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轉自葛布林大帝的部落格

 四、聚焦于内容

  在iOS7裡,強調的不是眼花缭亂的裝飾效果,而是最重要的内容本身。   下面我們來探讨這個主題:   1.删除不必要的内容   偉大的設計更多是減法和加法的組合。   雖然很酷的想法是很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殺死那些很酷的想法,以保持應用程式的重點。   1.1.不再強調chrome   chrome是指您的應用裡不是内容本身的一部分,如導航欄和标簽欄。   iOS 7非常不建議使用chrome,有些應用程式甚至會就幹脆删除它。如果想要還原chrome的設計,請考慮以下幾點:   1.1.1.chrome是需要的嗎?   仔細考慮,如果你真的在首頁使用chrome。是把它當做導航?蘋果建議删除所有chrome符号,進而使使用者單獨浏覽内容。   左右各一個按鈕的導航模式非常易于了解,而無需使用chrome。   下圖使用chrome作為導航: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1.1.2.使用簡單的背景   相比厚重的紋理,使用簡單、透明的背景更能突出内容,蘋果的毛玻璃效果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蘋果試圖在iOS7裡面使chrome的顔色和背景相同,用來確定chrome消失。但要記住,這樣做很可能産生相反的效果,因為它會導緻chrome在視覺上與内容混合,讓人難以區分。當chrome和内容看起來是一樣的,他們就看起來同樣重要。消滅隐藏的chrome,也就是說,chrome和背景的對比并不總是一件壞事。   請注意狀态欄是與導航欄融合的,這裡以一種優雅的方式融合了兩者: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1.1.3.如果可能,隐藏chrome   思考一下,當chrome不在使用狀态時,你可以隐藏它們。Safari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希望使用者可以強烈的專注于内容,而不是為導航UI而分心。   iOS7的Safari在你下拉頁面時隐藏了chrome(左),當你回到頁面頂部時才再次顯示chrome(右):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1.2.簡化UI元素   在iOS 7裡,你應該質疑每一個背景,紋理,陰影和邊框。這樣做是為了消除任何不必要的裝飾,使使用者可以專注于真正重要的元素。雖然裝飾可能是有用的,但節制使用它會使你的應用在iOS7裡更有家的感覺。   手機的界面往往是如此之小,任何額外的視覺重量,如漸變、邊框或逼真的細節都會吸引使用者太多的注意。是以,隻有你非常确定時,再使用這些元素。   1.3.無邊框的按鈕   我最初得知蘋果要使用無邊框的按鈕時,第一個反應是:不!然而,事實證明,無邊框按鈕在某些地方表現得的确漂亮,比如導航欄。   在簡化的導航欄背景裡,邊框隻是擾亂視覺的元素,非常不必要。   許多按鈕和導航依然需要邊框,用來區分可互動元素和不可互動元素,如下圖: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蘋果的按鈕一般使用透明背景表示未選中狀态,簡單的顔色背景表示標明狀态。   你可以嘗試改變一些東西,比如邊框粗細、背景顔色、透明度、圓角半徑,或者為您的按鈕創造一個微妙的陰影和紋理。   1.4.用顔色來表示互動   蘋果用在一些場合用顔色的差異來表示互動,而無需使用按鈕周圍的邊框。當然,如果你的應用中互動元素是非常明确的,則不需要使用顔色來區分。   在下圖中,紅色的Edit和 + 按鈕表示可以互動: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1.5.最小化仿真細節和skeuomorphism(仿實物紋理)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Skeuomorphism是設計師工具箱中的許多工具之一,它不會消失。你隻需要探索在這種簡約的環境裡如何正确使用它。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2.内容為王   現在你已經不再強調UI,那你怎麼強調内容呢?   2.1.使用整個螢幕   避免隻有一幀的不必要UI元素,你應該讓你的内容始終處于舞台中心。   2.2.内容決定螢幕   下面的天氣應用結合毛玻璃效果,創造了十分有感覺的效果,特别是根據内容來決定不同的螢幕: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2.3.增加視覺樂趣   iTunes Radio避開華而不實的UI元素,為内容本身增加點綴: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五、聚焦于互動   應用的設計即将經曆一個方向上根本性轉變。此前,基于絢麗視覺效果的應用可能會脫穎而出,但在iOS 7裡,照片般逼真的按鈕将會從螢幕消失。   那麼,如何在iOS7裡脫穎而出?如何建立一個令人愉快應用?總之,應用設計的新模式将更少談論外觀,而更多的談論使用感受。我認為不再高度強調視覺效果的iOS7将引起互動設計領域的文藝複興。   簡單的視覺效果更容易迅速建立新穎動畫、過渡和互動模式實驗,簡單的縮放和變形比處理紋理和斜面容易至少一千倍。   下圖中,左邊(iOS7)版本相比右邊(iOS7)使用了更簡單的視覺效果: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1. 魔法般的Touch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Touch是神奇的:它讓你以為你操作的是實體對象,而不是移動螢幕周圍的像素。蘋果知道這個事實很好,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個iPhone采用1:1的滾動比例并運用了彈跳效果。   計算機是冰冷的,但如果把計算機當做一個進入實體世界的視窗,使用者可建立友好的、熟悉的和身臨其境的體驗。然而,任何滞後或者頓卡都會立刻打破幻想,結束魔術表演。   iOS7沒有丢棄仿真的細節?沒有,當然沒有。在iOS7裡,視覺上的仿真被淡化,而使用者互動和動态實體效果上的仿真被加強。實際上,iOS7内置了一個實體引擎來實作一個目的:建立一個感覺起來更真實的界面。   偉大的設計誕生時将更少使用Photoshop,更多使用Xcode和Quartz Composer。這些工具可以讓你去探索應用給人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外觀。   2.直接操作   直接操縱螢幕上的對象,而不是點選在一旁的按鈕,滾動手勢、拖動和捏住對象縮放都是直接操作的例子。   iOS7的照片沒有箭頭按鈕用來切換照片,自然的掃動手勢完成了這一任務: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現實感的界面需要使用者操控對象,是以你需要把你的抽象功能整合到實體對象。例如,我的團隊不得不思考,如何在一個時間管理應用裡表示時間?最後,我們把時間作為一個時間軸上的實體塊,這增強了它的可視化效果和操作靈活度: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3.實體仿真和動畫   真遺憾蘋果的頁面隻是簡單的1:1滾動,而不是我們熱愛的落差慣性和反彈力效果。直接同時操作與實體和動畫,我們的目标是使互動感受真實。   iOS 7的鎖屏将彈起不同的高度: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在未來,那些忽視實體仿真的應用會很快讓人感到陳舊和停滞。UI設計師才剛剛開始探索如何在使用者互動上使用實體仿真,我們這裡有一些想法供你參考:   3.1.動态   不要聯想數位動畫,而是思考實體原理。當你在一個實體表面推動一個球,它不會勻速到達終點。相反地,當你推動時它開始加速,而摩擦力讓它減速直至停止。當一個對象從10英尺落下時,反彈力比從2英尺落下更高,你的界面應該具備相同的行為方式。幸運的是,蘋果的新UIKit Dynamics API讓你實作這些動态效果更為容易。   3.2.連續性   不要想着把每個螢幕當做一塊完全的石闆,而是思考一個Item如何從一個螢幕到達另一個螢幕,利用逼真的動畫來實作這些動作,例如移動、縮放和變形等等。   3.3.反彈力   它不隻是滾動。這取決于你賦予對象多大的彈性,反彈力可以添加一個有趣的觸摸。   4. 三維   諷刺的是,人們在呼喚“扁平化”的作業系統應該回到過去時,卻忽視iOS7包含了最立體的一切,例如斜面立體效果就讓人眼前一亮。iOS 7的三個主要指導原則之一是深度,深度可以采取一些形式:   4.1.3D效果   蘋果希望你利用三維效果為你的應用增添有趣的視覺體驗,比如用視差效果讓頁面區隔更加明确。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4.2.層次   傾斜你的iPhone ,你會看到桌面圖示實際上并沒有坐在背景上 — 視差效果表明他們正漂浮着,而彈出的控制中心和磨砂玻璃效果使得控制中心位于所有圖示之上。思考一下你的界面層次,并使用3D效果來明确使用者想使用的層次。   毛玻璃提供了一個微妙的層次感效果: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4.3.縮放使用者界面   我認為一些最酷的使用者界面創新将來自這個縮放概念,并把它帶到夢想不到的境界。   縮放界面存在于iOS7裡: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5. 手勢和導航   一旦使用者學會适當的手勢,可以在互動時更加有趣和便捷。   下圖為掃動完成: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然而,一些功能可能無法很好地用手勢來完成,不自然的手勢很難記住并且沒有使用樂趣。另外,如果不是每天使用的話,使用者可能會忘記不熟悉的手勢。實驗各種手勢讓使用者的手指變得敏感,但請不要随意設計過于自由的手勢控制界面。   iOS7引入了一個新的模式:回掃(swipe to go back)。你可以點選後退按鈕,但回掃明顯輕松了許多,尤其是在iPhone 5甚至以後更大的螢幕上。   下圖為回掃: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雖然手勢的設計是為了讓使用者使用更加友善,但鍵盤操作也應該保留,使用者有權利選擇多種操作方式。   6. 個性   開發者請站出來,您的iOS7應用必須有一個獨特的和令人愉快的個性。美觀當然很重要,但應用的個性同樣至關重要!   為了增強應用的個性,可以思考以下幾點:   6.1.音頻   音頻是一個巨大的的待開發領地,裡面有一些先驅者如Tapbots,誰的應用裡包括細微的點選和蜂鳴聲?   6.2.語言   誰會想每天面對枯燥的文本?诙諧或幽默的語言是散發出個性的最佳途徑之一。   6.3.圖示   使用者對您應用的印象往往來源于圖示。由于它生活在使用者的主螢幕上,價值如此巨大的圖示應得到精心設計,圖示應該展現出應用的個性。   個性真的可以包含在所有的設計細節裡,讓您的應用變得偉大。從完善每一個像素、優化每一次互動、融合每一次體貼設計,再到賞心悅目的動畫、诙諧的資訊,這些都能讓您的應用變得更加完美。   六、在App世界留下你的印記   “不要說謊, iOS7已經讓我很興奮的工作了,裡面有非常酷的東西(至少我這麼認為) 。”     ---- Mark Jardine,Tweetbot的設計師   在這幾年的應用設計裡,iOS7的風格可能最激動人心。Marco Arment指出,App Store将再一次成為開發者的沃土。這種激進的設計轉變意味着,未來幾年将在各類排名前列的應用中看到新設計理念,這些應用将深度尊重蘋果的新設計原則,創造出使用者前所未見的獨特UI界面。   而好消息在于,你可以建立這些應用程式!雖然這并不容易,是的,競争會很激烈。但是,現在學會蘋果新設計理念的你,比以往擁有更多的機會創造一個偉大的應用。來吧,在App世界裡留下你的印記!   七、最後的挑戰   挑戰:重新設計這個程式!   下圖iOS 6上的一個應用,它的形狀非常差,需要你的幫助。你的挑戰是運用你已經了解的設計知識(如對比、重複、對齊、接近、排版和蘋果的新設計理念)來拯救這個應用,使它重新适配iOS7。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

你有很多方式來開始,你可以使用Xcode、Photoshop,或者幹脆用一張紙和一些彩色鉛筆。在你開始你的新設計之前,嘗試找出原設計的所有問題,這裡有一些提示:   •你是否注意到有對齊的任何問題?   •是否相關的概念組合在一起?   •是否友善操作?   •如果删掉一些裝飾,這個應用看起來會像什麼?   下面我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但要注意的設計的本質是完全主觀的,有多種設計方案。   示例:

《iOS7 by Tutorials》系列:iOS7的設計精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