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麥面包無全麥,蟹肉棒裡沒蟹肉?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作者:光明網

原标題:

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全麥面包裡沒有全麥?蟹肉棒裡沒有蟹肉?“無糖飲料”裡也有糖?今天就來扒一扒,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小麥面包”僞裝成“全麥面包”

全麥、全谷物面包在市場上走紅後,就有商家鑽起了空子。

例如,某品牌山型全麥吐司,配料表中隻有小麥,沒有全麥,而包裝上卻赫然寫着“全麥面包”,實際上還是“小麥面包”這樣的精制谷物。

全麥面包無全麥,蟹肉棒裡沒蟹肉?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某品牌“全麥吐司”配料表中隻有小麥粉,沒有全麥粉。

消費者如何避免買到這樣的“僞全谷物食品”呢?

最重要的是仔細看配料表,列在第一位的食材必須是全谷類,如“全麥粉”(建議選擇全麥粉含量>50%的産品)、“黑全麥粉”、“全玉米”等字樣。按照國家法規要求,加工食品的各種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都必須在配料表中标示并按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少于2%的配料除外),即加入量最大的配料應當排在第一位,加入量少的配料排在後面。即使食品包裝上寫着“全麥面包”“五谷雜糧”“粗糧餅幹”等字樣,也并不一定是全谷物食品。包裝上的産品名稱不一定與配料表相符,消費者在選購時要仔細甄别。

“蟹肉棒”裡沒蟹肉

絕大多數蟹肉棒、龍蝦丸等産品的配料表顯示,其中并不含螃蟹肉、龍蝦肉。其主要成分是魚肉糜和澱粉,有些還加入了大豆蛋白或蛋清,通過調味,呈現出螃蟹、龍蝦等口味。而且即便使用魚肉糜制作,也有品質差別。

全麥面包無全麥,蟹肉棒裡沒蟹肉?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某品牌“蟹棒”配料表中是魚糜、澱粉等。

當産品風味僅來自所使用的食用香精香料時,就需用“XX味”來命名,嚴格來說,這類産品應該稱為“蟹肉風味棒”“龍蝦風味丸”。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要求生産企業更準确地為這類産品命名,包括将“蟹肉棒”更新為“蟹味棒”“蟹味柳”,“龍蝦丸”更新為“仿龍蝦風味魚丸”等,市場上有部分産品已更名。

全麥面包無全麥,蟹肉棒裡沒蟹肉?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目前已有商家将“蟹肉棒”更名為“蟹味棒”。

同理,僅使用草莓香精但是沒有草莓成分的蛋糕,食品名稱僅能标注為“草莓味蛋糕”,而不能标注為“草莓蛋糕”。消費者看到類似産品時,一定要仔細檢視配料表中是否出現了相關原料。

“無糖飲料”不是真無糖

無糖飲料裡往往隻是沒有蔗糖,而不是真的沒有糖。

例如,在某款廣受年輕人青睐的飲料包裝上,印有0糖0脂0卡的字樣,但其配料表中卻清楚标明含有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

“無糖飲料”裡沒有蔗糖,但有代糖。

該飲料正是用代糖來替代傳統糖類,并不是真正的無糖。如糖精、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等都叫做“代糖”,在食品和飲料中被廣泛用于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傳統甜味劑。而大多數甜味劑不止比蔗糖更甜,還有可能幹擾胰島素的分泌。

想獲得健康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自覺遠離甜食,用甜味劑來代替蔗糖隻不過是自欺欺人。

“含乳飲料”不是“乳制品”而是“飲料”

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牛奶味飲料、活性乳酸菌飲品、酸奶凍幹塊等“含乳飲料”都是飲料,而不是真正的乳制品。雖然配料表中含有發酵乳、乳清粉、脫脂奶粉、乳杆菌、雙歧杆菌等配料,但“含乳飲料”的本質是飲料,不是乳制品,不可與牛奶、酸奶相比。

全麥面包無全麥,蟹肉棒裡沒蟹肉?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某品牌“酸奶凍幹塊”也是飲料,而不是乳制品。

含乳飲料執行的是國家标準GB/T 21732;而牛奶的執行标準是GB 19645;酸奶的執行标準則是GB 19302。此外牛奶和酸奶還有以Q打頭的行業标準等。細心一點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檢視包裝上的執行标準來區分含乳飲料和真正的乳制品。

看到“反式脂肪”要多檢查

反式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氫化/部分氫化”“人造黃油/酥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植脂末”都是反式脂肪的别名。

全麥面包無全麥,蟹肉棒裡沒蟹肉?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植脂末”是一種反式脂肪。

全麥面包無全麥,蟹肉棒裡沒蟹肉?小心食品标簽裡的那些“坑”

“代可可脂”也是反式脂肪。

可有些食品包裝上明明配料表中出現了上述原料,但在營養成分表上的反式脂肪一欄卻标注為0。這是因為目前植物油氫化工藝不斷改善,氫化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也在逐漸降低,一些完全氫化的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幾乎檢測不出來,是以,部分預包裝食品中雖然使用了氫化油,但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甚至為“0”。國家标準規定,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可以标示為“0”或“0.0”。敢标“0”,是食品企業為消費者做出的承諾,但到底有沒有反式脂肪?有多少反式脂肪?還需要市場監管局的抽檢和老百姓的口碑來檢驗。

是以,配料表中但凡出現上述原料,購買時就要多留個心眼。不僅要檢查配料表還要檢查營養成分表,檢視是否含有反式脂肪。消費者應盡量從正規管道選購大企業的産品,避免被廣告和營銷忽悠買錯産品。

來源: 上海網絡辟謠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