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退休自駕晉豫行之十一| 路遇“白居易”,又被“詩魔”感動一回

作者:幸福在自駕路上

從新鄭南街出來,車子沿着343國道行駛不多時,前方的路右邊意外出現一塊“白居易故裡”牌子,于是毫不猶豫地轉了進去。時已至正午,在白居易故居遺址旁邊陰涼處駐車後,先用中餐了。

退休自駕晉豫行之十一| 路遇“白居易”,又被“詩魔”感動一回

白居易的人與詩我都十分欣賞,然真沒有想到,白居易竟然是新鄭人。由此在手機裡查出,河南籍古代著名詩人或文學家真是多,還有杜甫、劉禹錫、謝靈運、李商隐、李賀、韓愈、賈誼、元稹、崔颢、岑參、蔡琰等。其中杜甫與李白齊名,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劉禹錫有“詩豪”之稱,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謝靈運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與顔延之并稱“顔謝”;韓愈系“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賈誼與屈原并稱“屈賈”,等等,可見名人不得了!

退休自駕晉豫行之十一| 路遇“白居易”,又被“詩魔”感動一回

飯間,仔細瞧了旁邊的白居易故居。眼前是一個仿唐門樓,其兩邊延伸一圈圍牆,均是新修建的。門樓上方有“白居易故裡”鍍金大字,左側地面上豎着一塊寫有“東郭宅遺址”鍍金字的石碑。從大門一邊挂的牌子可知,現在是新鄭市城關鄉東郭寺完全國小的所在地。據村民說,白居易故居就在院内,但在上世紀70年代被人為破壞了,隻留存下他的雕像和牆壁上的詩詞。而又因疫情學校停課,大門緊閉,令我們有點怅然若失。

東郭寺村看上去頗為整齊幹淨,村道亦筆直。在東郭寺村,每年的正月二十白居易誕辰這天,村民自發組織,共同祭拜詩人。而白氏後裔大多聚居于8公裡外的辛店鎮辛店村,目前已延續至第58代,且有很多遷住全國各地。辛店村儲存有白鍠墓、白氏祠堂(樂天祠)等與白居易密切相關的文物遺存。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這裡都要舉行拜祖廟會,全國各地的許多白氏後人都會聚集于此,延續至今。

退休自駕晉豫行之十一| 路遇“白居易”,又被“詩魔”感動一回

其實,白居易在新鄭隻度過了他最美好的十二年童年生活。十二歲那年,河南一帶發生戰事,父親白季庚便送他到現在的安徽符離鎮避亂。白居易從此離開故鄉新鄭,開始了四處漂泊的生活,也開始了他的“詩魔”之路。

在安徽苻離,白居易寓居了22個春秋。他天賦異禀,十六歲那年創作《賦得古原草送别》這首應考習作,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别友人時的依依惜别之情,其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一詩句婦孺皆知、卓絕千古。由于這首“窮而後工”的詩作得到當時大詩人顧況的好評, 白居易從此進入仕途。

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張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創作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我特别傾佩他步入仕途後,堅信詩文能濟世,而大寫特寫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這句出自白居易《傷唐衢二首》之二中,強調詩歌應當反映人民疾苦,指責時政弊病。詩人在詩句裡說,戰亂和壓迫使百姓災難深重,我寫詩歌反映人民疾苦,給當權的達官貴人帶來難堪,但為悲憫、同情苦難群衆,我就不顧忌他們了。可見,白居易也具有“做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蕃薯”的氣概,實在令人感動。

記得學校讀過的《賣炭翁》中的“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賣炭翁身上穿着單薄的衣裳,自然希望天暖。然而他為了能将炭賣出,又一心盼望着天更冷,因為他将全家的生活問題均寄托在這一車炭上了。詩人如此地同情底層勞動群衆,了解他們的苦難和複雜内心活動,又用如此精煉的詩句真切地反映出來,無不催人涕零。

退休自駕晉豫行之十一| 路遇“白居易”,又被“詩魔”感動一回

然而,白居易一生跌宕,仕途命運多舛。後來為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頻繁上書言事,并懷着“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之願望,進一步寫了大量反映時弊的詩篇,以至于當面指出皇帝之錯,誠然一片忠心,卻被皇帝抱怨“無禮于朕”,借故将其貶谪江州。被貶的白居易,從此行事由“兼濟天下”漸漸轉向“獨善其身”,盡管仍然有關懷人民之心,表現出的行動卻已然無過往的火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