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借助執行個體,簡單講解AIR/Flex實際開發流程,并對Flash Builder工具的使用進行說明。(Flash Builder的安裝請參考相關資料,另外本系列隻關注AIR桌面應用的開發,對頁面Flash/Flex開發不做闡述;對于Flash Builder環境的具體使用,可以參考“一周學習Flex4教學視訊”。)
首先我們來開發一個最簡單的“Hello AIR”應用程式。如果你熟悉VC的話,你會發現用Flash Builder內建開發環境進行Flash開發與Visual Studio環境是十分相似的。
1、打開Flash Builer,File -> New -> Flex Project,在彈出對話框的“ProjectName”中填寫“HelloAIR”,“Folder”項為工程檔案夾存放路徑,“Application type”指定工程類型為“Desktop”,“Flex SDK version”預設為“Flex 4.0”,當然也可以選擇舊版本的SDK,本例中我們用4.0;
2、下一步,我們可以指定編譯的輸出檔案存放位置,一般用預設值即可;
3、下一步,“Library path”頁中預設為我們選擇了“MX+Spark”的元件庫,由前面文章可知,mx庫是4.0版本之前的元件庫,spark是4.0新支援的元件庫,如果我們選擇4.0版本SDK,可以同時使用新舊版本的元件,這是非常友善的。其他選項都用預設即可,我們可以看到“Main source folder”項為“src”,一般情況下,每個AIR/Flex工程都以工程目錄下的“src”檔案夾為代碼或引用路徑的根;
4、點選“Finish”,我們的工程檔案夾及相關檔案就被自動建立好了,可以看到Flash Builder中“Package Explorer”導覽列中工程結構如下圖:
5、打開“HelloAIR.mxml”檔案,在其中加入以下語句<s:Label text="Hello AIR!" fontSize="20"fontFamily="Arial" left="10" right="10"top="10" bottom="10" 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如圖所示:
6、儲存檔案後點工具欄運作程式按鈕,或菜單“Run-> Run HelloAIR”,或快捷鍵“Ctrl+F11”,便可看到我們運作結果了,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我們的程式已經具備了Windows視窗的标準元素:标題欄,客戶視圖區、狀态欄,并且可以調整大小,文字也會随着調正位置居中顯示。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我們簡單學習一下AIR工程的相關知識。
1、檔案結構。預設情況下,AIR工程會包含兩個檔案:主程式檔案projectName.mxml和配置檔案projectName-app.xml,其中projectName.mxml為應用程式具體外觀與邏輯的代碼檔案,projectName-app.xml為主視窗樣式和風格定義的代碼檔案。打開HelloAIR工程的檔案夾,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幾個配置檔案外,主要檔案夾有3個:libs、bin-debug和src,其中最重要的是src,一般關于源碼的檔案都要放在此目錄中,打開可以看到裡面有2個檔案:HelloAIR.mxml和HelloAIR-app.xml。
2、工程屬性。在HelloAIR工程根上選擇右鍵菜單項“Properties”,彈出工程屬性對話框。在這裡,我們可以配置從工程檔案到工程編譯、資料,甚至視窗主題樣式等各方面的選項,認真研究一下這個對話框的内容,對我們了解AIR程式也是很有幫助的。
3、環境使用。一些常用操作在工程右鍵菜單中都包括了,我們可以通過“New”菜單向工程中添加各種類型的檔案,也可以選擇打開、關閉工程,編譯工程,以及導入導出工程。如果我們的代碼有錯,編譯時會提示錯誤資訊,通過錯誤資訊,我們可以調用環境自帶的幫助查找問題。總之,高效地使用好開發環境,是流暢開發的基礎。
對于完整的開發流程來說,下一步我們就要考慮怎樣釋出我們的應用程式了。對比VC,Flash Builder提供了更加強大的釋出機制和更新機制,不過友善之餘,這種方式也有他的弊端,下面具體說明。
對于釋出應用程式來說,需要考慮的包括打包、分發和更新等,對于AIR程式來說,我們可以選擇兩種打包方式,而對應的分發和更新流程也有所差別。Adobe為我們提供了一種.air類型的打封包件,通過這種方式,程式安裝、簽名和更新等都能在Adobe提供的平台環境上輕松搞定,當然缺點就是整個流程都打上了Flash的烙印,使用者體驗不太好;另一種方法就是自己做安裝包,自己負責分發和更新流程,缺點就是不能享受Adobe提供的整套流程的服務了。關于後一種方法,大家可以看一下以下兩篇文章,在此就不多說了。
Packaging a desktop native installer
使用winrar打包air程式為exe
說一下第一種方式。
1、選擇“HelloAIR”工程,右鍵菜單選擇“Export...”,可以看到Flash Builder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種導出類型,後面的文章我們會涉及更多類型的說明,在此我們選擇“Flash Builder -> Release Build”;
2、下一步,使用預設值即可,其中有一個是否可以檢視源代碼的選項,可以根據需要自選;
3、下一步,要為程式簽名(當然也可以不簽)。簽名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告訴使用者拿到的檔案是xxx建立的,可以信任該檔案(尤其對安裝封包件),而一些廠商又專門提供一種授權服務,對你的簽名做個證明。Adobe提供了為打封包件簽名功能,并建議開發者購買幾個正規的簽名授權廠商的數字證書,當然開發者也可以通過Flash Builer建立自己的數字證書進行簽名。如果有購買的數字證書,可以在這一步直接導入簽名;如果沒有,我們要建立一個。點選“Create...”按鈕,在對話框中填寫相關資訊,然後儲存為證書檔案。點選“Browse...”導入剛才的證書檔案,填寫密碼;
4、下一步,可以看到包含的檔案清單,Finish,到工程檔案夾下就可以看到HelloAIR.air檔案了;
5、輕按兩下air檔案安裝,會出現Flash提供的标準安裝視窗,如下圖所示。點“安裝”,選擇位置,去安裝路徑看一下,可以發現HelloAIR.exe可執行檔案,運作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關于簽名的具體說明請看:Signing AIR applications
關于更新的具體說明請看:Updating AIR applications
這篇就寫到這,下一篇我們找一個更加複雜點的例子,學習一下源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