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為紀念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六十周年,部署和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的西藏軍區原司令員、開國中将張國華的女兒張小康在采訪當年參戰老前輩、收集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組織戰史研究者一起編寫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一百問》,全景式反映了這次反擊作戰,展示了許多反擊戰在前期籌劃,安排部署以及作戰指揮中的細節,講述了英雄、功臣、烈士、傷員等前線指戰員和支前民工可歌可泣的戰鬥事迹。

經張小康同意,觀察者網選其有關内容逐篇發表,以講述這場戰争的真實情況。

【文/ 張小康】

1963年2月27日,毛主席接見參加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在和55師政委徐肇基握手時,總政治部主任蕭華向毛主席介紹:這是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的55師代表。毛主席當即表揚55師“走得快,打得好。”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毛主席和徐肇基政委握手,蕭華(左一)介紹

毛主席的評價點出了陸軍第55師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的兩個主要特點:一是走得快,二是打得好。下面,我們圍繞這兩個特點講述該師的作戰情況。

一、第55師快速進藏,使我軍在主要反擊方向上形成了對印軍的兵力、火力優勢。

印軍在克節朗、達旺地區潰敗後,急速向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增調精銳部隊,在這一主要作戰方向上集中了1個軍部、1個師部,轄4個步兵旅、1個炮兵旅,共12個步兵營、2個炮兵團以及坦克、工兵、直升機等兵種部隊,企圖首先依托西山口天險固守達旺河以南地區,爾後伺機向達旺、克節朗地區實施反攻,與我軍進行戰略決戰。

此時,西藏軍區前指所屬主戰兵力,隻有5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高炮營、1個工兵團,沒有形成對印軍的兵力、火力優勢。

為此,中央軍委于1962年10月23日指令駐青海省的陸軍第55師迅速進藏,歸西藏軍區前指統一指揮,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

陸軍第55師是一支有着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英雄部隊,原是陳赓将軍率領的4縱12旅,戰功卓著。1949年5月整編為第19軍55師,第19軍軍部改為陝西省軍區後,第55師即屬蘭州軍區直轄的機動作戰師。

在所有參戰部隊中,第55師是最後一個接到中央軍委指令的,當時該師所轄的各個團還分散在青海省各自的駐地。全師部隊接到參戰指令後,22個小時即做好了出動準備。

師長王玉琨乘軍用飛機先行進藏,在當雄機場轉乘汽車,一路翻越多座雪山,趕到前線,向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報到。王玉琨在回憶錄中寫道:

“終于到了前指,張國華、鄧少東兩位将軍在等我們吃晚飯。晚飯非常簡單,隻有稀飯、饅頭和鹹菜。我頭疼嚴重,張司令員叫軍醫給我量血壓。一量血壓,高壓居然達到一百八十。張司令員安排軍醫拿降壓藥給我服用。血壓降下來後,我們受領了55師作戰任務。”

青海省委書記楊植霖、省長王昭組織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援第55師進藏作戰。王昭省長、孟兆良副省長親自調集600多輛汽車,運送55師部隊進發西藏前線。

副師長姜玉安率領步兵第163團于10月24日出發,師政委徐肇基、參謀長郭時勝率領步兵第164團、165團和炮兵第306團、高炮營,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分5個梯隊出發。

第55師沿青藏公路向西藏開進的途中,縱隊長、梯隊大、換乘多,海拔高、氣候嚴寒、空氣稀薄,困難重重。沿線由青藏兵站部所屬的14個兵站負責生活、道路保障。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第55師部隊沿青藏公路開進,奔赴戰場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全師部隊越過茫茫戈壁,翻過皚皚雪山,經2500多公裡高原摩托化行軍,于11月11日前分批進到達旺地區集結,按時完成了高海拔地區長途開進任務。

第55師進入戰區後,張國華司令員手裡有了8個步兵團、3個炮兵團、2個高炮營、1個工兵團,對當面印軍形成了約兩倍的兵力、火力優勢,為主要反擊方向上的戰略決戰奠定了必要的力量基礎。是以,第55師“走得快”至關重要。

1963年2月19日,張國華司令員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彙報中印邊境東段自衛反擊作戰情況,講到這次作戰對參戰部隊也是最實際的一次考驗時,毛主席插話說:“特别是55師,從青海的西甯出發,用卡車送,就是在路上動員的,差不多是一到就打。”由此可見,毛主席、中央軍委對第55師快速機動,路上進行動員,及時進入戰區作戰是非常滿意的。

二、第55師受領“打敵頭、擊敵背”的正面攻堅任務

印軍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呈一線式兵力部署。劉伯承元帥指出:

“目前敵人的配置是銅頭、錫尾、背緊、腹松。”

張國華司令員決心采取“打頭、擊背、斬腰、剖腹、切尾”的分進合擊戰法,在全縱深一舉殲敵。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印軍在高山鞍部配置重型火炮

張國華司令員賦予第55師的任務是“打敵頭、擊敵背”,這一任務在西山口——邦迪拉戰役布勢中屬于正面攻堅。

印軍視西山口為最理想的天然屏障,将最精銳的步兵第62旅部署在該地區,不僅兵力密度較大,而且占據有利的險要地形。

由于第55師剛剛進入戰區,對敵情、地形、社情、友鄰等都比較生疏,作戰準備也比較倉促,是以張國華司令員沒有把難度更大、風險更高的兩翼縱深迂回的“切尾、斬腰、剖腹”任務賦予第55師,而是交給第11師、藏字419部隊、山南軍分區郭指部隊。

第55師堅決服從指令、聽從指揮,全師部隊不顧長途行軍的疲勞,迅速進至達旺河岸邊,接替第11師的防務,抓緊時間做好正面攻堅的戰鬥準備。

三、掃除西山口外圍之敵

在西山口——邦迪拉戰役總攻發起之前,第55師進行了掃除西山口外圍之敵的兩次戰鬥及一次偵察戰鬥。

(一)攻殲略克圖拉之敵夜間襲擊戰鬥

印軍為掩護西山口主陣地的右翼安全,派錫克輕步兵聯隊第2營副營長賈斯帕爾少校率領一部兵力進至略克圖拉,企圖抗擊我軍迂回攻擊。

步兵第163團1營在團參謀長杜炳光率領下,于11月15日18時迂回到略克圖拉,此處位于西山口東北20公裡,海拔4800米,山高坡陡,地形險要。

我團、營首長發現印軍後,當即決心:利用夜暗,采取突然襲擊的戰法,迅速殲敵。1營指戰員善于夜戰,勇于近戰,經2個多小時夜間激戰,斃俘印軍128人,繳獲81迫擊炮、51迫擊炮6門,各種槍71支。我軍傷亡13人。

此次戰鬥乃第55師的首戰,殲敵人數與我軍傷亡人數之比為9.8:1。

首戰告捷,對全師部隊是個很大的鼓舞,而對西山口地區的印軍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二)江(讓)南側無名高地偵察戰鬥

11月16日,西藏軍區工兵第136團在達旺河上剛架好東新橋,步兵第165團1營即從該橋通過達旺河,進至江(地名,印軍稱讓)南側一線,占領了進攻出發陣地。當天晚上,團指揮所派2連前往江(讓)以南地區進行偵察。

步兵第2連2排邊偵察邊前進,于17日拂曉進至江(讓)南側5公裡處的一個無名高地,由于印軍隐蔽較好,加之霧大,便繼續向敵縱深偵察前進,當進至距印軍前沿陣地數十米時,敵人突然射擊,我軍被迫進行戰鬥。

戰鬥中,我軍查明了當面印軍的前沿陣地、兵力布署、火力配系等情況。爾後,偵察分隊轉移到無名高地北側山頂,占領有利地形,構築工事,監視敵人,為總攻做好準備。

(三)攻殲西山口東北側無名高地之敵

印軍錫克聯隊第1營營長梅赫塔中校帶領2個步兵連和加強的106.7毫米迫擊炮1個連、81毫米迫擊炮2個連,駐守西山口東北側約1000米的無名高地,以保障西山口右翼安全。

11月18日淩晨,姜玉安副師長和第163團解全威團長、關子燭政委進至無名高地北側,指揮步兵第3營向海拔4230米的無名高地發起進攻,并組織團主力準備向西山口發展進攻。

步兵第3營營長李國英指令9連主攻,7連迂回堵擊,8連為預備隊,迅速殲滅無名高地之敵。

步兵第9連連長黃俊铎、指導員牟德祥、副連長王元興各帶1個排,在營屬82毫米迫擊炮和重機槍火力的支援下,采取迂回包圍、穿插分割的戰法,從敵人側後開刀,迅速突破敵陣地,切斷敵人沿公路逃跑的退路,使敵首尾難顧,腹背受擊,僅用50分鐘就斃俘印軍173人,繳獲火炮18門、各種槍126支。我軍傷亡21人。印軍營長梅赫塔中校趁亂逃跑,後在途中被我軍步兵第157團7連擊斃。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四、勇猛攻擊,奪占西山口地區印軍全部陣地

1962年11月18日8時30分,張國華司令員一聲令下,我軍發起戰役總攻。

我軍強大的炮兵群以及各步兵團的随伴炮兵,實施了長達40分鐘的炮火準備,殺傷了敵有生力量,破壞了敵防禦工事,壓制了敵炮兵,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攻擊行動。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我軍炮兵群向西山口印軍實施火力打擊

9時10分,我軍炮兵群火力向敵縱深延伸,第55師主力立即向西山口地區的印軍發起全面攻擊。步兵第163團和步兵第165團的雙箭頭鉗形進攻,勇猛無比,勢如破竹。

(一)步兵第165團從正面仰攻西山口,攻占了印軍步兵第62旅旅部

第165團團長冀廷壁、政委王拯中率領部隊,從海拔2000米的達旺河谷發起攻擊,一直仰攻到海拔4200米的西山口。

突破印軍前沿戰鬥打得十分激烈。王玉昆師長回憶說:

“印軍前沿主陣地建在一片開闊的草場上,四周是陡岩峭壁,在這險惡的地形修築了幾十個暗堡,依山勢開挖了塹壕,使整個陣地變成了一個易守難攻的環形堡壘。印軍借助堅固的工事和充足的武器彈藥瘋狂地抵禦着我軍的進攻,綿密的對射火力網在雙方陣地上空交織在一起,硝煙彌漫,碎石、樹屑漫天橫飛。一時間雙方打成了膠着狀态。”

“我立刻調來師部噴火連,在165團的火力支援下,噴火連的3個排分三個方向向敵人展開火攻。隻見多具火焰噴射器一起噴出憤怒的火焰,立刻把印軍的工事燒成了一片火海。随着火海裡絕望的慘叫聲,印度官兵一個接一個地從暗堡裡沖出來,個個身上冒着煙帶着火,一邊嚎叫着開槍,一邊四處逃竄。165團在炮兵的支援下乘勝追擊。”

第165團步兵第1連連長陰澤民率領全連勇猛沖擊,迅速突破了江(讓)印軍前沿陣地。在向三号橋印軍堅固陣地發展進攻時,陰澤民連長和通信員張林泉英勇犧牲。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我軍使用火焰噴射器攻擊印軍暗堡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我軍向印軍前沿陣地發起攻擊

在突破敵陣地的戰鬥中,工兵班長何來發在探雷器材缺乏的情況下,分解、研究地雷的結構并觀察、分析敵方布雷的規律及雷場的地形,率領工兵戰士楊少英、車運禮用竹簽和手扒排出了印軍地雷430餘枚;何來發還教會步兵班長郭榮祿等3名步兵,排出了地雷51枚,搶救出困在雷場的10名傷員,搶運出19名烈士。戰後,何來發榮立二等功,參加英模代表團,受到毛主席接見。

第165團攻克江(讓)、三号橋等印軍前沿陣地後,以有20多道拐彎的盤山公路為進攻軸線,一路仰攻,連續攻占二号橋、努如朗、一号橋等印軍縱深陣地,一直仰攻到海拔4200米的西山口核心陣地,并向西山口西南側發展進攻,迅速攻占了印軍步兵第62旅旅部。

(二)步兵第163團從左翼迂回進攻,按中央軍委規定的時間攻占了西山口

18日7時20分,第163團9連攻殲西山口東北側無名高地之敵後,姜玉安副師長和解全威團長、關子燭政委指揮團主力乘勝向西山口發展進攻。在此之前,龐國興戰鬥小組已于7時許率先越過西山口,進入西山口南側縱深殲滅印軍炮兵。

9連4班副班長龐國興在無名高地戰鬥中,發現有一股敵人沿左側山坡向南逃竄,便奮不顧身地英勇追擊,因夜暗與連主力失去聯系,途中先後與同連6班戰士王世軍、冉福林和8班副班長周文軒相遇,4人組成臨時戰鬥小組,選龐國興為組長。

龐國興戰鬥小組越過西山口,進入印軍縱深7.5公裡,連續打了5仗,攻占了印軍2個炮兵陣地,斃敵一級準尉以下7人;繳獲87.6毫米榴彈炮7門,炮隊鏡、望遠鏡各4具,汽車2台,推土機2台,電台4部以及其他步兵武器、軍用物資一部,為主力部隊攻占西山口起到了積極作用。4人戰鬥小組無一傷亡。

戰後,龐國興被國防部授予“機動靈活、孤膽作戰戰鬥英雄”稱号,王世軍、冉福林、周文軒分别榮立二等功。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龐國興(中),王世軍(左),冉福林(右)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1963年10月,國防部副部長王樹聲大将和參加國慶觀禮的戰鬥英雄龐國興握手

第163團7連攻擊印軍核心陣地時,與敵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血戰。2班長管坤華首先端着沖鋒槍向敵人猛烈射擊,接着與一名敵人扭打搏鬥,用手榴彈砸死該敵。當敵人的軍刀刺進管坤華的肺部後,他仍堅持用手榴彈炸斃幾名敵人。管坤華犧牲時背靠巨石,右手高舉着一枚手榴彈,氣勢震天撼地。1班長樊纏虎英勇戰鬥,犧牲時仍緊握沖鋒槍,成向敵射擊姿勢。指導員雷亞南負傷後仍和其他輕、重傷員一起堅持戰鬥。

進攻西山口戰鬥中,步兵第一連2排陳隆寬排長發現公路旁的樹林邊有10餘名敵人,便率領戰士猛沖過去,用手榴彈炸斃4名敵人,有幾名殘敵舉手投降。陳隆寬大步沖過去收繳投降之敵的武器時,冷不防一個印度軍官用軍刀從側後一刀戳進他的肋部,陳隆寬猛地回身忍痛與敵人扭打,敵軍官又一刀從後面刺進陳隆寬的腹部,陳隆寬忍着劇痛,用盡平生之力死死地卡住敵人的脖頸,後邊趕上來的戰士一槍擊斃了敵軍官。

陳隆寬排長腰插敵人軍刀,站起身來,反手摸到刀把卻無法拔出,戰士們幫助他用力将刀拔出。陳隆寬排長“盤腸血戰”的英雄壯舉,鼓舞着全排戰士奮勇殺敵。戰至18日11時許2排不僅提前攻占了西山口,而且越過西山口連續殲敵,共斃俘印軍55人。

第163團勝利地完成了中央軍委要求于11月18日中午攻占西山口的任務。18日下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全世界報道了中國邊防部隊在自衛反擊作戰中已進至西山口的重大勝利消息,大揚國威,大振軍威。

(三)第163團與第165團勝利會合,協力合殲西山口地區之敵并奮勇追擊逃敵

戰至18日15時,實施雙箭頭鉗形進攻的165團和163團勝利會合。之後,兩個團密切協同戰鬥,合力殲滅西山口地區之敵。

與此同時,姜玉安副師長指令第163團參謀長杜炳光率領部隊迅速越過西山口,向申隔宗方向追擊逃敵,要求部隊“來一個連走一個連,來多少算多少,不能贻誤戰機。”

姜玉安在《西山口之戰的回顧》中講了一個追擊戰鬥中的故事:

“那是在向申隔宗方向追擊途中,我追擊部隊占領了敵人一座物資倉庫後,留下一個班看守,大部隊繼續前進。逃入附近森林的約200名敵人,看到我守倉庫的隻有一個班的兵力時,就逐漸向前移動,包圍了倉庫,然後派出兩個人打着白旗,假裝投降。我哨兵發現後報告班長,班長經驗不足,沒有識破敵人的詭計,就讓一名戰士上去繳槍。結果,槍還沒有繳到,就從附近的森林裡跑出十幾個敵人将我軍這名戰士抓住,接着便發起進攻。雖然這個班打得很頑強,但還是傷亡了3名同志。等到我後續部隊增援上來時,隻剩下3個人。後來,被抓的這名戰士被我163團第1營救回。”

姜副師長講的這件事發生在第163團1營1連,被救回的戰士名叫王世奎。

杜炳光參謀長指揮1營和3營8連勇猛追擊逃敵,于18日12時進占申隔宗,在印軍道格拉斯聯隊第13營營區繳獲了印軍的大量彈藥和物資。17時,第1營追擊逃敵進至略馬東以北的鐵橋處,奉命停止追擊。

第55師西山口進攻戰鬥于11月18日18時基本結束。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1963年6月,姜玉安副師長在南京軍事學院介紹第55師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的經驗

五、搜剿西山口、申隔宗地區殘敵

在18日戰役總攻中,步兵第164團擔任戰役預備隊,由西藏軍區前指直接掌握,因全線進攻順利,發展迅速,而沒有來得及使用。11月19日,西藏軍區前指指令擔任戰役預備隊的步兵第164團歸建,由55師統一指揮163團、164團、165團,在西山口、申隔宗地區搜剿殘敵。

部隊采取靈活的戰法實施搜剿:一是在部署上,劃分區域,分片包幹;二是在兵力使用上,大分散與小集中相結合;三是在方法上,由近到遠,由重點區域到一般區域;四是在戰術手段上,搜尋、堵擊、追擊、伏擊、截擊相結合;五是在政治瓦解上,深入村落發動群衆,以軍事打擊威懾,利用俘虜喊話勸降。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

第165團工作組和申隔宗地區的門巴族群衆親切交談

第164團在王廣義團長、何國梁政委的率領下,于19日投入搜剿戰鬥。至12月5日,全團共殲滅印軍50人。

第165團3營副營長魏寶鎖率領步兵第8連,前往靠近中國不丹邊界的邦嘎江寺地區搜剿殘敵,抓獲了印軍1名少校副營長和5名士兵。該股殘敵企圖越界進入不丹逃跑,未能得逞。

第163團團屬75毫米無後座力炮連6班支援步兵第9連在西山口森林裡搜剿殘敵。當9連遭到暗堡殘敵機槍射擊時,炮6班迅速抵近射擊,8分鐘内3次變換射擊陣地,以4發炮彈摧毀了印軍3個暗堡,之後又壓制了遠方位殘敵暗堡,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搜剿戰鬥。

全師各個部隊在搜剿戰鬥階段,大量殲敵,擴大了戰果。

六、戰果輝煌,打得好

陸軍第55師經過一天的激烈戰鬥,攻克了西山口印軍堅固陣地,又經過持續半個多月的搜剿戰鬥,勝利地完成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任務。

全師部隊共殲滅印軍920人,其中斃敵665人、俘敵255人;繳獲敵各種火炮70門(87.6毫米加農炮、榴彈炮15門,106.7毫米迫擊炮4門,81毫米迫擊炮30門,51毫米迫擊炮21門),90毫米火箭筒20具,擲彈筒3具,各種槍917支(重機槍6挺、輕機槍101挺、沖鋒槍124支、步槍622支、手槍24支、信号槍40支),炮彈25764發另5441箱,子彈530644發另1750箱,手榴彈564枚,汽車21部,推土機5部,電台106部,電話總機15部、單機45部,望遠鏡59具,炮隊鏡5具,潛望鏡4具,方向盤(炮兵測繪儀器)4具,測遠機2具,指北針24個,被複線27盤,充電機9部,炸藥40箱,以及一大批軍用物資。

第55師殲敵人數與我軍傷亡人數之比為3.6:1,對于在高海拔地區從正面實施仰攻的部隊來說,取得這一戰果是不容易的。是以,毛主席表揚55師“打得好”。

戰後,第55師有1個排榮立集體一等功,1個排榮立集體二等功,1個連、3個排、20個班、3個電台榮立集體三等功;榮獲“戰鬥英雄”稱号1人,一等功1人,二等功11人,三等功341人。

陸軍第55師廣大指戰員不畏流血犧牲,英勇善戰,為這支英雄部隊的戰史又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張小康:毛主席表揚55師時說了哪兩句關鍵性的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