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肝護肝好時節 這些知識快收好!

編者按

肝髒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對身體健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春季萬物複蘇,人體肝氣旺盛,正是養肝護肝的好時節。今年3月18日是第23個“全國愛肝日”,這裡我們邀請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中醫肝病科主任王睿林,為戰友們講解養肝護肝的相關知識。

春日養肝正當時

■戴欣 解放軍報記者 賀敏

問: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容易損傷肝髒?

答:飲酒、熬夜、生氣、過度勞累等行為,都容易損傷肝髒。飲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傷肝行為。酒精中的乙醇可以直接損傷肝髒細胞。如果長期過量飲酒,會對肝髒産生慢性刺激,逐漸發展為酒精性脂肪肝。若不及時幹預,還可能引發酒精性肝硬化。建議慢性肝病患者戒酒。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影響肝髒夜間的自我修複,久而久之就會損傷肝髒功能。中醫認為“怒傷肝”。在生氣狀态下,人體高度緊張興奮,肝髒小動脈血管會緊張收縮,導緻肝髒供血供氧減少,進而影響肝髒功能正常發揮。勞累也會傷肝。中醫認為“勞則氣耗”。在過度疲勞狀态下,人體會産生大量乳酸等物質,需要通過肝髒進行代謝。當代謝物質超出肝髒能夠承受的負荷時,就會影響肝髒的正常功能。

問:常見的肝病有哪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答:常見的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代謝性肝病、藥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毒性肝病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形成肝纖維化或肝硬化。肝炎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型,臨床上B肝較為常見。酒精性肝病顧名思義是過量飲酒導緻的。代謝性肝病如脂肪肝,大多是飲食不合理造成的。藥物性肝病主要是藥物使用不當或特異體質人群使用了某些藥物後,使肝髒的合成、代謝功能下降,進而造成肝功能異常。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人體免疫系統不能識别自身組織器官,對身體尤其是肝髒發起攻擊,造成的肝髒功能損傷。

問:及早發現肝髒的預警信号,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有助于避免肝髒疾病的發生發展。肝髒出問題時,身體會有哪些表現?

答:肝髒具有合成、代謝、解毒、防禦等功能,可以合成人體中所必需的物質,抵禦細菌等外界物質的入侵,将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當肝髒出現問題時,這些功能會受到影響,身體就會出現相應的預警信号。由于肝髒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當肝髒受損時,肝髒分泌的膽汁成分會發生改變,人就可能出現食欲下降的情況。當肝髒的代謝功能受到影響時,機體會感覺非常疲勞。當肝髒的合成功能受到影響時,肝髒合成免疫蛋白的能力出現異常,機體會因免疫功能下降而變得容易感冒。是以,當有明顯的食欲下降、身體疲勞、容易感冒等症狀表現時,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肝功能檢查。

問:春季是養肝、護肝的好時節。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養肝護肝,避免肝髒疾病發生。

答:《黃帝内經》認為,春季應該“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就是說要早睡早起,早起後适當進行舒緩的活動,保持積極的情緒,不要因為計較得失使心理失衡。如果能做到這些,就有助于保持肝髒健康。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規避容易損傷肝髒的不良習慣,做到規律作息、運動有度、飲食合理,盡可能減少或避免肝髒疾病的發生。

盡量規律作息。中醫講究子午覺,就是說中午适當睡一會兒,晚上子時(夜間23點至淩晨1點)要進入睡眠狀态。長期堅持規律作息,有助于肝髒在夜間進行自我修複,進而維持肝髒健康。

适當進行運動。中醫認為,“常欲小勞”,就是說要适當進行運動,不要過度運動。肝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可選擇散步、快走等運動方式,既不會增加肝髒負擔,又能鍛煉心髒功能。

注意保護眼睛。中醫上講,肝藏血、開竅于目。眼睛的健康與肝髒功能息息相關。長期面對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螢幕或長時間看書等,都會造成用眼過度,使肝血不足。建議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每工作一段時間後,适當休息一下眼睛,進而達到養肝的目的。

不要盲目用藥。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用藥,也不要濫用保健品、營養品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肝損傷。

定期進行體檢。肝髒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早期病情隐匿,幾乎無明顯症狀。如果有肝區疼痛、出現黃疸等症狀,說明肝髒損傷程度較為嚴重。是以,建議大家定期進行體檢,及早發現肝病苗頭,防止贻誤早期診療時機。肝病患者應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治療和定期複查。

問:熬夜會影響肝髒健康,應盡量避免。但官兵進行夜間訓練、站崗執勤,或是執行搶險救災等突發任務時,都可能需要熬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熬夜對肝髒及身體的損害?

答:如果必須要熬夜,戰友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盡量減少熬夜對肝髒的損傷。注意防寒保暖,減少機體熱量的消耗。熬夜後不要在寒涼環境下活動(如到水溫較低的地方遊泳),外出時多加衣物,避免因肝髒免疫功能下降導緻感冒。有條件時,可以服用一些藥食同源的中藥,如枸杞菊花水、銀耳蓮子粥等。在熬夜的前後幾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防止加重肝髒負擔。熬夜後盡量避免高強度運動,以防對肝髒代謝産生不利影響。

脂肪肝不可小觑

■張輝

肝髒作為合成和代謝脂肪的消化器官,當油脂攝入過量或肝功能出現障礙無法代謝時,就會逐漸形成脂肪肝。近年來,随着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脂肪肝患者逐漸增多,發病也呈年輕化趨勢。脂肪肝已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

正常情況下,肝髒含有大約3%~4%的脂肪。當肝髒脂肪含量大于5%時,被稱為脂肪肝,也叫脂肪性肝病。脂肪肝的發病率一般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其中50~60歲的人群較為多發。男性脂肪肝的發病率高于女性。

脂肪肝的形成大多與長期飲酒、肥胖、攝入過多高脂食物及運動較少等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此外,節食、挑食導緻的營養不良以及激素水準失調、病毒感染、遺傳因素、服用緻病性藥物等,都可能誘發脂肪肝。

脂肪肝前期往往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較容易被忽略。但脂肪肝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可能造成肝功能異常,如轉氨酶升高,主要症狀表現為惡心、嘔吐、肝區不适、乏力、食欲下降、内分泌失調、手掌發紅等。中、重度脂肪肝可能出現膽紅素升高的情況,主要症狀表現為皮膚、眼球、尿液發黃。少部分特别是伴有發炎的脂肪肝,還可能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當脂肪肝進展至肝硬化時,可能出現腹水(腹腔積液)、嘔血、黑便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緻肝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若能早期識别,并進行針對性預防,可以大大降低脂肪肝的發病率。建議體形肥胖、喜好高脂飲食、長期過量飲酒、缺乏運動或伴有脂質代謝異常的人群,及時進行早期篩查,并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脂肪肝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肝髒彩超、肝功能和血脂檢查,檢測名額異常時及時幹預。

脂肪肝與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約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合并脂肪肝的情況。而且,2型糖尿病會使脂肪肝病情加重。是以,建議脂肪肝患者進行糖脂代謝、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直腸惡性良性腫瘤風險等多種疾病風險因素的評估,把血糖、血脂、肝功能控制在正常範圍,并定期複查。

目前,尚無針對脂肪肝的特效治療方式和藥物。建議輕度脂肪肝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為主。注意飲食。日常飲食要清淡,盡量選擇低脂食品,減少肥肉、油炸食品、奶油、巧克力、糖果、餅幹等高脂食物的攝入。注意不要盲目限制脂肪攝入。适量食用含有脂肪的食物,可以幫助排除肝髒内多餘脂肪。同時,少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包括啤酒、白酒、米酒等),适當增加蛋白質、蔬菜及海産品的攝入,晚餐不要進食過晚,在19點前進食為宜。控制體重。輕度脂肪肝患者要堅持運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适宜的運動項目,既能強身健體,還能增加脂肪消耗。定期體檢。建議每年進行1次肝髒彩超、肝功能、血脂檢查。如果通過上述飲食及生活方式調整沒有明顯改善,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

(作者機關: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