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被承認的“麥克馬洪線”,卻突然被美國搬出,究竟有何目的?

作者:三維煙火氣

中國與印度之間的領土争端由來已久,主要有三段,西段地區是阿克賽欽,這裡目前由大陸實控。中段雙方互有控制區,主要的争議還在東段地區。大陸稱為藏南地區,印度稱其為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與印度在藏南地區的争議是由于英國提出的麥克馬洪線。麥克馬洪線不止圖中的這一段,隻有藏南地區懸而未決。近期印度媒體報道美國承認麥克馬洪線,并将藏南地區劃給印度。但是針對美國的這番言論,印度官方卻出奇的保持了沉默。美國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承認麥克馬洪線?印度又為何沉沉默呢?

  1. 麥克馬洪線的由來

麥克馬洪線是由英國提出并僞造的中印之間的邊界。關于該邊界,中國曆屆政府都沒有承認。近代時期,英國殖民南亞之後,成立了英屬印度,但是英國的野心并不滿足于此。麥克馬洪線就是英屬印度向西藏擴張的結果。曆史上,兩國之間的邊界大多都是自然地理分界線。中國與印度傳統的分界線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分界,是按照兩國長期行政傳統形成的。但是英國并不死心,企圖撺掇西藏獨立。

不被承認的“麥克馬洪線”,卻突然被美國搬出,究竟有何目的?

清末時期,清政府對于邊疆的管轄十分有限。1911年,西藏地區發生動亂,英國借此機會開始插手西藏。英國原本就打算在西藏建立所謂的“緩沖國”。利用這次西藏的叛亂,英國向當時袁世凱政府施壓,迫使其就西藏問題與英國談判。1913年10月,中、英、藏三方會談在印度的西姆拉召開。當時三方代表分别是中國的陳贻範、西藏的夏紮以及英國的麥克馬洪。

會議持續了九個月,但是并沒有取得什麼共識。在談判期間,麥克馬洪與西藏代表秘密接觸。雙方确認了麥克馬洪線,把中印邊界向北移動了100多公裡。将包括門隅、珞隅、察隅在内的,9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劃給了印度。那這條線是怎麼來的呢?1913年一個叫弗雷德裡克·貝利的英國間諜,僞裝成旅行者潛入西藏地區。進行了半年多的秘密調查之後,将測繪資料交給了英國政府。

不被承認的“麥克馬洪線”,卻突然被美國搬出,究竟有何目的?

最後,在英國的威脅之下,當時的中國代表陳贻範在未上報中央政府的情況下,在草簽上簽名。消息傳回國内之後,袁世凱政府并不承認麥克馬洪線。麥克馬洪線其實屬于三無産品,不僅中國政府不承認,西藏地方也不承認。而英國政府稱從未授權麥克馬洪進行邊界談判與簽約。這條邊界線從1914年草簽之後,事實上并沒有生效。但是1935年,英屬印度的政府官員發現了麥克馬洪線的檔案,于是再一次上報英國政府。英國篡改曆史文獻,意圖使麥克馬洪線走向現實。後來印度獨立之後,試圖将麥克馬洪線當成兩國邊境線。

2.美國支援印度,印方高層集體沉默

在今年的G20峰會上,中印就邊界問題進行了談話。印度表示,中方必須滿足印度的一切要求,才能使雙方合作愉快。而美國在這個時候炒作麥克馬洪線,其本質還是要遏制中國的發展,近期在中國的牽線之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複外交關系,中國的這一舉措顯示中國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大,這徹底動搖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美國的立場一向是模糊的。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報道,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決議。美國承認麥克馬洪線是中印之間的邊界線,将阿魯納恰爾邦劃為印度領土。早在這一報道之前,美國就曾對中印邊境的威脅進行評估。認為中印邊境可能會産生武裝沖突,對美國的利益産生影響,呼籲美國政府進行幹預。今年美國加強與菲律賓的合作,推動日韓聯盟,炒作台海問題,再加上中印邊境争端,這就是一套遏制中國的組合拳。

不被承認的“麥克馬洪線”,卻突然被美國搬出,究竟有何目的?

美國這是在向印度表明支援的立場。希望加強美印的盟友關系。美國将印度當成自己對華戰略的一部分,不希望中印之間關系正常化。美國與印度雖然是盟友關系,但是并不希望印度能成為第二個中國,印度在美國的構想中,隻能是資源提供者,而不是平起平坐的合作夥伴。中印關系一旦正常化,印度的影響力恐怕會上升到美國将來難以遏制的地步。

而根據經濟時報的報道,俄羅斯表示願意在中印之間進行調解。這簡直是中印關系正常化後的另一個噩夢。因為從身份上來看,俄羅斯是最好不過的調解人選。俄羅斯與中印合作緊密。假如俄羅斯能夠在中印邊境問題上發揮關鍵作用,那麼俄羅斯的外交影響力将大大提升。而中國、俄羅斯與印度聯手,或許還會形成一個新的地緣格局。這對美國來說是十足的噩夢。

不被承認的“麥克馬洪線”,卻突然被美國搬出,究竟有何目的?

但是對于美國的表态,印度出人意料地沉默了。一方面印度一直對國内宣稱,印度可以獨立自主解決邊界問題,另一方面,印度也清楚,美國的做法隻不過是拿印度當棋子。中國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美國可以随意拿捏的了。一旦印度與美國一唱一和,将中印争端變成國際問題,中方的态度将發生極大的轉變。印度在這個時候當美國的出頭鳥,刺激中國,難道印度會有什麼好處嗎。最後,如果印度此次引入外部勢力,那麼在印度與周邊國家的領土争端中,其他勢力就有理由介入,到時印度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是以印度也不希望問題複雜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