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種地 他們是認真的

作者:休閑荒野

IT時報記者 ■季嘉穎

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營銷炒作,綜藝《種地吧》悄悄上線。

“我幾個月前見到《種地吧》的時候,它還隻是一張PPT,我也以為它就隻會是一張PPT了。沒想到現在就在我的眼前。” 《種地吧》飛行嘉賓、脫口秀演員龐博說道。這檔聽上去不可思議的綜藝,竟然成真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們從孩童時便耳熟能詳的詩句。但關于糧食,都市中的年輕人所知道的隻是鳳毛麟角。《種地吧》重新拾起種地這個話題,讓年輕人用認真的姿态踏入農田,去了解“民以食為天”的真正含義。節目中的這群年輕人必須參與勞作全部過程,從一顆種子開始種植,直至見證發芽,生長,抽穗,灌漿,直至收獲。

節目組共面試了200多位候選人,篩選出30多位能吃苦耐勞、真心願意務農的年輕人進行了試拍。再讓他們住在當地農戶家裡,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作,進行完全真實的秋收,最後選擇了陳少熙、何浩楠、蔣敦豪、李耕耘、李昊、鹭卓、王一珩、趙小童、卓沅、趙一博10人組成“種地小隊” 。他們中年紀最大的蔣敦豪28歲,最小的王一衍才19歲。

這190天的通告,沒有片酬,“種地小隊”還需自負盈虧。與以往生活體驗式的慢綜藝不同,這次是貨真價實的“勞作紀實節目”。

種地 他們是認真的

6天收割62.66噸稻谷

不同于其他回歸田園的綜藝,《種地吧》沒有準備漂亮的民宿、精緻的家具和電器,等待年輕人們的是在農村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兩間平房。房間裡是水泥地,會嘎吱作響的上下床和簡易衣架是年輕人們自己組裝的,吃飯的小桌子是問送飯大哥借的,闆凳是年輕人們自己做的。就這樣東拼西湊,年輕人們在這兒安頓了下來。

沒有多餘的時間适應,年輕人們就一頭紮進了田裡。節目組租借了八大塊農田,總面積142.8畝,相當于13個足球場、220個籃球場那麼大。年輕人們的首要任務是搶收水稻,以便在12月初搶種小麥。第一天他們手持鐮刀割稻子,開始時還會覺得治愈,在勞作了近12個小時後擡手都變得困難了起來。但進度遠遠落後于規劃。

第二天有了收割機的加盟,效率終于飛升。但是收割機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一旦下雨,收割機很容易陷進泥濘的田裡,得依靠吊機來解救。不巧,有天三台收割機剛開工沒多久就紛紛罷工,隻得以人力繼續搶收。從白天忙到黑夜,十個人累得筋疲力盡,收了3噸水稻,送到糧食站去烘幹,卻遭到了拒絕:“這一點怎麼烘?起烘量是十三噸。”年輕人眼底豐收的喜悅瞬間轉為失落。

化失落為動力,最終在經曆了37次收割機陷泥,48次農機維修後,“種地小隊”的10位年輕人們終于用6天的時間收獲62.66噸稻谷,可供萬餘人食用一個月,賺來了12萬元。

搶收水稻隻是第一關。連日的雨,讓農田泡滿了水,而小麥屬旱作物,必須緊急排水。泥土摻水了,又濕又粘,連走路都變得困難。沒兩天,年輕人們帶的潮服集體成了擺設,取而代之的是連體防水褲,還稱其是“偉大的發明”。在零下甚至還飄起雪來的天氣裡,年輕人們依然泡在水裡,直至排水溝渠疏通。

種地 他們是認真的

播種時需要用到有機肥,需要年輕人自己卸貨,一共30噸,每一袋25千克,足足1200袋。從一人獨自搬運一袋,再到分成兩條流水線來運輸,效率大大提升,但10位年輕人還是從白天一直卸到黑夜,渾身都是羊糞味。

每過一關,推進一步,年輕人們點亮一個新技能。一關關下來,他們學會了做家具、房屋裝修、搭大棚、通水渠等。

在播撒完小麥種子後,需等種子沉澱一下,他們迎來了一日的休息。終于得閑修剪一下已蓋過眼睛的頭發。

種地 他們是認真的

不種無準備之地

在節目錄制前,節目組安排年輕人們學習了醫療救護、消防安全、廚藝、木工、瓦工等技能,甚至還有人考取了拖拉機駕駛證、水稻收割機、聯合收割機駕駛證、玉米收割機駕駛證等駕駛執照。

錄制期間,年輕人們遇到困難也會虛心請教當地師傅,還會打電話給當地農科院的專家咨詢種植問題,每次聽講還會細心地做好筆記,非常上心。

種地 他們是認真的

黑闆報上直接明了地寫出了每日工作計劃和總負債。在每天的複盤會議上,“有效溝通”也成為他們必須擁有的技能。近幾期的每次複盤都直擊要害,總結出不足之處。迅速開始、迅速結束,沒有其他節目會議翻臉套路情節,團結一心都是為了種好地。年輕人們的認真,讓他們散發出别樣的光輝,網友調侃說:“種地,是男人最好的醫美。”

為了後續發展,“種地小隊”還注冊了公司,名字叫“十個勤天”,經營範圍包括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谷物種植、初級農産品收購等。每個人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最年長的大哥蔣敦豪是董事長。

種地 他們是認真的

走心,也走“新”

觀衆陪伴年輕人見證一粒粒麥子變成麥田的全過程,也從中學習到了許多未接觸過的知識。

田裡積水需要開溝排除、種子播種前需要先拌種……節目向觀衆科普了作物、節氣、農具、機械化種植等現代農業知識。

回歸田野的綜藝已經不少,但《種地吧》的角度仍讓人感到新奇,創制模式也非常新穎。節目沒有劇本,每天幾點起床,每日耕種計劃等都由年輕人們自由安排,節目組隻會在幾個關鍵節點規定最後期限。長綜藝+短直播齊頭并進,給觀衆獨特的沉浸體驗。

每天直播的一小時,制作團隊特意選擇了在上午九點半開播,陪伴大家開啟一天的生活。年輕人每日更新的vlog短綜也是物料滿滿,從他們的視角體驗種地的“第一現場”。

據說《種地吧》開錄時,招商情況并不理想,但現在随着節目關注度的提升,廣告主的身影越來越多,節目周期原定39期,随着節目的播出,現已經改為50期。

從不被看好,到漸入佳境,《種地吧》做到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