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外黑客人物介紹
一、國外:朱利安 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
朱利安·阿桑奇,男,1971年7月3日出生。“維基解密”的創始人,被稱為“黑客羅賓漢”。他認為,透露公共治理機構的秘密檔案和資訊,對大衆來說是件有益的事。9萬多份駐阿美軍秘密檔案的洩密讓他足以成為創造曆史的人物。這是一位迷人的反叛角色,個人英雄主義者;黑客出生,讓他在網絡時代有足夠的能力接觸到被符号化的機密。
有人認為他是網絡自由鬥士,也有人說他是攪動風雲,置他人生命為不顧的危險分子。而他則一直描述自己是一名“記者”,而他的維基解密作為一個“媒體組織”能夠最大程度保護揭秘者和記者的安全。
阿桑奇于1971年(時年46歲)出生在澳洲東北海岸的湯斯維爾市,童年大部分時間在臨近的磁島上度過。由于繼父和母親的工作原因,少年時代的阿桑奇一直輾轉于不同的地方。在阿桑奇7歲那年,母親重新改嫁,幾年後再次離婚,帶着阿桑奇和他同母異父的弟弟開始逃亡生活。14歲前他已經上過37所不同的學校。阿桑奇少年時期這樣吉普賽式的生活也與成年後他的“流浪”生涯有着隐秘地呼應。16歲(1987年),阿桑奇以Mendax為名成為一名黑客,并成立“萬國傾覆”組織。他曾在《地下》一書中闡述了他的黑客則:“不要損壞你所入侵的電腦系統;不要更改那些系統中的資訊,分享所取得的資訊。” 17歲的時候,阿桑奇離開家,18歲的那年他與女友生下一子名為丹尼爾,而據說也因為和前妻争奪丹尼爾的撫養權,28歲的阿桑奇一夜白頭。20歲時因入侵加拿大電信終端,阿桑奇被控25項罪名,不過最終賠錢了事。對于阿桑奇打擊最大的還是與前妻的監護權争奪戰,這場官司最終在1999年協定解決,但他也是以一夜白頭。官司結束之後,阿桑奇草拟了一份《陰謀即統治》宣言。
2006年,35歲的阿桑奇創立“維基解密”,“維基解密”的創立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定時炸彈,至今已曝光1千萬份檔案,牽扯的國家越來越多。有人因為“維基解密”送命,也有媒體因為“維基解密”有着穩定的新聞資源,然而對于秘密本身而言,大衆不過想要蠶食其中那些娛樂性。
2010年12月1日,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以強奸和性騷擾罪名通緝朱利安·阿桑奇。2010年12月7日他向倫敦警方自首,随即被押送到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聆訊,保釋申請被駁回。2012年8月16日,阿桑奇獲厄瓜多政治庇護。2014年3月8日朱利安·阿桑奇參加線上訪談節目時暗示将公開更多秘密。2014年8月18日,舉行釋出會,維基解密網站創辦人阿桑奇正在考慮離開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向警方自首。2014年11月20日,瑞典法院裁決維持對阿桑奇的逮捕令。
2010年的時候,維基解密公布了美軍在伊拉克濫殺平民的視訊,并與媒體合作發行《伊拉克戰争記錄》,還公開了美國外交部門資訊。并威脅說手中握有令美國害怕的“關塔那摩監獄”資料,而這些行為都讓美國政府對他恨之入骨。是以,有人說,性侵犯隻是一個去引渡他回瑞典的借口,而美國會再從瑞典把他引渡回美國,因為瑞典和美國在1983年簽訂過引渡條約。但根據《鏡報》的報道,2013年美國司法部前發言說人說,因為沒有類似的拘捕記者的案件,是以美國不會因為阿桑奇向公衆公布資訊而起訴他。
阿桑奇認為,政府和大機構隐藏了太多秘密,使得新聞報道難以平衡,是以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實。他還批評傳統媒體被政府所主導,不能将調查深入下去,是以自己的工作是為了自由在奮鬥。阿桑奇是如此的傳奇。他創辦的“維基解密”網站促進了資訊公開,更進一步監督了政府;但他的資訊公開,也因為缺乏保護處理而可能給一些線人帶來現實危險;他涉嫌的性侵害犯罪,與他的解密行為之間沒有關聯,維基解密不會受到多大影響;他的被捕引起的全球黑客攻擊行為本質是一種民粹,顯然也不是他應該負責的;所有的一切争議,應該交由時間和法律來一一解答。
二、國内:張迅迪(xundi)--安全焦點創始人
張迅迪是安全焦點的創始人,現在是阿裡巴巴公司安全進階專家。安全焦點是中國目前頂級的網絡安全站點,那裡集聚的一大批知名的黑客足以讓其他所有的黑客團體黯然失色。因為共同的興趣讓他們走在一起,在安全焦點成立到現在的的四年時間裡。他們開發的網絡安全軟體已經成為衆多網站必選的産品。張迅迪溫文爾雅,渾身透出江浙人的氣息,稍不同的是,他多了些誠實穩重。
1998年張迅迪就接觸到網絡安全知識,接着把個人首頁辦成了網絡安全技術交流點,這個站點迅速擴大,發展成為如今的“安全焦點”網站,除Wollf、冰河外,quack、benjurry都是網站同盟者,是以同行評價“安全焦點,高手雲集”。
“安全焦點”作為大家作品發表和論壇交流之地,注冊人員如今已超過15萬,核心成員有10來個,都是義務為這個網站工作。對核心成員的加入,張迅迪從技術、人品、人格都要做很久的考察,縱然這樣還是能夠吸引一幫高手任勞任怨。張迅迪為了這個網站花去了大量時間,依然樂此不疲,因為他得到的是他更為看重的東西:技術和朋友,以及副産品——圈内的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