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播劇《人生》中,有一張可能再也不出名的熟面孔——潘彬龍。王成、劉敏濤飾演的秋曉霞上演了一部甜蜜凄美的"中年偶像劇",笑中淚流滿面,感動了不少觀衆。

潘彬龍
潘彬龍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今年早些時候,《我是演員3》,他完成了從最初的"不料"到最終拿到"冠軍"的路。在演藝圈爬了十幾年,經曆過沒人問,也為了謀生什麼工作要接,但潘彬龍從未想過要放棄當演員。
他還記得自己在演中國話劇的時候,老師問,你覺得表演怎麼樣?您如何看待演員的職業生涯?他的回答是,當演員是累人的,因為你要體驗不同人的喜怒哀樂,去感受他一生的悲傷,去用心去感受,去用三維的方式表達角色,"但我願意去做。"
《活着的家庭》
首映中年人的愛情,最怕油膩
在電視劇《活着的一家》中,潘彬龍飾演的國王的代價是看義勇,卻因為監獄的辯護。随着案件的發生,被迫把自己的姓氏藏起來,在酒店裡做一個保安,平時住得很小心。但邱曉霞的出現改變了王某原本"平安"的生活。潘彬龍說,王成這個角色很接地氣,他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中年臨時工。"這是一個具有真實而逼真的質感的角色,我喜歡它。
王世成是潘彬龍一向擅長那種喜劇風格的小人物,王世成和邱曉霞不出戲,"愛與殺"的情感線也承載着整部劇的歡樂。
在電視劇《活着的家庭》中,潘彬龍和劉敏桃上演了一部中年偶像劇。
在潘彬龍看來,《人生》有點像中年偶像劇,不太常見,但對他很有吸引力,同時挑戰也來自于此。畢竟這是他第一次扮演偶像,是以你會怎麼想如何展現中年愛情甜美而不油膩,有煙火又很動人。如何捏住戲劇的規模和現實,包括《英雄拯救美國》這部劇與偶像劇場面的性格,都是對演員的考驗。而後續王世成的鼓勵和他對邱小霞說的話,和秋小霞交流都會有些顫抖,都是潘彬龍根據性格特點設計的,讓王世成可以更加豐富立體。
冠軍 -
把《我是演員》想象成一門表演課
在綜藝節目《我是演員3》的獲獎台上,章子彪說,"我沒有踏上這個舞台的時候,并不知道潘彬龍是誰,希望你認識他,通過他認識更多這些默默無聞的好演員。在劇中,潘彬龍飾演五位父親:《親愛的》中失喪孩子的父親,《新喜劇之王》中女兒的父親,《大地》中叛逆繼子的父親,《海洋樂園》中自閉症兒子的父親,摩天大樓的自私父親。
在《我是演員3》中,潘彬龍飾演了多個父親形象。
搜尋"潘彬龍"三個字,最火爆的是他在節目中的表演《親愛的》片段,他不僅在餐桌上表演了束縛的角色,還即興演繹了一段秦腔,人物在心中的痛苦哼唱出來。演出征服了導師,赢得了觀衆的認可。
在接受《我是演員3》的錄音邀請之前,潘彬龍經曆了一些心理建構,他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自己。"這麼多年過去了,拍這麼多戲,通過綜藝節目讓自己回到烤箱裡,學習,這并非不可能。潘彬龍《我是演員3》作為表演班,在這個班33名學生中,每場演出都有老師點評,機會難得,是以低想想,心态好多了。
奪冠後,潘彬龍坦言,找他的戲确實很多,但演員的事業還是比較被動的,還是要面對被選擇的命運,"不管你是更多的人知道,還是不為人知,都是被動的。"
馮功老師,春節首晚"有點飄"
潘彬龍上高中時,老師問自己,未來你有什麼理想和夢想?出生于黑龍江雞西,從一個年輕人向他灌輸的觀念是,"你要努力學習,以後學不好是大闆子。"未來隻有兩種職業,要麼坐在辦公室裡,要麼挂在一個大闆上(體力勞動)。潘彬龍也挺糾結的,大闆子沒什麼不對,沒什麼不開心的,但是坐在辦公室裡真的挺暖和的,但是沒有特别的優越感。當時潘彬龍正在學小提琴,也會唱歌,學校組織的演出時自然而然地成為主力軍,在舞台上他特别喜歡表演。由于年紀輕輕,他不太懂演戲,但他認為演員是個好職業,沒想到這是他的目标。
經過七年的軍旅生涯,潘彬龍去中國話劇學習成了北漂。2004年,他從相聲表演藝術家馮恭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相聲表演班。
潘彬龍像馮恭一樣長大,很多相聲作品都可以背靠背。2008年,他被馮恭請到中央電視台。在這個名為"巴士協奏曲"的獨幕喜劇中,合作明星包括馮龔,于學泾和王寶強。春節晚會是演員"人氣"的起點。春節晚會過後,潘彬龍甚至推出電視劇《我的使命團團長》邀請,拒絕了40多部戲的角色。"我以為第二天應該着火了,但完全不是那樣的,出去知道我是誰真是太尴尬了,是以我閑置了兩三個月,無事可做。
2017年,潘彬龍再次亮相春節晚會舞台,搭檔蔡明、潘長江主演獨幕喜劇《老伴》。
那段時間,潘彬龍想了很多,"也許我說的不太對。"2008年春晚晚他走下舞台時,媽媽在電話裡對他說,'這是一場好戲,但是結束了,它隻屬于昨天,然後你要一步一步,不能被結果壓垮。回想起媽媽的話,潘彬龍說,那時候真的有點飄忽不定,"不符合我平時的行為舉止,還是要冷靜地面對榮譽,冷靜面對困難。保持良好的态度,理性地處理一切。"
以一切為生,但成為演員是唯一的目标
每年,各大藝術院校表演藝術系的畢業生數不勝數,潘彬龍并不是一眼看得最突出的那個。從華語話劇畢業後,潘彬龍也經曆了一次履曆,但沉海的階段。
當時,一位朋友說,一組失蹤副主任可以試試,因為之前沒做過,潘彬龍說,要了解。他被挂上了導演助理的名字,因為他不知道在導演組裡該做什麼,是以現場副導演忙着去幫忙的時候,有些場景不好,需要有人在現場找個地方放一盞燈,他也幫忙去拿。包括道具、計程車白座要搬走,他去幫忙拆,眼睛隻要看到活過來就伸出援手。
潘彬龍回憶起自己謀生的那些日子,說自己和妻子租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間,最大的願望就是"住在帶廁所的房子裡"。當時,危機感特别強烈,不能閑着,閑着沒有錢賺。是以他必須接受這份工作,他必須承擔所有的工作。說相聲,獨幕喜劇,婚禮,商業活動,甚至對中國小生排練合唱......"為了生計的一切,但最終要做演員。"
電影《無名之輩》是一部劇情片
2018年,潘彬龍搭檔張宇和任素喜主演電影《無名之輩》,飾演小而正義的角色——劫匪"李海根",并憑借該片獲得第十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在煎餅人、妖鐘、憂慮雜貨店、"你好,李歡瑩"這些作品中,也有潘彬龍的影子。他說,每個角色對他來說都很重要,"雖然他是一個角色,但我把他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如果不是那段時間在軍隊舞台上,如果不是作為副導演的辛勤工作,如果不是等待他的履歷被扔進垃圾桶,他說他今天不會有。"尤其是作為演員,你需要這種體驗,這樣你才能用大量的人生經驗來诠釋每個角色,去參考和體驗。
至于現在的生活狀态,他也很喜歡。"我可能不太适合一夜成名,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前進,讓更多的人認識我,讓更多的人信任我。
新的問題和答案
新京報:電視劇《人生》是你《我是演員3》奪冠後,第一次和大家見面的作品,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潘彬龍:非常期待。首先,這部劇是在《我是演員3》之前拍攝的,在制作這部劇之前,我已經很久沒有拍電視劇了,也期待這部作品。當我讀到劇本時,我認為它的原創性和重點非常特别。一對"破産母女"樂觀的人生,也就是創作的當下才是真正的治愈作品,非常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塑造人物。
電視劇《活着的家庭》照片
新京報:這場比賽和劉敏濤的對手打的,有沒有特别的火花?
潘彬龍:我一直都特别喜歡陶姐,玩這出戲也是之前學過陶姐來玩的。陶姐姐特别好,她的(演戲)精神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邱曉霞這個角色我還是看劇本的時候特别喜歡,陶姐的塑造也配合着我對角色的想象。在拍攝過程中,我們也非常比對,默契而行,玩起來很舒服。
新京報:你認為你是一個有才華的演員嗎?還是大儀器形成晚了?
潘彬龍:首先,演員這件事,天賦才是基礎。每個人都有成為演員的天賦,但這取決于你是否遲早會開悟。我仍然很有才華,但努力是主要的,多少努力将獲得多少。無論是演員還是任何職業,天賦是根本,努力工作是必須的,你必須堅持下去。
新京報:有沒有想嘗試但又沒有機會扮演的角色?
潘彬龍:我覺得隻要導演和制片人的信任,我有能力完成所有交給我的角色。以前我說要演偶像劇,《人生》這不是中年偶像劇,以前我也想演警察匪幫題材,現在的戲是要演警察。我通過《我是演員3》來思考,讓别人,尤其是業内人士看到我有更多的可能,敢于給我這個機會去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
新京報:有什麼角色是你無法控制的嗎?
潘彬龍:是的,讓我扮演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比如說,這有點困難。如果你要我玩,我不會(拒絕),這是非常不情願的。但我會盡我所能,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給出最好的結果。
劉偉,新京報首席記者
主編吳東尼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