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伺服器分類

伺服器這塊的知識是我的知識體系的一個薄弱點,花點時間對三類伺服器(PC伺服器,小型機,大型機)作一下梳理。

伺服器分類的标準有很多,比如按照處理器架構來分可以分為x86伺服器、RISC構架伺服器和IA-64伺服器;按照處理器個數來分可以分為單路、雙路和多路伺服器;按照伺服器的外形結構來分可以分為塔式伺服器、機架式伺服器和刀片伺服器;按照應用級别來分類,可以分為工作組級、部門級和企業級伺服器。

按處理器架構分類

下圖為IBM伺服器體系的劃分,這雖然代表了IBM對自身産品線的定位,但也展現了三類伺服器的市場定位。

===Update:2014年1月23日==

2014年1月23日消息,聯想宣布,以23億美元收購IBM低端伺服器業務,包括20.7億美元現金,以及1.82億股聯想集團股份。

是以現在IBM的PC伺服器已經是聯想的了。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并購将為聯想每年帶來50億美元的營收,聯想伺服器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将由全球第六上升到第三。 這是繼聯想2004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雙方再次發生并購交易。

PC伺服器(或叫x86伺服器)

基于Intel處理器的x86架構,通用開發的處理器架構。x86系統最早起源于8086晶片組,而晶片組的主處理器是由Intel和AMD所制造。随後,越來越多的廠商将該晶片應用到桌上型電腦,筆記本以及伺服器上。如今的企業伺服器市場上,少數幾家廠商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佔有率。目前,市場上主流的x86伺服器包括:

1.IBM x系列伺服器

2.HP Proliant DL/ML以及BL伺服器

3.NEC Express伺服器

4.Dell PowerEdge

5.Sun(Oracle) Sun Fire和Netra

X86伺服器的作業系統可以有很多選擇,可以是Enterprise Linux,也可以是Windows Server系列。就像前面說的那樣,Sun還把原本隻應用于小型機的Solaris移植到了X86平台。

伺服器分類

(上圖為IBM System x3690 X5 )

x86伺服器各家廠商的市場佔有率

綜觀2012年全年X86市場,雖然從整體份額上看,IBM 、DELL、HP仍占有X86市場過半江山。

伺服器分類

IBM X系列x86伺服器型号的簡介

伺服器分類

System X系列伺服器型号有四位數字:3xxx

後兩位是“00”的表示該伺服器是塔式機箱,“50”表示,機架式設計,另外有一款特殊的X3610,是X3650的簡化版,也是2U機架式的,但是精簡掉了很多功能。

前兩位大概代表了該伺服器的性能名額,其中“31”和“32”是一路伺服器,如3100、3250等,這類伺服器隻能安裝一顆CPU。

“34”“35”“36”如3400、3550、3650都是兩路伺服器,即可以安裝2顆CPU,

“38”和“39”是多路伺服器,單機支援4路CPU,通過擴充元件可以實作16塊CPU的密度,這是業界基于X86構架伺服器的最高CPU密度。

另外還有一個不太常見的系列,就是結尾兩位是“55”的伺服器,如X3755等,這些伺服器是基于AMD皓龍CPU的,國内很少出貨。

一般31xx~32xx級别的System X都是用作簡單的應用,如列印伺服器,檔案共享伺服器等;

34xx~36xx級别的可以用作部門級的應用,如邊界應用伺服器,小型ERP,CRM,域控伺服器等;

38xx和39xx可以算得上PC伺服器裡的“戰鬥機”了,性能可以和低端System p比肩,一般用作後端資料庫伺服器,大規模ERP應用,或者高CPU密度的計算任務等。

小型機

小型機是指采用8-32顆處理器,超過32GB的海量記憶體容量,性能和價格介于PC伺服器和大型主機之間的一種高性能 64 位計算機。國外小型機對應英文名是minicomputer和midrange computer。在伺服器市場中小型機處于中高端位置。

在中國,小型機習慣上用來指UNIX伺服器,是以可見小型機的作業系統多是Unix系的作業系統。幾大廠商都Unix伺服器多為自己的特有系統,如,IBM的AIX,HP的HP-UX,SUN的Solaris,這些作業系統面向基于RISC指令集的硬體。并且UNIX作業系統和硬體通常是由同一家制造商開發。

伺服器分類

(上圖為IBM P750)

下邊這張三國鼎立圖說明了,現在小型機市場主要是由IBM,HP,Oracle(Sun)三大公司所把持。其中IBM憑借Power 6、7、8晶片暫居絕對優勢。

伺服器分類

三大公司的主要産品:

1.IBM的POWER系列,采用POWER6和POWER7晶片處理器,運作AIX作業系統。

2.HP的Integrity系列,采用由HP和INTEL聯合開發的Itanium(安騰)處理器,運作HP-UX。

3.Oracle-SUN系統,采用SPARC晶片處理器架構,運作Solaris作業系統。

(由于Solaris作業系統被移植到了x86平台上,SUN的定義就有些模糊,其實SUN還是差別于x86和基于RISC指令集的SPARC系統的,是被作為SPARC中的企業級系統。)

特性:

小型機的性能和價格介于PC伺服器和大型主機之間的一種高性能 64 位計算機。小型機跟普通的PC伺服器是有很大差别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型機的高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務性)特性。

RAS是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們反映了計算機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務性三個著名特點,它們的具體含義如下:

高可靠性(Reliability):計算機能夠持續運轉,從來不停機。

高可用性(Availability):重要資源都有備份;能夠檢測到潛在要發生的問題,并且能夠轉移其上正在運作的任務到其它資源,以減少停機時間,保持生産的持續運轉;具有實時線上維護和延遲性維護功能。

高服務性(Serviceability):能夠實時線上診斷,精确定位出根本問題所在,做到準确無誤的快速修複。

去小型機化

在以往的印象當中,x86伺服器在中低端形成了統治之勢,而小型機則在關鍵性應用領域(金融、證券、政府等)享有王者地位。但是随着X86伺服器的不斷發展,這兩年來“去小型機化”的趨勢趨于明顯,衆多金融、電信、政府等使用者正逐漸将更多的應用遷移到x86平台。随着X86伺服器在架構、制程工藝、核心數量等方面不斷的提升,性能直追小型機,更廉價、更開放、更加标準化、更簡單易用的優點也讓使用者越來越樂于接受。小型機在關鍵任務中的寶座似乎也不再那麼穩固了。

大型機

大型機(Mainframe)的功能、價格以及性能上都在小型機和x86伺服器之上,是一種用于大規模計算的計算機系統。大型機通常用于政府、銀行、交通、保險公司和大型制造企業。特點是處理資料能力強大、穩定性和安全性又非常高。

大型機的特點是處理資料能力強大、穩定性和安全性又非常高。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大型機有兩家:IBM和UNISYS。IBM大型機是其z系列伺服器。順便說下,Sun和HP不生産大型機,但它們生産性能和用途類似于IBM大型機的高端Unix伺服器。

現在IBM主推的z系列的大型機是:IBM  zEnterprise大型伺服器主機。

伺服器分類

按伺服器外形分類

按照伺服器的外形結構來分可以分為塔式伺服器、機架式伺服器和刀片伺服器。

伺服器分類

按處理器數量分類

“路”都是指伺服器實體CPU的數量,也就是伺服器主機闆上CPU插槽的數量。

單路:指伺服器支援1個CPU

雙路:指伺服器支援2個CPU

四路:指伺服器支援4個CPU

多路:指伺服器支援多個CPU

雙核,就是将兩個計算核心內建在一個矽晶元上。進而提高計算能力。多核就是将多個計算核心內建在一個矽晶元上。

雙路(英文縮寫為SMP)則是采用兩顆相同型号并且能夠支援SMP技術的CPU組成的一套系統。指在一台計算機上彙集了一組處理器,多個CPU共享計算機記憶體子系統及總線架構。在這種架構中,同時由多個處理器運作作業系統的單一複本,并共享記憶體和一台計算機的其他資源,系統将任務隊列對稱地分布于多個CPU之上,進而極大地提高了整個系統的資料處理能力。所有的處理器都可以平等地通路記憶體、I/O和外部中斷。在對稱多處理系統中,系統資源被系統中所有CPU共享,工作負載能夠均勻地配置設定到所有可用處理器之上。我們平時所說的雙路CPU系統,實際上是對稱多處理系統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常用于主流的X86伺服器和圖形工作站領域。

最簡單的說法,雙核=1顆CPU有兩個核心,雙路=兩個對稱的CPU(這顆CPU也可以是雙核的CPU)。

另外,伺服器選擇中的CPU配置方式。

小型企業:1~2路處理器

中型企業:2~4路處理器

大型企業:4~8路處理器

伺服器分類

伺服器分解圖

伺服器分類

參考資料:

---------------------

作者:田攀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pan_tian/article/details/9955539

版權聲明:本文為部落客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連結!

伺服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