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資訊時代,各種行業對資料的安全和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資料的安全引入了RAID,RAID 是英文 Redundant Array ofIndependent Disk 的首字母縮寫,翻譯過來就是獨立磁盤備援陣列,通俗的講就是把多塊硬碟組成一個獨立的磁盤陣列進行管理。RAID技術可以将一個硬碟上的任務分散或複制到多個(少則兩個)磁盤上,借此來提高性能或建立資料備援以防驅動器發生故障。您可以通過設定裝置的 RAID模式來決定裝置以何種方式處理資料。
RAID種類繁多,
常見的有: RAID0、RAID1、RAID5、RAID6、RAID01、RAID10。
不常見的有:RAID2、RAID3、RAID4、RAID7、RAID50、RAID53
第一、RAID0
最少需要兩塊硬碟,通俗的講就是至少使用兩塊硬碟來存儲資料,但是我要存儲的資料不是全部存在某一塊硬碟上,而是把我要存儲的資料分成均等的多部分,然後平均分散存儲在組成RAID 0 的磁盤陣列上。下面我們用示意圖講如何把資料存儲到四塊硬碟的,其中每塊硬碟都被分成 ABCD 四個條帶,然後我們把要存儲的資料平均分成四部分,如果 A1能存下其中一份,那就直接将其它三部分分别存入 A2-A4,如果存不下就先存滿 A1-A4,剩下的按同樣的方式存 B1-B4,以此類推。
簡單來說如果你有n塊磁盤,原來隻能同時寫一塊磁盤,寫滿了再下一塊,做了RAID0之後,n(n大于等于2)塊可以同時寫,速度提升很快,但由于沒有備份,可靠性很差。可用容量為所有硬碟容量的總和。優點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個磁盤的性能和吞吐量,提高讀寫速度,對硬碟的總容量沒有損失,處理大檔案很快。缺點是一旦陣列中某塊硬碟損壞了,所有資料将不可恢複。
第二、RAID1 至少需要兩塊硬碟組成,兩塊硬碟互為備份,存儲的内容完全相同。建議硬碟容量大小也要一樣,如果不一樣,那實際可用容量不超過較小的那塊硬碟的容量。實際工作原理看示意圖。
簡單來說如果你有 n ( n大于等于2 )塊磁盤,把其中n/2塊磁盤作為鏡像磁盤,在往其中一塊磁盤寫入資料時,同時也往另一塊磁盤寫資料。壞了其中一塊磁盤時,鏡像磁盤自動接管壞掉磁盤的是以資料和功能,可靠性最佳,但空間使用率太低。可用容量為較小的那塊硬碟的容量。優點是讀取性能翻倍,提供資料備援,如果其中一塊資料丢失,可以通過另一塊恢複。缺點是磁盤的使用率低,成本高,磁盤控制器的負載大。
其他陣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