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風靡一時的3.5mm耳機孔,手機廠商為什麼要取消?

早幾年的時候,3.5mm耳機孔可以說是智能手機的标配,在當時甚至大家都想象不到如果沒有3.5mm耳機孔的手機會怎樣?

曾經風靡一時的3.5mm耳機孔,手機廠商為什麼要取消?

2016年,iPhone 7取消3.5mm耳機孔,當時争議極多。

雖然蘋果不是第一家取消3.5mm耳機孔的廠商,但自iPhone 7之後,其餘各大廠家紛紛跟進,到現在甚至2000元價位以上基本找不到搭載3.5mm耳機孔的手機,即便是2000元内也帶有3.5mm耳機孔的機型也并不多。

與TWS無線耳機相比,3.5mm有線耳機價格更便宜、延遲更低、解析更具優勢,而且還不需要考慮續航問題。

但為什麼手機廠商紛紛要取消3.5mm耳機孔呢?

手機廠商取消3.5mm耳機接口,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其一,因為TWS無線耳機比3.5mm有線耳機更有利潤

3.5mm有線耳機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卷到沒利潤,便宜的9塊9、19塊9就能買到,品質更好一些的大多也都在100-500元區間。

而3.5mm有線耳機相比,TWS無線藍牙耳機的起步價就已在百元附近,貴的則價格直接飙到2000元附近。

與3.5mm有線耳機,TWS無線耳機明顯更具利潤。

在iPhone 7取消3.5mm耳機孔的時候,蘋果當時給出的理由是騰出内部空間、提高防水防塵,但實際上在取消3.5mm耳機孔之後,蘋果便推出了AirPods無線耳機,單2017年銷量1400萬台,2018年銷量飙升至3500萬台,為蘋果攫取了巨額利潤。

曾經風靡一時的3.5mm耳機孔,手機廠商為什麼要取消?

蘋果既然帶頭、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市場表現,其餘各手機廠商、以及手機配件廠商也都紛紛下場。

以2016年的iPhone 7取消3.5mm耳機孔為分界線,TWS無線耳機從2017年開始進入指數增長階段(如下圖所示,資料來源Counterpoint),2016年出貨量還僅僅隻有918萬部,到2020年的時候已然飙升至2.33億部。

曾經風靡一時的3.5mm耳機孔,手機廠商為什麼要取消?

不過雖然TWS市場佔有率瘋狂飙升,但蘋果依然占據大頭,以2022年為例,蘋果仍占據31.8%的市場佔有率,須知道AirPods價格最低也要900元起步,而其餘各家則不乏百元級TWS耳機,這個表現依然是相當恐怖。

曾經風靡一時的3.5mm耳機孔,手機廠商為什麼要取消?

其二,取消3.5mm耳機孔,可以進一步提高手機的防水防塵效果。

這雖然是蘋果解釋iPhone 7取消3.5mm耳機孔的托詞,但确實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3.5mm耳機孔直通手機内部空間,如果掉到水裡、或者在灰塵極多的惡劣環境,确實很容易進水進灰。

說到這裡,或許會有人問題。。。為什麼不取消充電接口?畢竟充電口比3.5mm耳機孔更大、也更容易進灰塵進水。

放心。。。但凡手機無線充電普及到一定程度,取消有線充電接口就會成為大機率事件(且很可能依然是蘋果帶起這股風潮)。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對于廠商的這些行為,說實話其實沒轍。

不過好在手機現在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長,一台手機甚至可以用3-5年不怎麼卡頓,手機廠商在提高單台産品的利潤點,而我們則可以降低手機購買頻率來抵消。

其三,取消3.5mm耳機孔,還因為手機内部空間有限

大家可以看看拆機視訊或者圖文解鎖,手機内部現在可以說是被安排得沒有絲毫縫隙(甚至有的晶片或零部件會疊在一起),其中攝像頭模組、散熱模組、電池、快充模組就要占用很大的内部空間,取消3.5mm耳機孔,确實可以為其它零部件騰出一點空間出來。

曾經風靡一時的3.5mm耳機孔,手機廠商為什麼要取消?

如果恢複3.5mm耳機孔,就得在其它方面縮水。

大家是願意忍受沒有3.5mm耳機孔?

還是願意忍受電池變小?或者散熱變差?或者充電降速?又或者影像規格降低?

對于2K價位段以上的機型而言,後幾者确實比3.5mm耳機孔更重要,而如果上面列舉的這些、以及3.5mm耳機孔都想要的話,那就勢必手機要做得更大更厚更沉。

而2K價位段以内,則存在不少3.5mm耳機孔的機型,比如iQOO Z6x、紅米Note12、紅米Note11T Pro、一加Ace 競速版、OPPO K10。

這些機型不僅有3.5mm耳機孔,而且還搭載着不低于5000mAh的大電池,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機身厚度/重量、散熱、影像、快充等方面做了取舍。

以上,便是手機廠商紛紛取消3.5mm耳機孔的三個原因,既挖掘了更多的配件利潤,同時還可以提高手機防水防塵效果、以及提高手機内部空間使用率,何樂而不為呢?

但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在購買手機之餘,如果經常聽歌的話,還得額外掏錢購買TWS無線耳機。而且在注意手機續航表現的同時,還得注意TWS無線耳機的剩餘電量,着實是有些無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