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作者:老老逵

楚懷王熊槐是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君主,和他有關的典故很多,像“巫山雲雨”“ 湘山之會”“ 鄭袖争妒”,像張儀騙楚國六裡之地的故事都發生在他的身上。

同時,他在三十多年時間,也是楚國由強盛走向衰落的時期。

公元前329年,楚懷王剛即位,楚國實力達到頂峰,與先後崛起的齊、秦并列為三大強國,成了當時諸侯中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物産最豐富、人口最衆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

但同時,當時的世界正在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強弱之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楚懷王

此時,魏國經曆馬陵之戰(公元前342年),十萬魏武卒被齊軍全殲,由天下至強跌落谷底深淵。

此時,齊威王在臨淄建稷下學宮,禮賢重士,齊國成為天下學術文化中心,讓齊國重回齊桓公“一匡天下”的盛世。

此時,距離秦國的商鞅去世不足十年,但秦國已經完全變成了一架戰争機器,讓天下群雄聞風喪膽。

此時,趙國的趙武靈王即将登基,“胡服騎射”終将迸射出那個時代最燦爛的煙花,讓全天下側目相待。

與此同時,合衆、連橫的謀略也橫空出世。

這是一個亂世,也是一幕精彩紛呈的大戲。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戰國地圖

公元前319年,合縱的創立人公孫衍回到魏國,第二年,在公孫衍的策動下,楚懷王被推舉為合縱長,聯合魏、趙、韓、燕,五國共同發兵攻打秦國。

很遺憾,第一次五國伐秦以失敗告終。

這次小小的失利并沒有澆滅楚懷王争霸天下的雄心,随即楚懷王任用屈原進行變法,但由于改革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加之楚懷王心志不堅,最終,這次匆忙的改革草草結尾。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屈原

但天下大勢,頃刻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秦國的戰略也發生了轉變,秦惠王采用名将司馬錯建議: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并矣。

公元前316年,秦國遣張儀、司馬錯等人率兵伐蜀,滅亡巴、蜀兩國。

這樣秦國占據了土地肥沃、農業發展水準較高的天府之國,為秦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争,提供了更加有利條件。

在占領天府之國後,秦人完全據有了長江、黃河的中上遊區域。如同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腳,對六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迫形勢。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秦滅巴蜀

秦國的實力更加膨脹,而沿長江東下的第一站楚國,終于走到了直面秦人的第一線。

面對秦國的威壓,楚國不可能坐視不理,決定展開反擊,于是楚懷王轉身和齊國結盟。

兩大超級強國的聯盟一成立,世界格局瞬間改變。

公元前313年,楚國聯合齊國攻陷秦國的曲沃(今河南省陝縣西南),包圍商於(陝西省商洛市境内)。

商於曾經是秦、魏、楚三國的必争之地,對于這個重要地區,楚懷王是志在必得。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商於之地

秦國畏懼楚齊聯合,不得不派張儀前去求和。

張儀開始了驚天大忽悠。他對楚懷王說:“秦王最重視的人莫過于大王,秦王最痛恨的人莫過于齊王,如果大王跟齊國斷交,臣會請秦王把商於之間六百裡的土地獻給貴國。”

楚懷王面自戀、自大又自私,聽了大喜,馬上派人和齊國斷交,并高興地在朝堂宣布說:“寡人不費一兵一卒,從秦國得到了商於600裡的土地!”

楚懷王馬上和齊國斷交,并排使者到鹹陽接收秦國獻地。

然而張儀卻拿着地圖對楚國使者說:“喏,來看看,秦國給楚國的領土,從這裡到這裡方圓6裡。”

楚使驚怒地說:“我聽說的可是600裡,不是6裡。”

張儀淡定地說:“一定是你聽錯了,我張儀在秦國隻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有資格說什麼600裡呢?”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張儀

楚懷王大怒,傾全國兵力攻打秦國。

公元前312年,憤怒的楚國大軍進攻丹陽(今河南淅川縣附近),在張儀的外忽悠下,南韓魏國都選擇和秦國站在一起,派遣大軍加入了秦國陣營。

最終,聯軍在丹陽大敗楚軍,殲滅八萬楚軍,俘獲七十多名楚國進階将領,楚軍主帥也陣亡沙場。

這個噩耗傳回楚國,楚國舉朝震驚。

還不算完,秦軍乘勝擴大戰果,一鼓作氣拿下兵力空虛的楚國漢中。

眼看楚國危在旦夕,齊國決定抛棄前嫌,出兵援救楚國。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最終,楚國和齊國聯軍攻破武關,占領秦國的商於之地,接着越過秦嶺,和秦國會戰于藍田(今陝西省藍田縣)。

形勢瞬間逆轉,秦國被迫動員全國男女老少,拿着武器來到藍田抗擊楚軍。

面對秦人的悍不畏死的抵抗,說什麼也不能再前進一步。

而在這個時候,楚國後方南方的越國也大舉進攻楚國。

楚國腹背受敵,被迫撤退,不僅放棄了剛剛占領的商於,還被秦人一路追殺,損兵折将,不得不割讓兩城向秦國求和。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扼守秦國的關口

越國雖然偏居一隅,但卻是楚國的一大隐患,最終,楚懷王決定消滅越國。

公元前306年,楚懷王發兵攻打越國,殺死越王無疆,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

越國分崩離析,就此滅亡。殘餘力量逃往長江南部沿海的越國故地,各自為政,稱君稱王,史書也将這一區域稱為百越(百越之稱争議頗大)。

楚國雖然失去漢中和中原,但得到了更加廣闊的江浙地區,仍然是戰國時代領土和人口最大的國家。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楚滅越後戰國地圖

然而龐大并不見得就是強大。

楚國有帶甲之士百萬,數量雖大但品質欠佳,滅越一役,楚國也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不光如此,楚國滅亡越國後,也讓周邊的鄰居感到寒意和危險,立即遭到了齊國、南韓、魏、秦的打擊。

特别是齊國,看到楚國邊界一下子推進到了自家南門,更是反映強烈。

此時在齊國執政的是孟嘗君田文,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孟嘗君在外交上再次扛起“合縱”的大旗,聯合趙魏、韓兩國結為同盟,共同對付楚國。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孟嘗君

聯軍在垂沙(今河南唐河縣)會合,趁着夜色,奔襲楚軍,斬殺楚軍兩萬餘人,并攻占垂丘(今河南泌陽北)、宛(今河南南陽)、葉(今河南葉縣)的大片土地。

楚國不得不向齊國求和,把太子熊橫送到齊國為質。

而秦國也不甘寂寞,公元前299年,再次攻打楚國,占領楚國八座城邑。

秦昭王讓人帶信給楚懷王說:“我願與您在武關會晤,當面訂約,結盟而回。”

楚懷王看到秦昭王的信,決定親自前去武關,和秦結盟。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秦昭王

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的勸阻,在自己的小兒子公子子蘭的慫恿下,來到武關,結果被秦國扣留。

随後秦國把楚懷王劫持到了鹹陽,逼迫他割地保命。

直到此時,楚懷王才如夢大醒,勃然大怒,後悔不跌,卻再也不肯答應秦的無理要求了。

而楚人更是蒙圈兒了,楚王與太子俱被困于諸侯,這可是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情況。

于是楚國詐稱楚懷王死,向齊國報喪,迎太子熊橫回國繼位,是為楚頃襄王。

楚懷王滅越,卻入秦不反,留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

一時間,楚國擁有兩王,這就注定了身在敵境的楚懷王悲慘的命運,被囚三年最終客死在秦國。

秦國将楚懷王的遺體送還楚國,楚人無不哀傷痛哭,悲痛得如同死去親人一樣。

而秦國竟然不顧外交禮儀,把相約見面的一國元首當作囚犯,禁在自家裡,試問以後誰還敢再冒險和他會見?

這種愚蠢得像豬一樣的做法,不僅讓自己失信于天下,也把秦國的國信降到了最低,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秦國無信無義,“國品”極差,“虎狼”之名正式坐實。

不但如此,也讓楚國人把悲憤埋藏了将近百年,為子孫埋下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禍根。

#頭條曆史#​#曆史#​#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