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言日記精選之一:我給楊樹林開收割機美妙感覺

作者:還看今朝H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莫言。

幾天前,我回到家鄉,體驗了啟動收割機的喜悅,并與大家分享:

點選下面的視訊,

向您展示我打開收割機的技能

我曾經是一個農民,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年。

我曾經有七八年的時間,面對着黃土回到天空。

但受限于低效的生産材料,當時我們付出了很多汗水,卻收成甚微。

莫言日記精選之一:我給楊樹林開收割機美妙感覺

當時,主要生産資料是牛和馬,以及鐵犁,鏟子和其他持續使用數千年的工具。

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過去,我們生産谷物的主要目的是,現在我們也生産氡,氡也用作飼料。

像視訊中的這個玉米,高達三米,專門用于青貯飼料。

當大約八個成熟時,收獲它,把它壓成小塊,包裝它,把它運到世界各地喂牛或羊。

我認為這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莫言日記精選之一:我給楊樹林開收割機美妙感覺

我的農民朋友楊樹林出生于1967年,在膠州承包了4000多英畝的土地,生産氡和這種玉米飼料。

他還在東營承包了7000多英畝的土地,這些土地也用于生産飼料。

他還在哈薩克斯坦承包了30萬畝土地,為牛羊生産優質飼料。

這樣的農民,我覺得過去也是不可思議的。

他具有國際視野,對國際市場上的畜牧業非常了解,對飼料價格的漲跌非常敏感。

是以我認為他是一個新型的農民,是改革開放後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民。

莫言日記精選之一:我給楊樹林開收割機美妙感覺

他已經50多歲了,但我認為他的精神還很年輕。

因為他有許多理想,他還計劃承包更多的土地,生産更多的産品,創造更多的财富。

今天這麼短的勞動,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教育。

對我來說,一個以原始方式參與生産的農民,我今天所經曆的是我們過去夢寐以求的。

現在我們看到,農業機械化終于在我的家鄉實作了,新一代農民出現了。

我認為這是改革開放的一項偉大成就。

莫言日記精選之一:我給楊樹林開收割機美妙感覺

———————

責任:人才

編輯:量子

美發:地球村民網

溫馨提示:版權屬于公益傳播原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