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需求分析文檔模闆 - KeeneWoo

目 錄

1. 引言 1

1.1. 背景 1

1.2. 參考資料 1

1.3. 假定和限制 1

1.4. 使用者的特點 1

2. 功能需求 1

2.1. 系統範圍 1

2.2. 系統體系結構(二層架構的系統可剪裁本小節) 1

2.3. 系統總體流程 2

2.4. 需求分析 2

2.4.1. XXXXXXX(功能需求名稱) 2

2.4.1.1. 功能描述 2

2.4.1.2. 業務模組化 2

2.4.1.3. 用例描述 3

2.4.1.4. 使用者界面 5

2.4.2. XXXXXXX(功能需求名稱) 5

3. 非功能需求 5

3.1. 性能要求 5

3.1.1. 精度 5

3.1.2. 時間特性要求 6

3.1.3. 輸人輸出要求 6

3.2. 資料管理能力要求 6

3.3. 安全保密性要求 6

3.4. 靈活性要求 6

3.5. 其他專門要求 6

4. 運作環境規定 6

4.1. 裝置 6

4.2. 支援軟體 7

4.3. 接口 7

4.4. 控制 7

5. 需求跟蹤 7

6. 簽批單 7 

1. 引言

1.1. 背景

說明: 

a.待開發的軟體系統的名稱;

b.本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使用者及實作該軟體的計算中心或計算機網絡;

C.該軟體系統同其他系統或其他機構的基本的互相來往關系。 

1.2. 參考資料 

列出本說明書中引用和參考的資料,如:

a.本項目的經核準的計劃任務書或合同、上級機關的批文;

b.屬于本項目的其他已發表的檔案;

c.本檔案中各處引用的檔案、資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軟體開發标準。 列出這些檔案資料的标題、檔案編号、發表日期和出版機關,說明能夠得到這些檔案資料的來源。

1.3. 假定和限制[可選]

列出進行本軟體開發工作的假定和限制,例如經費限制、開發期限、裝置條件、使用者的資料準備和交流上的問題等。

1.4. 使用者的特點[可選]

列出本軟體的最終使用者的特點,充分說明操作人員、維護人員的教育水準和技術專長,以及本軟體的預期使用頻度。這些是軟體設計工作的重要限制。

2. 功能需求

2.1. 系統範圍 

明确概要地說明使用者對系統、産品高層次的目标要求,如系統開發的意圖、應用目标、作用範圍以及其他相關的背景材料。

如果所定義的産品是一個更大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則應說明本産品與該系統中其他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為此可使用一張方框圖來說明該系統的組成和本産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聯系和接口。

2.2. 系統體系結構(二層架構的系統可剪裁本小節)[可選]

以圖+文本結合的方式描述系統的總體架構。

以下應提供系統總體架構圖:

以下對系統總體架構進行描述:

2.3. 系統總體流程

以圖+文本結合的方式說明系統的總體流程。

圖一是計劃合同管理系統的總體流程圖。

圖一

2.4.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擷取或描述系統需求中的每一個功能需求,并通過分析确定系統能夠做什麼?誰來使用這個系統?

· 建立用例模型:發現角色和用例,并确定角色之間的關系、用例之間的關系,以及角色與用例之間的互相關系

· 描述用例:角色與系統如何互動的規格說明。

2.4.1. XXXXXXX(功能需求名稱) 

2.4.1.1. 功能描述

功能編号:

功能需求:從使用者業務的角度描述功能需求。

2.4.1.2. 業務模組化

從可視化的角度--用例圖--描述功能需求

圖二是綜合計劃管理系統合同編輯業務的功能需求用例圖。

圖二

2.4.1.3. 用例描述

以文本的方式描述每一個用例中角色與系統互相互動的規格說明。

1、 XXXXXX(用例名稱)

描述對象 描述内容

辨別符 用例的唯一辨別符

說明 對用例的概要說明

參與者 與該用例相關的參與者清單,以及參與者的特點

頻度 參與者通路此用例的頻率

狀态 通常分為:進行中、等待審查、通過審查或未通過審查

前置條件 一個條件清單,如果其中包含條件,則這些條件必須在通路用例之前得到滿足

後置條件 一個條件清單,如果其中包含條件,則這些條件将在用例成功完成以後得到滿足

被擴充的用例 此用例所擴充的用例(如果存在)

被包含的用例 此用例所包含的用例(如果存在)

基本操作流程 參與者在用例中所遵循的主邏輯路徑,即當各項工作都正常進行時用例的工作方式

可選操作流程 在變更工作方式、出現異常或發生錯誤的情況下所遵循的路徑

修改曆史記錄 修改人 : 修改日期:修改原因:

問題 如果存在,則為與此用例的開發相關的問題或操作項目的清單

以下是綜合計劃管理系統中的合同編輯功能需求中的合同增加用例描述:

描述對象 描述内容

辨別符 IPMS0101

說明 增加一條合同記錄

參與者 合同編輯人員--熟悉合同管理業務

頻度 

狀态 通過審查

前置條件 1. 參與者具有合同增加的權限2. 參與者已選取對應的計劃記錄3. 目前計劃總投資≥SUM(該計劃下已簽合同價)

後置條件 1. 資料庫中更加一條合同紀律2. 可執行合同原件掃描用例3. 可執行合同付款增加用例4. 可執行合同修改和合同删除用例

被擴充的用例 無

被包含的用例 無

基本操作流程 請參見圖三的合同增加流程

可選操作流程 當使用者确認合同增加時發現異常時,系統提示合同增加無效的提示

修改曆史記錄 修改人 : 修改日期:修改原因:

問題 1. 合同編碼的具體約定2. 合同類型、資金來源、合同受委托方字典表的具體設計

圖三 合同增加活動流程

2、XXXXX(用例名稱)

……

2.4.1.4. 使用者界面

概要描述功能對應的使用者界面風格,采用原型生命周期的項目也可以提供原型界面拷貝。

2.4.2. XXXXXXX(功能需求名稱)

……

3. 非功能需求

3.1. 性能要求

3.1.1. 精度[可選]

說明對該軟體的輸入、輸出資料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傳輸過程中的精度。

3.1.2. 時間特性要求

說明對于該軟體的時間特性要求,如對:響應時間;更新處理時間;資料的轉換和界面更新傳送時間等的要求。

3.1.3. 輸人輸出要求

解釋各輸入輸出資料類型,并逐項說明其媒體、格式、數值範圍、精度等。對軟體的資料輸出及必須标明的控制輸出量進行解釋并舉例,包括對硬拷貝報告(正常結果輸出、狀态輸出及異常輸出)以及圖形或顯示報告的描述。

3.2. 資料管理能力要求[可選]

說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記錄的個數、表和文卷的大小規模,要按可預見的增長對資料及其分量的存儲要求做出估算。

3.3. 安全保密性要求

使用者對系統所應具備的故障處理能力、處理方式及故障後的系統恢複、資料恢複等要求,對系統防止機密資料被非法侵入、修改及丢失的要求。

3.4. 靈活性要求[可選]

說明對該軟體的靈活性的要求,即當需求發生某些變化時,該軟體對這些變化的适應能力,如:

a.操作方式上的變化;

b.運作環境的變化;

c.同其他軟體的接口的變化;

d.精度和有效時限的變化;

e.計劃的變化或改進。

對于為了提供這些靈活性而進行的專門設計的部分應該加以标明。

3.5. 其他專門要求[可選]

如使用者機關對使用友善的要求,對可維護性、可補充性、易讀性、可靠性、異常處理要求、運作環境可轉換性的特殊要求等。

4. 運作環境規定 

4.1. 裝置 

列出運作該軟體所需要的硬裝置。說明其中的新型裝置及其專門功能,包括:

a.處理器型号及記憶體容量;

b.外存容量、聯機或脫機、媒體及其存儲格式,裝置的型号及數量;

c.輸入及輸出裝置的型号和數量,聯機或脫機; 

d.資料通信裝置的型号和數量;

e.功能鍵及其他專用硬體

4.2. 支援軟體

列出支援軟體,包括網絡和硬體裝置平台、作業系統平台、資料庫系統平台以及編譯(或彙編)程式和測試支援軟體等。

4.3. 接口[可選]

說明該軟體同其他軟體之間的接口、資料通信協定等。

4.4. 控制[可選]

說明控制該軟體的運作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說明這些控制信号的來源。

5. 需求跟蹤

需求跟蹤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所有的需求都得到分析,以承諾需求-分析需求對應表(PRS_SRS表)的方式描述已分析需求對已承諾需求的覆寫情況。PRS_SRS表的格式請參見軟體需求管理過程規範(SUPL-MANU-SRS-001)。

6. 簽批單

我已閱讀上述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我将嚴格遵守說明書中的條款,并保證全力支援該規格說明書的實施。

執行主管: 

日期

技術主管: 

日期

項目組長: 

日期

使用者代表: 

日期

開發人員代表: 

日期

小組成員: 

日期

小組成員: 

日期

需求分析文檔模闆 - KeeneW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