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介紹
國内外黑客介紹
蔡晶晶
黑客相信大家對這一個詞都不會感到陌生,然而很多人都認為黑客就是不好的,會黑人你的電腦盜取資料。其實并不是如此,在我國還是有好的黑客存在,他們隐藏在我國,被稱為白帽黑客,其中還有一個名叫蔡晶晶的黑客被我國的黑客稱為白帽黑客教父。世界上能稱之為頂級黑客的,寥寥無幾,他們擁有一把開啟世界網絡的鑰匙,能夠輕易的窺見網絡中的秘密。而他們的名字并不會出現在所謂的“頂尖黑客排行榜”中,他們行事非常的低調,就像隐士一樣,專心的研究黑客技術。蔡晶晶便是這樣一名黑客。這些我國的“隐士”都曾是黑客技術的愛好者,卻在利益的岔路口,走向了針鋒相對的對立面,一方為攻(黑客),而另一方為守(白帽黑客)。
我國産生真正意義上的黑客,是在1997年上海黑客龔蔚成立第一個中文黑客站點“綠色兵團”。當時很多民間的黑客都聚集到這裡,讨論技術,蔡晶晶便是其中的一員。
2001年,南海中美發生南海中美撞擊機事件後,美國黑客率先對我國的網站發動攻擊。這時候,我國民間黑客們自發打響黑客反擊戰,而“綠色兵團”也參與到了其中。
在戰鬥過程中,蔡晶晶與自己的幾個朋友組建了名為“0x557”的黑客組織。如今,這一組織裡的黑客大多數都是頂尖黑客,也就是這些人的存在才幾乎建構了我國的網際網路安全骨架。
在戰鬥過程中,蔡晶晶和幾個朋友組建了名為“0x557”的黑客組織。現在來看,這個團隊出現了衆多頂尖黑客,這些人幾乎建構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安全骨架。
這場民間力量的黑客抗衡,最終沒有赢家。美國黑客導緻中國很多網站癱瘓,中國黑客也攻陷了白宮網站。但這次“戰鬥”,讓中國黑客切實體會到中美技術的差距,畢竟作業系統、通用協定、程式設計語言,都是英文的,就連網際網路都是美國創造的。這種差距讓很多中國黑客沉下心來專鑽研技術。
黑客大戰結束之後,蔡晶晶開始專研漏洞的挖掘。有一次他意外的發現微軟的IE浏覽器存在一個漏洞,可導緻使用者在觀看圖檔時被注入木馬。于是他發電郵送出了黑洞,結果對方回複稱這個BUG不是一個引起安全問題的漏洞。當時蔡晶晶一氣之下将這個漏洞細節放到了黑客論壇上,瞬間,黑客們炸開了鍋,此後微軟開始重視這一安全問題,并主要邀請蔡晶晶能夠加入微軟的安全部門,當時,蔡晶晶隻有19歲。而我國最早的網絡安全公司“啟明星辰”也對蔡晶晶發出了邀請,處于愛國情懷,蔡晶晶最終選擇了啟明良辰。加入公司後,蔡晶晶很快嶄露頭角。在一次,原信産部的網站被入侵,政府讓“啟明星辰”派出安全專家前去救援時,蔡晶晶以自己出色的技術讓很多安全專家不得不點贊。盡管年輕,但每次蔡晶晶都用超強的實力證明自己,不久便成為公司的核心力量。
蔡晶晶在“啟明星辰”一待就是14年,一直都是黑客團隊的負責人,他一直堅持認為“人為因素”是導緻安全事件的主因,是以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蔡晶晶将“0X557”的部分精英也拉入“啟明星辰”,并培養出近百位頂尖安全人才。而這些被蔡晶晶培養出來的黑客都被稱為“白帽黑客”。“啟明星辰”俨然已成為白帽黑客的黃埔軍校。而從某種意義上說,蔡晶晶正是白帽黑客的教父。
肯.湯普生
貝爾實驗室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工作組的創造力的推進劑。裡奇和湯普森在1969年創造了UNIX,UNIX是小型機上的一個一流的開放作業系統,它能幫助使用者完成普通計算、文字處理、聯網,很快成為一個标準的語言。他在圈内頭銜:dmr和Ken 自己獨特的工具:雖然裡奇是流行的C程式設計語言的締造者,但他最喜愛的語言是Alef。湯普森是一個業餘飛行愛好者,曾經飛行到莫斯科,挑戰蘇聯米格29飛機。
鮮為人知的事實:由湯普森和他的貝爾實驗室的同僚羅布.派克(Rob Pike)創造的Plan 9, 是由UNIX衍生的下一代作業系統。
不可思議的是,當初這個作業系統的誕生,并不是為了把它推向市場,甚至不是為了讓更多人使用,而僅僅是作者為了便于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為了自己更友善地玩遊戲。連Unix這個别扭的名字,也是對早期一個名為Multics作業系統開玩笑的稱呼。
在後來的獲獎答謝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裡奇坦然說:“我們的目的是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計算機工作環境,當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它”。
然而,在這不經意間,奇迹誕生了,再一次驗證了IT業的創新往往是興趣,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錢使然。
經過10年的内部使用,于70年代中期開始。Unix第一次公諸于世,就慢慢走向成功,震動整個計算機業。
1969年開始工作時,裡奇和湯普生根本沒有想過要掀起業界的狂熱,在1974年以前,他們甚至沒有發表過任何關于項目的消息。而當Unix露面時,他們還驚奇于會引起如此大的興趣。他們并沒有積極推銷,大學、研究機構可以免費使用,而且還提供源代碼。
兩人所在的機關--大名鼎鼎的貝爾公司也沒有鼓勵開發Unix,但當它成為暢銷品時,貝爾才認識到它是一件珍品,并很高興擁有Unix的部分商标,針對企業收取4.3億美元的特許使用權。一位貝爾進階主管曾說,Unix是繼半導體以後的第二個最重要發明。丹尼斯面對這種稅法,隻是謙虛地說:“就其受公衆矚目地程度而言,Unix确實是一項重要的開發”。
據10年統計,1985年美國大約有27.7萬台計算機使用Unix,1990年增加到210萬台,目前已超過500萬,使用者數達到3000萬。1987年初,适用于Unix軟體包達到了2000個,而兩年前還隻有300個。
到80年代中期,Unix就自然成為計算機業的主要标準,尤其在科學和工程應用方向。1984年9月《财富》雜志稱,世界上有750所大學中80%的計算機科學家是Unix客戶。是以幾乎任何計算機專業畢業的,都接觸過Unix1999年4月27日,兩人在白宮從美國總統克林頓手中接過沉甸甸的全美技術勳章,這是對他們成就的最高評價。
由于Unix諸多優點,人們将它稱為是軟體的瑞士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