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作者:史内芬Schnieffen

想到邊境線,大多數人的腦海中想到的都是莊嚴肅肅穆的場景,相隔不遠處,兩個國家的士兵抱着槍在邊界線上巡視,他們都帶着肅穆的神情,一點點的動靜都需要仔細查探。

邊境線一向是一個嚴肅而緊張的話題,畢竟這這涉及到國家的疆域領土,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領土是最重要的問題,容不得閃失。

然而在中國與緬甸的邊境線上卻有着這樣一個村寨,它就坐落在中緬的邊境線上,一半屬于中國,一半屬于緬甸,而村寨中的村民,雖然屬于兩個國家,卻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起。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一寨兩國的奇特景象

這個一寨兩國的村寨叫做銀井寨,地處大陸雲南的瑞麗市。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銀井寨中文名字是銀井,緬甸名字是芒秀,在這個中緬人民混居的村寨中,村民們曆代混居,又因為邊境線的存在,讓這裡出現了奇特有趣的民生景象。

表示中緬邊境的71号界碑就位于銀井寨的村寨中央,跨過71号界碑,村寨中間有黃色警戒線畫在地上,這就是中緬兩國的邊境線。

除了黃色警戒線,村中的邊境線大多以小河田埂相隔,中間還隔着彎彎曲曲的鐵網。

來銀井寨旅遊的人是不被允許跨過這條邊境線的,除非遊客的身上帶有簽證,如果沒有簽證将面臨罰款。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在村寨的中央還有威嚴的國門立在那裡,執勤的邊防武警一直在巡邏,防止有不法分子意圖穿過邊境線。

雖然這條邊境線隔開了兩國人民,但是銀井寨的村民是被兩國特别對待的。

中緬兩國都給予了村民自由跨過邊境線的權利,對于本村寨的村民來說,他們可能去鄰居家串個門就會跨過一次邊境線,日常生活往來一天之中可能會數次跨過邊境線。

在這裡,可能會有中國的瓜果藤蔓蜿蜒生長到緬甸的地界中,也有母雞自己跨過黃線跑到另一個國家去下蛋,甚至是村中的大黃狗都會在遛彎的時候,一天來來回回的自邊境線上走過。

而村中的兩國人對此沒有任何的介懷,如果瓜果長到了邊境線的那一邊那就送過去了,如果雞蛋被下在了另一個國家,那邊也當做贈送了出去。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兩邊的村民對于這些都懷抱着了解和包容的态度,并不因邊境線的存在而對彼此有任何的介懷,随以輕松的生活和态度也讓這條邊境線變得如此特殊。

因為大陸近年來對教育事業的關注和發展,大陸的基礎教育設施相比緬甸要更全面也更有實力,于是緬甸在銀井村附近的居民大多都會選擇讓孩子穿過邊境線來銀井村中國這一邊上學。

這些小小的留學生都被發放了優先候檢入境卡,可以一天之内多次踏過中緬邊境線,而且他們在經過邊境線的時候還有武警叔叔的親切護送。

銀井村的學校不僅為當地的學生提供了教育條件,更是為緬甸的臨近地區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條件,幫助緬甸的部分孩子們得到良好的教育。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銀井村的村莊環境帶着典型的傣族風情,到處都是綠樹和鮮花,而且村寨之中還有很多這個村落獨有的“一寨兩國”建築。

一塔佑兩國,在銀井村内有一座佛寺叫大金塔,這座佛寺是參照緬甸的仰光大金塔仿建而成,坐落在銀井村内代表着村寨中中緬兩國文化的交融。

一橋兩國,在潺潺流水之上有一座情人橋,情人橋旁還有一座情人堤,幽靜的氛圍中最容易感受身邊人的反應,是情侶約會的絕佳地點。

一井兩國,這座水井就在邊境線上,水井的亭子上還刻了字,“胞波情無限,共飲一井水。”這裡的胞波指的是兄弟姐妹,表示希望中緬兩國人民能夠像兄弟姐妹一樣友好相處。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一秋蕩兩國,坐落在邊境線上的秋千,一面朝着中國,一面朝着緬甸,坐在上面蕩秋千,一秒鐘就可以跨過邊境線,還可以在邊境線上來回跳躍。

銀井村中還有一座跨國橋,由7777塊翡翠打造而成,其中7在緬甸是最尊貴的數字,而翡翠玉石在中國由古至今都有着不一樣的意義,同時這座橋價值777萬。

這座跨國橋就是中緬友誼的象征,跨國界而立,也是在時時刻刻的訴說着兩國的友好。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村寨村民組成

在銀井村中生活的村民大多都是傣族人,混着少量的漢族人和長頸族人。

在銀井村中,建築景觀很多都有着傣族風情,還有傣族阿媽會走街串巷賣一些傣族特色小東西。

長頸族是一個神奇而稀少的民族,在全世界的範圍内,長頸族也隻剩下二百多人。

在長頸族内有一個習俗,所有的女孩子都要在脖子上佩戴銅圈,并且年齡增長一歲就要在脖子上多套一個項圈。

随着年紀的增長,長頸族内的女孩子們都會有一個異常修長的脖子,這對于這個民族的審美來說是美好的,但是對于這些女孩子來說卻是緻命的。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由于這些女孩子從小便在脖子上挂上沉重的項圈,時間長了,她們的脖子其實是依靠項圈在挺立着,她們自己本身的脖子一旦脫離項圈便很容易造成頸部骨折,造成生命危險。

在脖子上該項圈其實與中國古代裹小腳一樣,都是為了偏激的審美而損害女子身體的陋習。

在科學的認識和醫學常識的普及下,長頸族已經逐漸認識到了帶項圈是個陋習,并在不斷的減少這種陋習的産生。

因為銀井村是中緬兩國交融的村落,在村寨中,常常有中緬相戀結婚的事情發生,所有在銀井村有相當一部分的村民其實中緬混血。

他們在銀井村長大,雖然是混血,卻能在生養自己的兩個國家中自由來往,不用煩惱去留問題。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銀井村促進中緬兩國交流

由于銀井村“一寨兩國”的奇特景象,這裡吸引了一大批遊客,這裡也逐漸成為了旅遊勝地,大大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不僅是中國的村民會在村中擺攤做一些小生意,一些緬甸籍的村民也會來到這裡擺一些攤位。

這裡特有的中緬文化交融結合出獨屬于這個地方的文化紀念品,遊客們甚至不需要出過門就可以買到緬甸特色的産物。

因為旅遊業的繁榮,銀井村中緬兩邊的村民們生活收入提高很多,生活也變得舒适自在了很多。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同時旅遊業的繁榮也刺激了當地導遊職業的不斷發展。

因為銀井村設計中緬兩國,在村子中也有很多建築上的字型是由兩種文字介紹的,所有如果導遊會中緬雙語,在介紹銀井村時也能給遊客帶來更深入的講解當地文化。

這一現象也促進當地村民對于中緬兩國語言的學習。

在教育上,中國特地修建的銀井邊防國小享譽全國,為中緬邊界兩邊的小孩子們帶來更好的基礎教育。

在銀井國小中,為了照顧到緬甸來的學生,學校不僅要學習漢語,還會進行緬甸語和傣語教學,孩子們互相之間可以用傣語進項交流。

同時,緬甸來的孩子們和中國小孩享受着一樣的待遇,一樣的老師教材,一樣的先進教學裝置,一樣的免費營養餐。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這些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對中國也慢慢有了正确而深入的認識,也間接性的推動了緬甸人民來中國進行經貿活動,促進兩國的往來交流。

由于邊境線在村落中間,極有可能會發生中國村民的牛跑到了緬甸的莊稼地裡的國際事件,說起來這并不是一件大事,但是它确确實實的涉及到了跨過問題。

為了解決類似這樣的事情,村裡專門成立邊境糾紛調處小組,宣揚互相體諒互相包容的相處态度,這讓銀井村的民風非常和諧友善。

而銀井村中的中緬村民相處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動了中緬兩國的長期友好相處。

中國與緬甸兩個的國家的人都可以在這裡達到距離上最近的接觸,看到最真實的外國近況,感受最真實的中緬風情,這大大促進了中緬兩國的交流。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銀井村的形成曆史

銀井村在世界範圍内其實都算得上是個奇觀,因為世界上很難有兩個國家可以互相信任并容納的下一個銀井村的村子。

銀井村在過去很多年裡就一直是一個村落,村中的村民多年間互相結親,往上數幾輩大多都有着血緣關系。

按照大多數國家的做法,面對銀井村這樣坐落在邊境線上的國家是會被一分為二的,一半歸屬于中國,一半歸屬于緬甸,兩個國家兩邊分治。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如果是用這樣的辦法來分隔銀井村,那麼之後村民們想要拜訪親戚,走街串巷就會變成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考慮銀井村本身的一體性,在建國之後,中國特地找到緬甸協商銀井村的規劃。最終兩邊都同意保持銀井村的完整性,隻是在銀井村中央,邊境線本來的地方建立了界碑。

銀井村的存在是中緬兩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為兩國的友好合作,互相交流打開了一扇天然的大門。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中緬邊境線

中國在解放之前,由于一直深陷戰争,以及歐美各國列強的強硬幹涉,中國與周邊各國的邊境線一直存在問題。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才騰出手來與周邊各個國家協商邊境線問題。

1960年,中緬兩國就邊境線簽訂了邊界協定,1961年,此協定正式生效。

其實在這條超過兩千公裡的邊境線上,不止有銀井村這一個神奇的地方,由于種種曆史遺留問題,中緬邊境線上還有三處地界無法界定屬于哪國。

銀井村由于這一個村子不願意分隔于是成為了特殊的存在,它既是一個整體的村落,又是分屬于兩個國家的,而與此相對的中緬其它三個邊境線問題則是由于無法統一意見劃分所屬權而被暫時擱置的區域。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這三個邊境線問題涉及到三個區域,部分佧佤山區、南碗三角地區和尖高山以北地區。

佧佤山區在1894年曾被英國強行劃定到緬甸殖民區内,後來的中國自顧不暇,無人來管束這篇區域,使佧佤山區長期處于無人監管無人認領狀态。

後來英國趁機出兵想要攻占這個地方,可惜當時的人民群衆反抗激烈,英國的計謀沒有得逞。

在英國出兵失敗之後,并沒有放棄這個地方,在1941年的時候,英國趁着中國忙于抵抗日軍侵略的時機,與國民黨合作強行在佧佤山區劃出一條邊界,但是當時雙方并沒有在這裡留下界碑。

也是因為沒有留下界碑,現如今這篇地區屬于中國還是緬甸雙方無法确定。

在交談過後,雙方都從佧佤山區撤兵,這裡成為了暫無管轄之地。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南碗三角地區涉及到了中國民國時期長期受制的租借問題。

自1879年,英國強硬的租下了南碗三角區,并且是永租,但是當時英國并沒有取得這篇區域的所有權,現在緬甸已經不屬于英國管轄,但由于永租的原因,緬甸與這塊地區的糾葛繁雜,還需要細細理清。

同時當年的永租問題也需要中緬雙方劃厘清楚。

1911年前後,英國想要出兵侵占尖高山以北的一段區域,但這一次的出兵舉動,引起了中國國内激烈的反抗。

由于這一次人民的激烈反抗,英國不得不口頭上認同這一塊地區屬于中國,但實際上英國依舊毫無理由的強行占領了這塊區域。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在緬甸自主獨立之後,這塊邊境區域也屬于需要重新劃分的地區,不過兩邊對于邊境線劃在哪裡一直沒有定論,隻能約定雙方先從這塊區域撤兵。

這三塊中緬有争論的領地劃分都與英國有關,在中國正值虛弱的時期,緬甸剛好屬于英國的殖民地,無恥的列強用着各種原因強占中國領土,這才使得後期中緬劃分邊境線時出現了諸多不好解決的曆史遺留問題。

不得不說,銀井村是幸運的,雖然這個村落也涉及到了兩個國家之間的邊境線劃分問題,但兩邊的國家都對它的整體性予以了包容的态度。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銀井村的存在為中緬的密切交流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場所,在其中生活的村民們其實早已是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會特意的去區分兩國國籍。

同時銀井村也因為他獨特的地理條件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景觀,在建成容量頗大的旅遊貿易區的同時,讓當地的人們也能是以得到機會獲得一個好的生活條件。

如今的銀井村已經是當地的旅遊支柱産業了,在節假日期間,銀井村每天都人流量能夠達到五萬以上。

為了應對這龐大的人流,在那條邊界線上當地政府甚至設定了咨詢台和旅遊團隊專用通道。

疫情起來後,為了防止有人通過銀井村偷渡,大量的鐵網樹立在了銀井村中央,那鐵網之上還被放滿了刀片,和刺網。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自隔離網放置之後,銀井村又恢複曾經的安靜,來往的街道上人流量猛降,連另一邊常來串門的大黃狗都看不到了。

直到2021年,由于銀井村的特殊性,在3月份的時候,銀井村旅遊區徹底關閉。

知道最近,國内疫情基本得到遏制,進入了開放狀态之後,“一寨兩國”旅遊景區才得以重新開放。

銀井村中的中緬人民交往又一次熱鬧起來。

銀井村是特殊的,在世界範圍内都不太可能再次出現,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中緬兩國互相信任的友好象征。

神奇的中國村:一村兩國,一天出國數次,遊客跨過黃線會被罰款

參考文獻:

《一寨兩國:中緬胞波情的景觀建構與文化隐喻》《百色學院學報》

《中國唯一的“一寨兩國”:買菜要出國》《新傳奇》

《小小留學生:跨境來華念書,中緬孩子成同學》《中國-東盟博覽》

《世界“最大”村:蕩個秋千就出國了》《新傳奇》

-END-

作者:理理

編輯:墨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