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作者:劉兵200

本文為走遍中國的長篇遊記,每日更新,希望大家喜歡、關注、點贊并轉發,謝謝!

走遍中國之三十二 香港特别行政區

序号32 香港特别行政區,簡稱 港 ,人口700.89萬人,面積1104平方千米。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特别行政區區劃地圖

香港特别行政區簡介

香港特别行政區位于南海之濱,珠江口東側。北以深圳河為界,隔河與深圳市相鄰。

香港清代屬廣東省新安縣地,1842英國割占香港島,1860年英國又割占了九龍半島南部、界限街以南領土,1898年英國又強行租界新安縣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島嶼,租期99年。是以這地方稱作“新界”。1997年7月1日起中國政府恢複對香港地區行使主權,香港特别行政區同時成立。

香港境内多石山、岩島和港灣,平地狹小,北部地勢較高。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沖,是著名的航運中心和樞紐。是舉世聞名的國際大都會,商業貿易、金融業、旅遊業繁盛。有購物者樂園和國際金融中心之稱。

香港工業以服裝、紡織、塑膠、電子、玩具等外銷産品為主,農業以生産副食品為主。

香港的航空業四通八達,廣九鐵路與内地鐵路相連。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

香港遊記

香港,号稱“東方之珠”的國際大都會,早在1992年我在深圳工作時,曾多次站在羅湖口岸的聯檢大樓前,羨慕地看着出入海關的人群,那時想去香港看看還是很遙遠的事兒,出境旅遊更是想都不敢想。

1997年香港回歸後,去香港旅遊變得越來越簡單。“圓夢行動”香港之行安排在和廣東省、澳門一塊兒進行。2008年奧運會期間在北京辦好港澳通行證,準備兌換1000港币,我連着跑了四五家中國銀行都沒有小面額的,那時中國銀行還負責銷售奧運會門票,浪費了我好多時間也沒辦成。後來在廣東揭陽市,很友善地換了大把的港币零鈔,最小面值連5元的都有。

香港的行政區劃中設定了18個區,根據基本法各區隻設立非政權性地區組織,我了解就是社群一類的組織。曾計劃用四五天的時間都跑下來,因提前得到資訊,香港已取消人工蓋戳,估計在各區有可能蓋不了郵戳,此計劃被取消了。但此行香港其中重要一項就是要了解香港殖民地的曆史,是以香港島、九龍、新界是必須要跑到的。

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住宿問題,之前了解香港房間小,價格昂貴,最便宜的也在500港币上下,是以準備晚上住在深圳,白天去香港旅遊,但還是在網上物色了一家酒店,以免需要時抓瞎。未雨綢缪,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踏踏實實的出發。到達深圳後選擇在深圳火車站附近的家庭旅館住宿,這裡可以免費存放行李,旅館裡還住着内地在香港打工的,跟他們可以了解如何通關、購“八達通”公交卡等多方面資訊,出入境很友善。

羅湖口岸

2008年11月6日星期日,今早6:30出發前往香港,終于在羅湖口岸走進聯檢大樓,辦理通關很順利,安全檢查比奧運期間北京地鐵還簡單。買了一張150元港币的“八通卡”,乘坐廣九鐵路列車進入市區,在熱情的香港市民的指點下,分别在九龍塘、觀塘兩次換乘地鐵,不到8點就到達中環(香港島)。

我從地鐵口一出來,立刻感到國際大都市非凡的氣勢,中環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段,魔天大樓鱗次栉比,車水馬龍,門庭若市,讓我目不暇接。我見時間還早就按地圖所示尋找郵政總局和中環天星碼頭,乘天星小輪橫渡維多利亞港,物美價廉,是欣賞美麗港灣不錯的選擇。途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無障礙設施,電梯、走道、棧橋等無不展現人性化管理,就是推着輪椅也暢通無阻。

我注意到這裡也有露天的攤販,吆喝着推銷體恤衫之類的商品。在棧橋上看到有許多年輕女子,鋪上報紙,席地而坐,有的打相克,有的閑聊天,我挺納悶。有人告訴我,今天是星期天,是菲律賓女傭的休息日,在此地會老鄉,據說這也是香港一景。我想這樣的景點還少點好,背井離鄉的誰也不容易。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中環1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中環2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中環3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中環4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中環5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中環6

我來到郵政總局時這裡剛開門,營業員認真負責,我買了三張明信片,準備蓋郵戳。香港郵局的确已不再手工蓋戳,為集郵愛好者考慮,在總局設一個專用郵箱把信件投進去,由郵局的人給蓋紀念郵戳寄走。入鄉随俗,隻好按規定辦,這不就是一國兩制嗎。下午到九龍郵局,連明信片都沒有,更别說蓋紀念戳了。

去完郵局首要的任務是尋找特區政府,迎面碰到一個巡警,我趕緊詢問,結果他聽不懂國語。正巧有位路過的中年婦女,主動幫忙翻譯,順利地找到了特區政府,離巡警所在位置不算遠。接着又碰上了新鮮事,有輛香港無線電視的轉播車正在做一個實況轉播節目。在特區政府院内,有幾位老人正在為養老金的問題請願上訪。我暗暗叫苦,怕和内地一樣不讓拍照,就去問保安,他說随便照,我的心雖踏實了,但這幾位老人的影子卻留在我的腦海裡,原來香港不平等的事也不少哇。

在保安的指點下,我在不遠處找到了原總督府,1842年英國割占香港島,開始了150年的殖民統治,英國共任命港督28位,這裡記錄着那段殖民地曆史。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在中環有香港中銀大廈、香港彙豐銀行大廈,這兩家銀行都發行港币,都是金融巨頭。記得上世紀80年代彙豐銀行大廈被稱為是經典之作,到了90年代中銀大廈後來居上,樓高超過了彙豐。傳說彙豐銀行怕沖了财氣,請來風水先生建議在樓頂安置一門假炮對準中銀大廈,今天果然見到這門大炮,想起了這個段子。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中銀大廈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原港督府1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原港督府2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立法局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立法局後面是彙豐銀行

香港是“購物之都”聞名已久,随後我乘公共汽車前往銅鑼灣,雖然咱不購物,也不能放過這一景觀。這裡的商廈、金店、珠寶店、購物中心非常密集,世界名牌、高檔商品琳琅滿目,前來光顧的大陸客很多,興奮地選購着自己鐘意的貨物。在香港島最後一站是香港會展中心,衆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的神聖儀式就是在這裡舉行。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銅鑼灣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灣仔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會展中心1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會展中心2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會展中心3

香港會展中心4

香港島1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島2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島3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明信片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通關

香港九龍

在香港會展中心附近的灣仔碼頭也有去九龍尖沙嘴碼頭的天星小輪,這是早上在中環打聽到的。在天星小輪上看香港島和九龍風光别有韻味,錯落有緻的高樓大廈依山傍水, “東方之珠”守衛着藍色的港灣“你的光彩浪漫依然…”讓人想起羅大佑的歌。

在天星小輪上我注意到環保提示“保護環境,禁止往水中亂扔雜物,投擲者不僅要受到重金罰款,并觸犯法律要受到懲罰!”我再觀望海中确實幹淨,不得不稱贊香港的環境保護做的好!在九龍天星碼頭下船後,又看見不少宣傳牌,上面有攻擊大陸前上司的文章,這在大陸不僅禁止還要打擊,這也香港民主自由的一方面吧。

香港還有“美食之都”的稱譽,過去就知道香港飲食昂貴,我的同僚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海澱的“香港美食城”吃飯,要了一個菜就花了将近200元,給他心疼壞了。是以來香港之前早有準備,盡管九龍彌敦道有各類小吃出售,我還是按即定方針去吃麥當勞,套餐25.5港币就解決了午餐,這價格可能和大陸的差别不大。

午飯後就在彌敦道閑逛。香港的宋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讓我很好奇,它是根據宋朝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建造的景觀,模仿宋代的小河、街道、店鋪和身穿宋裝的“古人”。不過這二十多年,在全國的仿古建築和各類主題公園早已讓我厭倦,也影響了我參觀宋城的意願,還有天壇大佛同樣沒興趣。不過對香港新機場卻情有獨鐘,這座跨越“97”建成的國際上最大的現代化機場讓我仰慕已久,這不坐飛機,侯機樓也進不去,就不想它了。

下午在香港文化中心附近看到香港管弦樂團免費為市民演奏,我駐足欣賞,隻因藝術細胞太少,他們演奏的世界名曲我聽不懂,真是對牛彈琴,聽了一會兒,沒有我熟悉的樂曲,就又回到海濱公園。這裡有多姿多彩的雕塑藝術品,其中有“拍電影”的場景,讓人有股懷舊的情懷。我還是用更多的時間眺望對面的香港島,久久地不舍離去。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九龍 維多利亞港灣1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九龍 維多利亞港灣2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九龍 維多利亞港灣3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眺望香港島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九龍街景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九龍聖安德烈教堂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九龍海濱公園雕塑1

跟随老韓走遍中國,香港篇

香港九龍海濱公園雕塑2

下午5點在尖東站乘火車直接傳回羅湖,走馬觀花的香港一日遊讓我難忘!

下集走進澳門特别行政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