出班級,或是散步聊天,或是欣賞校園春景,讓課間十分鐘“動”起來。體育老師竺瑩操介紹,學校積極用好體育課、大課間、社團實踐的活動時間,變着花樣、見縫插針地給孩子們安排“陽光體育活動”,如扔飛盤、踢毽子、跳長繩等,保證學生在校戶外運動時間達1.5小時以上。同時,學校還非常重視每年一次的體質健康監測,針對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材施教。

櫻桃肉、腌笃鮮、金花菜……國中是學生“蹿個子”的關鍵時期,為了讓孩子們吃得新鮮、吃得營養,在蘇州市立達中學校,食堂遵循“四季有别,按令上市”的文化,不斷更新菜色。“孩子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午飯時間,有套餐、煲仔飯、風味小食、炒飯、蓋澆飯、面食等六種美食,加上時令變換,基本不會吃膩。”學校體衛藝保處副主任劉輝說,飯後學校還設定了半小時午睡時間,通過家校共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此外,學校每學期策劃室内操、籃球、乒乓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更多孩子的運動熱情。“吃得好,睡得好,動起來——這就是我們的‘長高理念’。”

春天到底是不是孩子長個的黃金期?對此,陳臨琪表示,孩子一年四季都會長個,但是春季孩子脫下沉重的冬裝,迎接明媚的陽光,擁抱戶外的活動,确實對生長有益。

“對于健康的孩子,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除了遺傳外,還要從吃好、睡好、玩好做起。”陳臨琪說,現在已經不是營養匮乏的時代,門診上營養不良引起的矮小非常少見,家長保證孩子飲食葷素搭配、各項均衡就已足夠。同時,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有利于生長激素正常分泌。夜間10點至淩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因為人一般在入睡後半小時到一小時,才進入深度睡眠狀态,是以建議孩子最好晚上9點就要躺在床上醞釀睡意。此外,孩子還應多參加跳繩、籃球、羽毛球、足球和遊泳等運動,這些運動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理論上也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記者 周函 徐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