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前段時間,常州一國小關于“作業熔斷”的話題,引發了社會的争議。那麼家庭作業到底該如何布置才能發揮最大教育功效?“雞飛狗跳”的背後,真就不能“母慈子孝”嗎?上海市進才中學東校校長鄭鋼,就從自身教育實際出發,給出了具體指導方式。

文丨鄭鋼    編丨Lulu

作業問題是未成年人家庭裡親子關系的核心領域之一。從作業誕生之日起,家庭作業的話題時時出現在公衆輿論的法庭上。

“不提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直擊許多家長内心深處的脆弱。孩子的作業,成了許多家長們不可承受的教育之重。

每年新學期開學前後,作業的話題會一次次刷屏。有的家長用足球解說員賀炜詩意的解說方式,重制自家娃開學前的補作業名場面:“請不要相信大年三十的夜晚是個不眠夜,但請相信開學前的最後一晚才是真正的萬家燈火。”不少家長無奈稱這是爛尾樓工程在趕工期。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新學期初,江蘇省常州市一國小關于“作業熔斷”的話題沖上熱搜,不難看出廣大家長對作業的敏感度,更折射出家長們對孩子學業水準、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焦慮。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校方宣布本學期啟用作業“九點熔斷機制”,即超過晚上9點無條件停止作業,未完成的作業隔天也不用補做,目的在于提供學生充足的睡眠,保障身體健康。

校方解釋此舉意在讓教師提高課堂效率,注重提優補差,讓問題在學校解決,并減輕學生負擔,保障學生睡眠時間。

熔斷機制,不僅僅是熔斷那麼簡單

針對這一話題,中國教育報微信公衆号發起調查。調查中,68%的家長表示支援作業“熔斷”機制。此外,33%的家長表示,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寫作業過程非常拖拉”,是以擔憂孩子會借此機會故意偷懶、磨蹭。同時,調查顯示,38%的家長認為,作業“熔斷”機制可能會造成孩子故意拖延寫作業時間。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看似簡單的作業‘熔斷’機制,其實并不簡單,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對到點‘熔斷’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如何分析和評價,決定了‘熔斷’機制實施的有效性。

孩子作業完不成問題的原因極其複雜。

有的是作業本身的問題,如作業量遠遠超過應有的數量、作業難度高、機械性作業過多等;

也有是孩子學習興趣的問題,如孩子對某一門學科不感興趣,或者對某個老師有抵觸情緒;

也有的是學習基礎和水準的問題,如課堂學習不認真或者沒有掌握,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也有的是作業習慣的問題,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不專注,時時“加塞”些别的活動,吃吃零食、玩玩手機等;

也有的是自我管理能力問題,如條理性差、做作業沒有規劃、沒順序等。

家長需要協同老師一起分析和改進孩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如果孩子一旦由于主觀上的原因,将“熔斷機制”作為逃避或者磨蹭作業的免責符,那無疑會導緻“熔斷機制”效果适得其反。是否要實施“熔斷機制”,要視孩子努力程度、做作業的狀态、作業量等因素的充分研判,并由家長、孩子和老師協同決定。

作業的“10”分鐘定律

當談到學生健康成長與學習負擔沖突時,通常會引出了一個問題,多少作業才算多?

對于作業量的問題,“雙減”檔案講得很清楚,有剛性的規定,如國小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國中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90分鐘。

美國也有類似的規定,國家家長教師協會和國家教育協會推薦的标準作業指南是“10分鐘規則”——每個年級每晚10分鐘的家庭作業。例如,一個四年級的學生每晚會收到總共40分鐘的家庭作業,到了十二年級就需要每天2小時。

從國内外對于作業數量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到作業的“必要性”和“适度性”。人類的能力領域真的沒有一個不需要練習,即使是天才。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是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也就是說,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一萬小時。英國神經學家Daniel Levitin認為,人類腦部确實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去了解和吸收一種知識或者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的水準。

而且,從人類的記憶規律來看,學生通常隻能記住他們在課堂上聽到、讀到或看到的50%或更少;與課程内容的額外互動有助于提高記憶力。從認知的視角,一定的作業量是必要的。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不過,任何事情都物極必反,并不是說作業越多,效果越好,過多的家庭作業會降低其有效性,甚至适得其反。

很多研究的結果令人不安:過多的家庭作業與高壓力水準、身體健康問題和兒童生活缺乏平衡有關。據美國CNN報道,研究中56%的學生認為家庭作業是他們生活中的主要壓力源。那些可能有更多家庭作業的學生——特别容易出現與壓力有關的健康問題,包括睡眠不足、體重減輕、胃病和頭痛。

而且,過多的家庭作業會占用了促進學生社會情感發展的活動時間,如課外活動、愛好和社交,無法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或培養其他重要的生活技能。這些對于一個人的精神和情感健康,恰恰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孩子的表現全都寫在作業本裡面

作業也是學校和家庭最頻繁交集的地方,也是家長對學校發生的事情的真實感受來源,家長了解學校的主要管道之一。然而,在家長處理學生做作業的問題上,沒有一種模式适合所有家庭。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國外曾經有項研究,考察了家庭作業幫助和社會階層之間的關系,并描述了父母關于他們是否以及如何幫助八年級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經曆和感受。根據對工薪階層和中産階級家長的采訪,他們發現家長對家庭作業有三種參與方式:

1)實質性幫助,

2)監督,

3)培養獨立性。

長期深耕在作業領域的學者—庫伯按照參與方式和内容主要分成三個方面:

直接參與,即家長接受教師或者孩子的邀請,參與家庭作業以促進孩子的了解;

自主支援,即家長讓孩子獨自完成家庭作業,如果家長對孩子家庭作業幹預較多,即缺乏自主支援;

排除幹擾,即在家庭作業完成過程中,家長是否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等。

由此可見,家長對于孩子作業的參與主要展現在學業指導、獨立性培養和環境營造。

家庭作業可以成為幫助父母更多地參與孩子學習的有力工具。它可以提供對孩子的優勢和興趣的見解,也可以鼓勵關于孩子學校生活的對話。如果父母對家庭作業有積極的态度,他們的孩子更有可能分享相同的價值觀,促進學業成功。

很多家長們總是很關心孩子的在校狀态或者學習情況:上課認真嗎?會積極舉手發言嗎?聽課的時候是不是都聽進去了,課堂上聽懂了嗎?……

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每天聯系或者咨詢老師。孩子的表現全都寫在作業本裡面。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隻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就會知道孩子每天的作業任務大概是什麼,也知道孩子最近在學校學了什麼,也知道孩子最近的哪些學習或者作業有困難,以及了解他們可能遇到的問題;也知道孩子對哪門課的興趣比較濃厚,作業就這樣讓家長一定走入孩子的點滴生活,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作業完成品質高低與自我調節密切聯系

作業之是以異化,關鍵在很多人隻是把作業作為鞏固知識,提聯考試成績的工具。

是以很多家長,包括教師會不斷地給孩子增加作業量,試圖簡單地通過量的增加,達到成績和分數的目的。家庭作業确實提供了孩子實踐或者鞏固在學校所學知識的機會,并将學生與他們的學習聯系起來。其實,作業的作用還不僅僅是這些,家庭作業很重要,因為它有助于學生練習組織能力、時間管理、遵循訓示、批判性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等。

法國神經學家德米爾熱在一書《制造白癡:電子産品如何威脅下一代》中提到,沒有什麼問題比作業問題更能說明娛樂對努力的支配。他還說,作業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短期内,作業的作用主要在于促進學生對相關内容的掌握和記憶,而從長遠角度來看,作業有助于學生在自律和自我調節方面的某些能力,這些對學業成功至關重要。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實際上,簡單地說,我們并非生來就用功,勤勉或能夠犧牲自己的娛樂時間,我們是逐漸變成這樣的,而作業就是這種變化的要素之一。

很多家長會關心作業的數量,是否過量,在關注數量的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管理分心、自我效能和對學習的責任感、設定目标、自我反思、管理時間和設定完成家庭作業的地點等這些因素,這些因素比隻觀察花在家庭作業上的時間更有效。

在做作業期間,學生通過激勵自己、抑制分心、使用政策完成作業、管理時間、設定目标、自我反思自己的表現和延遲滿足來進行自我調節。自我調節能力與一個孩子日後的學業和職業成功具有緊密的聯系,通常展現為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習慣成自然,少成若天性

我們通常說,當一個人擁有一個壞習慣時,一定會缺乏一個好習慣,反之亦然。寫作業不僅是檢驗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

家長關心作業習慣問題要遠遠大于作業正确率的問題,從一年級開始,家長就和孩子一起制定清晰具體的規矩。按規矩執行,要比苦口婆心的說教、唠叨有效得多。

如寫作業前,先做好準備工作,避免作業過程中做與作業無關的事;寫作業前,先大緻列一個計劃清單,什麼先寫什麼後寫,估計一下時間;要把複習、預習和檢查納入作業内容;寫作業時不随便離開座位等等。

當然也可以允許孩子擁有适合自己但又不影響完成作業的習慣,如可以聽聽音樂、作業間隙适當鍛煉等等。

習慣的培養和規矩的建立,是為了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系統。美國教學專家馬紮諾設計了一個學習行為模型,他認為當學生面臨一個新的學習任務時,首先由自我系統來判斷任務的意義以及自己願意投入的程度,這關乎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有了動機并決定投入學習後,學生會決定學習的方式和政策,并在完成的過程中是否能夠确定目标,調适行為,反思調整。自我系統運作是否高效,決定了人的學習成效,這對于作業同樣如此。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長期堅持下來,孩子會養成習慣,體驗到好習慣帶來的高效率,反過來還更利于孩子堅持。到了最後自然成習慣,就會内化為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能力。

如獨立做事:家庭作業可以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對于他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訓練自己在未來的生活中獨立和負責。家庭作業讓學生學會如何設定優先順序,變得更有條理。

還有,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家庭作業允許學生通過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具有良好學習習慣和堅毅品質的孩子如果做不到,那麼他們會不斷嘗試,直到找到解決方案。如果他們能夠了解學校所教的内容以及這些内容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他們的效能感會進一步提升。

又如,了解天道酬勤,學習是有回報的:當學生做作業時,他們通常需要花很多精力。這樣,學生将會知道努力是有回報的,并且會更有動力在學校學習中更加努力,因為他們知道努力是值得的。

再如,明智地管理時間:家庭作業不僅僅是任務本身;它還能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時間管理技能。家庭作業有一個截止日期,掌握這個截止日期有助于他們獨立思考和發展解決問題的技能。這是為什麼家庭作業很重要的一個主要例子,因為時間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在以後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都有幫助。

“作業熔斷”沖上熱搜 背後是家長的焦慮、更是孩子不被了解的成長系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