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程式員職業發展”話題,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做技術還是轉管理?如何保持競争力?是否要轉換新的技術棧?
每個工作三五年的程式員,都正面臨着類似的焦慮。
工作三五年,不能像剛入職場憑着一股子沖勁和能吃苦耐勞的精神赢得升職加薪,而轉型管理,是很多技術人員的夢想。
那麼,技術骨幹朝着管理人才前進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培養其管理能力呢?
1:入門階段
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是通過“關系”進了長沙一家小公司,到現在還記得公司是在一個破舊居民樓的5樓,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做企業網站開發,我負責html和js,除了老闆外,加我一共3個開發者,經過2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對html和js已經感覺“爐火純青”了,任何複雜的頁面都能做得出來,現在想來,當時那些頁面又有什麼複雜的?
雖然年少輕狂,但畢竟對資料庫,背景架構整不明白,當時想法簡單,如果要成為一個“高手”,一個月薪3k的“大神”,那就必須要掌握一個企業網站開發的全部技術;請教同僚得到的答案是,網上有很多學習資料;網上确實也有很多學習資料,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時看了一套java視訊,就是教怎麼用當時流行的架構SSH(Spring,Struts,Hibernate)搭建一個web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那些代碼真的非常簡單,無非就是将一些jar包引入到項目中,然後怎麼去處理一些沖突之類的;
當我能夠将公司項目以SSH的方式自己進行完整開發時,我開始膨脹了,技術在手,天下我有,第一個目标就是進軍深圳;通過“降維打擊”來擷取至少4k的月薪,進而一舉超越公司月薪3k的大神;從隻會html/js到整體的web站搭建耗時大概半年左右。
2:沉重打擊階段
2010年中下旬,我踏上了南下去深圳的列車,心情非常的興奮,滿腦子想的都是電視劇般功成名就的片段;但真正開始在深圳面試後,打擊就接踵而來,在深圳面試的一個月内,大概至少去了25家以上的公司,有時候一天甚至有3家面試,前期的面試是讓人興奮的,甚至覺得今天面的不錯,肯定會給我offer,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所有的興奮都轉變成焦躁不安,沒有一家面試有結果,一個月後,焦躁不安已經變成心灰意冷,夜晚的深圳再繁華又如何?
淩晨兩三點隻能靠着香煙和勵志電視劇激勵自己,當初雄心壯志來,能灰溜溜的回去?在檢討的過程中,想起某家著名外包企業的面試,當時的技術面試官面完我之後說了一句話:我感覺你做的這些項目都是依葫蘆畫瓢的;
當初我之是以敢來深圳,就是認為我擁有的技術已經能夠幫助企業做網站了,至于我怎麼做的,為什麼要關心呢?我不得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之後在找工作的期間也不停的看面試題,看不懂的,就去百度查,一個一個的查,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終于在來了深圳差不多兩個月之後,選擇了放棄;是的,我依然沒有找到工作,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我放棄了;
落魄無助且心灰意冷的我,回到了破舊居民樓收拾行囊
3:穩定成長階段
但,并沒有完全放棄,我厚着臉皮尋求一個在佛山工作的同學,他建議我去廣州試試,因為真的沒有退路,又不甘心,最終決定去廣州,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也是最後一個月時間;如果事情不能如願,就當我真的不适合軟體這個行業;我還是幸運的,在廣州臨近自己設定的最後期限還剩幾天時,終于得到一個offer,月薪3000;喜極而泣,真的是喜極而泣!
上天眷顧,也慶幸自己還是再堅持了一個月,回顧這次拿offer的過程,運氣成分99%,面試過程中基本沒問我太多技術問題,就大概問了一下我之前的工作内容,都是怎麼做的,可能也是因為我開的薪水還算低,是以幸運的進去了;
如果還是面試大量技術問題,我想可能能夠進入公司的機會依舊不大;
進入這家公司後,我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會因為自己的失誤而丢掉;
因為之前的連續打擊已經将我所有的信心粉碎;在這家公司大概工作了一年左右,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尤其是對于項目的認知,以前單純的認為能夠用ssh搭建完整網站就已經能立于不敗之地;
但這家公司開始讓我頭腦清醒了,公司當時的業務有三套系統,一套面向普通使用者,一套面向入駐機構,還有一個管理系統給公司内部員工使用,而且員工管理系統還能間接的管理商家系統;而我當時負責的就是最簡單的公司内部員工的系統,由于公司使用的cto開發的自有架構,不得不承認,剛開始隻能依葫蘆畫瓢的去完成一些功能;
在工作了大概3個月之後,為了防止自己永遠隻會依葫蘆畫瓢,就主動請纓希望能夠加入到面向普通使用者的web站開發,并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去學習(過程很苦,不表了)…
在這家公司工作一年後,覺得廣州相對于上海,北京以及深圳來說,工資會稍微低一點(并沒有資料證明,純屬個人感覺,雖然一年後薪水已經漲了1k,但跟身邊同樣做一行的人相比,感覺還是差很多,現在看來,其實也就3k左右的差距,但當時就覺得這個差距真是天上地下,無奈眼界有限),于是萌生了離職去上海的想法,離職之前我花了好幾天的時間考慮,這次我所擁有的技能是否有底氣支撐我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不是靠運氣,思量再三還是決定試試,不錯的是,對自己的評估還算ok,在上海隻花了一周的時間就找到了工作,而且還是去的銀聯,第一次見識到大公司,覺得非常不錯,薪水對于我當時來說也很不錯,7k左右,而且工作的内容也比較有意思,開始去做一些銀行的管理系統,還有pos機的對賬系統;
那一段時間進步也比較不錯,尤其想象了一下,如果我的履歷上出現銀聯兩個字,身價肯定會再漲一些,不過以現在的角度去看,其實大部分也是屬于“業務上”的成長;
4:轉型階段
在銀聯并沒有工作多久,估計在半年左右,突然又感覺自己停滞不前了,由于Android跟ios異軍突起,朋友所在的公司,前同僚所在的公司都在招Android工程師,而且開出的價位基本都是在7.5k-12k左右,第一次感覺自己離月薪過w這麼近,于是考慮了幾天,開始轉行Android,主要考慮有三點
- 未來如此發展下去,社會可能會出現人手一台電腦,一台手機的“盛況”,但真正能夠随身攜帶的一定是手機
- 就算有一天轉行Android失敗了,畢竟是java語言,我依然能夠回來繼續做java;
- 如果想要成為java行業的大牛,需要時間沉澱,還需要好項目的錘煉,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大牛呢?如果我現在加入Android,我就差不多是首批開發者,那麼Android一旦發展起來,作為Android開發首批,我就不信以自己的能力成不了android屆的大牛;
于是每天在去浦東的上班路上,開始看Android相關的書籍,花了1個月左右的時間全部看完,并且開始搭建環境,建構自己的hello world;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訓練機會,也開始在一些移動社群裡面活躍,也會免費做一些android用戶端以及官網教學文章的翻譯等等,這個過程中認識了很多其他大牛,很多也是從java轉到android的,這些大牛後來都成為了我的朋友,但最大的收獲在于,我對于android不再是一個簡單的demo開發者,而是有實戰經驗的人;這個學習過程并不特别苦,相反還挺興奮的;
5:進階階段;
憑借着java以及Android的技術,我又回到了廣州,這次去廣州是因為覺得自己應該能拿到自己理想中的薪水,并且離老家近,事實也差不多,這時候已經接近2013年,在距離我真正踏入社會快3年之際,第一次感受到拿offer原來這麼容易,大概面了6-7家公司,給offer的就有3個,薪水差别其實并不大,基本都在8-9k的樣子,對于廣州來說,能夠拿到這個薪水還是相當不錯的;
于是進了一家做社交産品的公司,老闆對于産品的期望,其實我當時是不在乎的,我在乎的是,如果這個項目能夠被我帶下來,身價一定能再漲一波;雖然在這家公司的工作過程中有一些不愉快(不但要負責技術,還要負責銷售),但最終還是堅持做了下來。
從最開始的一個人開發,後來最多的時候帶3個人一起開發,裡面幾乎所有的代碼都跟我有關系;一年之後,我選擇了再次跳槽;
而這一次我的目标變得異常的明确,月薪過w,而且要求是稅後;在這家公司,我最大的收獲是,開始明白了一些之前做java都不曾明白的一些背景系統架構問題,也明白了關于職業發展的路徑,因為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我發現即使是我們的技術總監也有一些架構方面的問題無法把握,最終還是在某上市公司的技術部門請了一個技術顧問(年紀大概在40歲左右),他來我們公司沒有寫過一行代碼,因為他還帶來了一個他的“助手”,他隻負責畫圖出方案,具體的背景核心代碼由技術總監和他的助手完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技術還能以這種形式掙錢;
6:成熟階段
憑借着對于社交項目的把控,以及對系統架構方案的了解,去了北京,在去北京的列車上,耳機裡一直聽着周傑倫的《一路向北》,當然不是純傷感,而是想着自己工作了這麼多年,突然有一種真的要實作一個“小目标”的感覺;有點興奮,又帶點“文藝青年”的裝x範;
當然,在北京找工作也非常的順利,甚至還拒絕過一些看上去都比較誘人的offer,比如在西二旗附近有一家公司希望我能帶領整個移動部門,但是薪水隻是勉強過w,還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稅後過萬,于是選擇了放棄;也有一些公司希望我既做android開發又做java開發,我也拒絕了,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我深刻的認識到,技術可以橫向發展,但深度一定要有;
最終進入到一家孵化器公司,開始負責android端所有的研發,在這家公司突然發現項目相關的問題再也無法困擾我了,因為技術方案都能按照之前的想法進行實作,改良;第一次由衷的感覺到,原來做技術也可以如此輕松;雖然有時候會加班,但至少不會被一個問題困擾在某處長時間得不到解決,被上級催促;至此,關于之前也會有的一些想轉行的想法,随着能力的提升,就不再是問題了;
7:新的迷茫與機會
在孵化器因為表現尚可,薪水一直比同行業的要高出些許,大概幹了2年之後,公司的發展陷入瓶頸,老大帶着我們集體跳槽去了另外一個大公司,薪水更高,福利待遇更好,時間更加自由,那種工作狀态,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如果這家公司能夠許諾一直讓我幹到退休,我願意在這裡當一輩子鹹魚,因為實在是待得太舒服;
這樣的狀态大概持續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突然又覺得,這樣下去人可能廢掉,畢竟軟體行業技術更新速度太快;而且不管多高的薪水,隻要你連續拿幾個月,就會開始對這個薪資“無動于衷”,個人認為,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去找一些解決方案,寫在紙上,如果你面前出現多條路,選擇難一點的那條,往往能夠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于是離開了一直罩着我的老大,去了另外一家公司創業,而之是以能去這家公司,也是因為在孵化器時候認識的,他覺得我做事還算靠譜;
是以,在工作中,要注意,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某個同僚會不會突然變成你的老闆…;
這裡我就分享一份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提升進階。
内容包含: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訊+面試文檔+源碼筆記,進階架構技術進階腦圖、Android開發面試專題資料,進階進階架構資料 這幾塊的内容。分享給大家,非常适合近期有面試和想在技術道路上繼續精進的朋友。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點選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訊+面試文檔+源碼筆記擷取免費領取方式
喜歡本文的話,不妨給我點個小贊、評論區留言或者轉發支援一下呗~
95%E9%9D%A2%E8%AF%95%E6%8B%BF%E9%AB%98%E8%96%AA%EF%BC%81.md)
喜歡本文的話,不妨給我點個小贊、評論區留言或者轉發支援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