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作者:機智貓

在《中端市場加速内卷,千元機“名存實亡”》這篇文章中(點選首頁搜尋檢視),我們對目前千元機市場做了一番梳理,很多人在評論中提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千元機的定價範圍不斷擴大,從最初的999,擴大到1299,然後是1599,現在連1999都敢叫千元機。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這導緻真正千元内市場和使用者被主流所遺忘,也是為什麼千元内市場是一個使用者基數極其龐大,長期以來又充斥着各種“電子垃圾”的存在。“旗艦産品看技術,入門産品看良心”,讓我們來看看千元内手機究竟是個水準,良心到底在不在。

降低成本的關鍵

我先在京東看了看999元能買到什麼樣的手機,從各品牌挑選了有代表性的一至兩款,型号和主要參數都列到了下面的表格裡。這些手機價格在899~999元之間,符合真正的千元機定位。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至于800元以下的,除了Redmi 12C和OPPO A36還算是主流大牌的産品,其餘更多是小辣椒、朵唯、紐曼、小黃蜂、以晴、百事樂等很多人沒怎麼聽過的品牌。這部分稍後再談。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到,在899~999元這個最接近千元手機的價位,榮米OV幾大主流廠商都有相應産品,不過跟千元以上機型的集體内卷、頻繁疊代相比,這些千元内手機的銷售周期明顯長得多,上面的機型基本都是一年前甚至兩年多以前就已上市。

沒有人内卷,上市時間跨度大,這就導緻即使它們價格相當,但功能配置參差不齊。一台手機,最重要的配置肯定是處理器和螢幕,處理器是手機的大腦和心髒,螢幕是最重要的互動媒介,隻有處理器和螢幕沒問題,使用體驗才能正常。這也是使用者對千元内手機最基本也最樸素的需求。

不過這兩項配置也是手機成本最高的部分,要将手機做到千元以内,這兩處就成了降低成本的關鍵。

以上機型之是以既有5G也有4G,便是由搭載的處理器決定的,如Redmi Note 11、榮耀Play5T、vivo Y32等就是因為它們所使用的處理器本身不支援5G。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千元内手機仍然使用4G晶片,出于成本考慮,似乎也說得過去,因為長久以來,廠商都在不斷告訴消費者5G晶片和模組的成本相比4G要高出一些。在保證成本的前提下,讓千元内市場還能有得選,那就隻能放棄5G選擇4G。

從表格不難發現,像vivo、榮耀的幾款機型,除了處理器不同之外,各項參數幾乎沒什麼差别,4G和5G手機也沒有在價格上拉開多少差距。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要說到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了,我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當然可以自己上網百度,逐一對比它們的參數和價格,然後立刻就能得出誰更值得買,誰不值得買的結論。但真正會購買這類型手機的使用者就不同了。

他們中很多人對手機并不了解,都是直接買,聽朋友推薦的,或者在手機店聽别人介紹。即使産品進行了閹割,使用者也并不知道。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在統計這些手機的時候,我就注意到,針對線下市場的品牌,明顯對千元内手機更積極一些,如OPPO、vivo、榮耀,在價格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都會同時出售4G、5G機型,隻是換一個晶片。

線上品牌Redmi,真正千元價位的手機隻有Note 11 4G,常年銷冠的百元機Redmi 9A上市近3年後才更新。realme真我前兩年還有Q2i、Q3i這樣的千元内機型,現在也下市了,一加更是完全沒有考慮這個市場。

盧偉冰曾分享過中國手機市場銷量情況:線上銷量占比30%、線下市場占比70%,其中縣鄉市場占比45%,這其中還不包括廣大的學生群體資料。單從資料上就能看出低端産品的市場巨大。這部分顯然主要被OPPO、vivo把持着,線上品牌想參與競争也多少有些有心無力。

清庫存的“垃圾處理場”

另外一處決定使用體驗的地方是螢幕,可以看到這個價位上除了Redmi Note 11 4G、酷派Cool20 Pro外,都是720P螢幕。而像摩托羅拉G53在其他參數沒太大差別的情況下,直接将前代G51的1080P螢幕倒退成了720P。

雖然有人一直喊着LCD永不為奴,但這個價位的720P LCD屏,大果粒、低亮度及生澀的手感,體驗縮水嚴重,瞎眼程度遠高于目前的OLED屏。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一項配置同價位大家都在用,就一定合理嗎?顯然不是。有人應該還記得五六年前,1080P分辨率的千元機一大把;2021年Redmi Note 11 4G在千元内手機上也已用上了1080P螢幕。怎麼幾年過去,大廠的千元内機型不僅原地踏步,甚至還倒退了呢?

以上種種已讓人可以合理懷疑,如今的千元内手機,已成為了各廠商清庫存的“垃圾處理場”。專門處理那些因産業更新被淘汰又數量巨大的大果粒LCD屏、12nm制程晶片、eMMC記憶體、200萬像素湊數鏡頭……

在那個Redmi還叫紅米的時代,千元機是各大廠商的主力戰場,紅米、榮耀、魅藍、樂視、堅果、360等,主打千元市場的品牌和新機都可以說百花齊放。其實那時候就跟現在廠商在2000元檔瘋狂内卷一樣,如今千元内手機的配置如果放到那個時候還是很先進的,要知道那時的晶片制程還是28nm。隻不過在行業整體躍遷的過程中,需要有市場來消化技術的新陳代謝,自然千元内手機就無奈成為了被選擇的那一個。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當千元價位都成了垃圾處理場,前面提到的百元機就更沒法看了,這部分市場也隻能再度淪為山寨機生長的溫床。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推薦幾款能買的

垃圾堆裡淘不出黃金,為什麼不加點錢一步到位?可能隻要多加200元,就可以用到更好的處理器和螢幕,可選擇的機型也多很多。但别忘了,大陸有6億人每個月個人所得1000元,對于他們來說,隻有價格控制在千元以内,才能撬動他們的購機欲望。

這裡還是挑選幾個能滿足預算,相對值得推薦購買的機型:

Redmi Note 11 4G:由于使用的聯發科Helio G88處理器,僅支援4G網絡,采用台積電12nm工藝制造,性能隻比紫光展銳T610稍好一點。但它的1080P螢幕和5000萬像素主攝,體驗明顯提升一大截,平時刷刷抖音,随手拍點生活照是足夠的。

摩托羅拉G53:應該是高通骁龍480 Plus手機中最便宜的,價格控制在900元,支援5G,大記憶體,還有更好的相機和快充,成本效益不錯。

酷派Cool20 Pro:同價位中性能最強的天玑900處理器,還有1080P螢幕、5000萬像素主攝、大記憶體和33W快充,或許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它在京東銷量不亞于Redmi Note 11 5G,成本效益确實高。購買時需要注意的是當地是否有相對友善的售後。

千元機成為“垃圾處理場”,手機廠商良心何在?

的确,千元内市場存在利潤低、換機周期長的問題,不能強求廠商在千元内市場下多大力氣,但在新旗艦新技術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有廠商務實的做好入門機型,因科技進步受惠的不應該僅僅是少部分人,大多數低收入人群的用機體驗同樣值得我們關注,提升他們的用機體驗,才是真正讓技術普惠社會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