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cp指令的用法主要用于複制檔案,加上參數還可以複制目錄,下面随小編一起來了解下Linux下cp指令的具體用法。

一般情況下,shell會設定一個别名,在指令行下複制檔案時,如果目标檔案已經存在,就會詢問是否覆寫,不管你是否使用-i參數。但是如果是在shell腳本中執行cp時,沒有-i參數時不會詢問是否覆寫。這說明指令行和shell腳本的執行方式有些不同。
1.指令格式:
用法:
cp [選項]。。。 [-T] 源 目的
或:cp [選項]。。。 源。。。 目錄
或:cp [選項]。。。 -t 目錄 源。。。
2.指令功能:
将源檔案複制至目标檔案,或将多個源檔案複制至目标目錄。
3.指令參數:
-a, --archive 等于-dR --preserve=all
--backup[=CONTROL 為每個已存在的目标檔案建立備份
-b 類似--backup 但不接受參數
--copy-contents 在遞歸處理是複制特殊檔案内容
-d 等于--no-dereference --preserve=links
-f, --force 如果目标檔案無法打開則将其移除并重試(當 -n 選項
存在時則不需再選此項)
-i, --interactive 覆寫前詢問(使前面的 -n 選項失效)
-H 跟随源檔案中的指令行符号連結
-l, --link 連結檔案而不複制
-L, --dereference 總是跟随符号連結
-n, --no-clobber 不要覆寫已存在的檔案(使前面的 -i 選項失效)
-P, --no-dereference 不跟随源檔案中的符号連結
-p 等于--preserve=模式,所有權,時間戳
--preserve[=屬性清單 保持指定的屬性(預設:模式,所有權,時間戳),如果
可能保持附加屬性:環境、連結、xattr 等
-R, -r, --recursive 複制目錄及目錄内的所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