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心一言雲服務下周定檔,網際網路大佬如何看大模型應用前景

作者:南方都市報

3月20日,百度智能雲宣布将在3月27日舉行新品釋出會,釋出系列文心一言雲服務和應用産品。不同類型的企業可以依據自己需求,選取相應的雲服務和産品,友善、快捷、低成本地建構自己的模型和應用。

百度方面透露,截至3月20日下午13點,文心一言釋出4天,已有21家企業完成首批簽約合作,申請文心一言API調用服務測試的企業已有10萬多家。目前,個人使用者可以進入文心一言官網參與排隊試用。企業使用者可以進入百度智能雲官網,申請預約文心一言API接口調用服務測試。

文心一言雲服務下周定檔,網際網路大佬如何看大模型應用前景
可以看出,比起文心一言在個人使用者的使用率,百度更重視其在企業端的推廣速度。南都記者梳理發現,網際網路大佬也更關注AI大模型的産業應用前景,如任正非在近期的發言中強調關注AI大模型在工業、農業社會的應用,李彥宏提到大模型将帶來雲計算、行業、應用三大機會。

任正非:關注AI大模型在工業、農業社會的應用

華為任正非在近期座談會中提到,“未來在AI大模型上會風起雲湧,不隻是微軟一家。人工智能軟體平台公司對人類社會的直接貢獻可能不到2%,98%都是對工業社會、農業社會的促進,AI服務普及需要5G的連接配接。”

任正非表示,大家要關注應用,尤其是工業、農業社會的應用,模型的應用有時比模型本身還有前途。“但是我們公司除了會做AI的底層算力平台,應用平台不是我們的選項。我們公司别的都不會,是以我們隻好聚焦在這方面,為建立一個适應社會需求的算力平台而奮鬥。底層平台會開放這點是徐直軍(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對我講的設想,在2%的平台貢獻裡,我們占一點點就行。ChatGPT對我們的機會是什麼?它會把計算撐大,把管道流量撐大,這樣我們的産品就有市場需求”。

李彥宏:大模型帶來雲計算、行業、應用三大機會

AI市場爆發性的需求增長,将釋放出前所未有的、指數級的商業價值。李彥宏預測,大語言模型将帶來三大産業機會。

第一類是新型雲計算公司,其主流商業模式從IaaS變為MaaS。文心一言将根本性地改變雲計算行業的遊戲規則。之前企業選擇雲廠商更多看算力、存儲等基礎雲服務。未來,更多會看架構好不好、模型好不好,以及模型、架構、晶片、應用這四層之間的協同。

文心一言将通過百度智能雲對外提供服務,幫助企業建構自己的模型和應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效率都會是以大幅提升,并在每一個行業快速形成新的産業空間,助力數字中國的實作。李彥宏預告稱,百度智能雲将于近期舉辦新聞釋出會,主題圍繞文心一言的雲服務和應用産品,既有公有雲服務也可以做私有化部署。

第二類是進行行業模型精調的公司,這是通用大模型和企業之間的中間層,他們可以基于對行業的洞察,調用通用大模型能力,為行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這方面,百度文心大模型已經在電力、金融、媒體等領域,釋出了10多個行業大模型。

第三類是基于大模型底座進行應用開發的公司,即應用服務提供商。李彥宏斷言,對于大部分創業者和企業來說,真正的機會并不是從頭開始做ChatGPT和文心一言這樣的基礎大模型,這很不現實,也不經濟。基于通用大語言模型搶先開發重要的應用服務,這可能才是真正的機會。目前,基于文本生成、圖像生成、音頻生成、視訊生成、數字人、3D等場景,已經湧現出很多創業明星公司,可能就是未來的新巨頭。

“我們相信,人工智能會徹底改變我們今天的每一個行業。AI的長期價值,對各行各業的颠覆性改變,才剛剛開始。未來,将會有更多的殺手級應用、現象級産品出現,将會有更多的裡程碑事件發生。”李彥宏說道。

360周鴻祎:ToB、ToC并行占據應用場景

3月19日晚間,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鴻祎在民生證券的電話會議中再次談及文心一言和ChatGPT。周鴻祎表示,算力不是最關鍵的問題,場景和資料是關鍵。

“關鍵的東西,第一是資料,有知識量的資料做訓練,聊天的語料不包括知識,ChatGPT中文語料占了不到5%,大量知識在外文期刊裡面,隻用中文訓練語料是不夠的。很多機構說用了很大的參數,但是不敢拿出來說,大機率是資料不夠。還需要人類的強化回報學習和調優,激發GPT了解人類的查詢意圖,這個是問題的關鍵。”周鴻祎稱,“還有個很重要的是場景,搜尋引擎一直在做NLP,自然語言處理,大家都在跟蹤使用,搜尋引擎在擷取海量資料方面有優勢。我們和百度抓取的網頁在千億萬億的規模,需要清洗垃圾網頁進行工程化的索引。我們搜尋引擎要抓取英文的維基百科和語料,對于我們是現成的。初創公司可能會卡在工程化的初始階段,這個對工程化的要求比較高。還有人工标注的調優,微軟做了很多貢獻。微軟幫助OpenAI占據了很多的場景,下一步可能會把teams(視訊會議)等TO B的場景做結合。”

談及應用場景,周鴻祎表示,ToB和ToC并行。“360也在做TO B,我們的機會是,中國企業不接受公有雲,希望有個私有化部署的GPT和資料。未來每個企業可能有自己的大腦。隻做垂直行業的訓練肯定是不行的。我們離GPT還有24個月到36個月的差距,第一個版本能做到幾百億參數的模型的時候,做到GPT的六成的功力,做到企業内部是夠用了。TO B和TO G端是有大量的機會的。面對中小企業端,我們打算推出生成式AI的辦公套件和應用。OpenAI找了100家垂直的SaaS公司,會專門訓練垂類的應用。”周鴻祎稱,To C我們有大量的使用場景,浏覽器加上AI插件變成AI個人助力。

此外,周鴻祎表示,360不會和百度一樣做晶片、模型全覆寫的平台,“微軟這麼強大也是隻做應用,OpenAI用的架構也是行業通用架構。我不認為産業鍊全都做了是好事。我們堅定地沿着transformer架構把模型幹到千億。首先是要占據應用場景。”

采寫:南都記者馬甯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