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于1636年建立到1911年滅亡。曆時276年,清朝共經曆十二帝。下面就簡單講講清皇室曆代皇帝和主要事迹[點亮平安燈]

第一位: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位11年)

努爾哈赤建立政權國号“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年号天命。1626年去世,終年67歲,在位11年。努爾哈赤完成了女真各部落的統一,對滿族共同體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二位:愛新覺羅·皇太極(在位10年)

天命十一年(1626年)繼承後金汗位,年号天聰,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稱帝,建國号大清,同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産,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充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三位:愛新覺羅·福臨(在位17年)

福臨六歲登基,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衮攝政。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同年,遷都北京,是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他完成了中國各民族的統一。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四位:愛新覺羅·玄烨(在位61年)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擒鳌拜,平三藩、收複台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以尼布楚條約確定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争,聯絡蒙古各部。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号聖祖。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五位:愛新覺羅·胤禛(在位13年)

雍正皇帝建立了軍機處,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國庫的收入,同時他也建立了儲君的制度和用人制度,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清朝皇帝最勤勞的一位最後死在崗位上。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六位:愛新覺羅·弘曆(在位60年)

乾隆皇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曆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乾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的光輝盛世!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七位:愛新覺羅·永琰(在位24年)

1796年乾隆禅位于颙琰,但在位前四年并無實權,嘉慶四年,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肅綱紀。但其對内政的有限的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著名語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第八位:愛新覺羅·旻甯(在位30年)

道光皇帝在位期間,由于國力開始衰落,故極力提倡節儉,改革鹽政,部分弛禁開礦,并整頓吏治。但由于腐敗成風,阻力過大,奏效甚微。對鴉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對時勢無知,主要大臣懦弱無能,戰略動搖無定,反而迫害禁煙主力,不能抵抗列強的侵略,釀成百年遺憾!鴉片戰争的開始。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九位:愛新覺羅·奕(在位11年)

鹹豐皇帝在位期間,正逢清朝亂世,國庫空虛,危機四伏。他在位期間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燒掉了圓明園,與英法等國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

第十位:愛新覺羅·載淳(在位14年)

同治皇帝他在位期間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和陝甘回變。同時,興辦洋務運動,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後垂簾聽政的傀儡。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十一位:愛新覺羅·載湉(在位34年)

光緒皇帝在位期間沒有實權,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甲午戰争期間他反對求和,極力主戰,他支援戊戌變法,但終因變法而被慈禧太後囚禁至去世。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

第十二位:愛新覺羅·溥儀(在位3年)

1908年宣統皇帝繼位,1912年宣布退位,清朝滅亡,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也宣告終結。

清朝十二帝履曆生涯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