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XiaoHu是什麼?(介紹帖)

這是一篇關于我在做的事情的介紹帖。

我是shan-mx,15歲,北大附中高一學生。

XiaoHu.ai是我在2018年2月6日開始開發的基于Python/物聯網的人工智能管家系統,結合了語義了解,人臉識别等多種人工智能技術。使用Python, Node.js來編寫客戶與服務端。它自被創造以來共有三個版本:Standard ”STD”,Evolve ”EVO”,Educational ”EDU”。

我為什麼要做XiaoHu.ai?

最早的動力,來源于一個視訊。視訊講的是紮克伯格做的一個家庭管家“賈維斯”。像托尼的賈維斯那樣,紮克可以跟它聊天。賈維斯為他管理提醒事項,為他和普莉希拉播放音樂,還能記住他們每個人的喜好…它還可以管理門禁,把門口的人的照片發送給紮克伯格,讓他決定是否要開門。它還能控制各種各樣的智能家居。紮克通過一個手機程式給賈維斯發送語音或文字的指令,紮克還可以直接在家裡說話,賈維斯可以聽到。

我看過這個視訊後,立刻為賈維斯所着迷。我幻想家裡如果能有這麼一個管家會是多好。幻想是浮在天上的,人需要用自己的手把它拽到地上。于是在那個初二寒假,我拿起了學習了兩周的python。

開發的初期是坎坷的,通過最早的幾天日志就可以看出來。不過随着一行行的代碼被寫出,我發現我離夢想越來越近了。兩周後,XiaoHu STD橫空出世。它可以跟我聊天,幫我打開電腦裡的程式,幫我管理提醒事項,還能讓我自由地點歌、播放,甚至讓我從手機上往電腦裡寫東西。這所有功能,隻需要我說一句話。

把它定名為小虎,是為了紀念陪伴我童年的一隻小老虎公仔。我希望它可以以電子的XiaoHu.ai永遠地陪在我身旁。

XiaoHu.ai的發展

XiaoHu的發展,正好走了《大學》中“明明德”的路線:為己,為家,為民。它還沒有到達“為天下”的地步,不過我相信會有那一天的。

為己,是為STD版本。

XiaoHu.ai STD(2/6~2/23):

·提醒管理

·音樂播放

·聊天互動

向“檔案傳輸助手”發送指令。

為家,是為EVO版本。

XiaoHu.ai EVO(3/11~7/27):

·提醒管理

·音樂播放

·智能家居控制

·冷笑話/謎語/成語古詩查詢

·聊天互動,情感識别

·天氣簡報,穿衣建議,空氣品質

·菜單/烹饪教學等

使用者通過微信公衆号,通過語音或打字向它發出指令。

為民,是為EDU版本。

XiaoHu.ai EDU(10/5~現在):

·基于智能家居的教室裝置控制

·基于人臉識别技術的教室全景掃描自動簽到  

·基于自然語義了解的協助老師打開教學檔案功能

·基于自然語義了解的課程資料,過評資料語音調取(适用于學生及教師)

·冷笑話/謎語/成語古詩/知識查詢

·聊天互動,情感識别

EDU和EVO之間幾乎沒有交集,我拿了XiaoHu.ai EVO的核心,轉到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場景。在教室裡,不需要播放音樂,不需要管理提醒,這裡隻有老師和學生關于上課和學習的需求。

XiaoHu的應用場景從一部電腦,到一個家庭,再到一間教室,往後可能會到一所學校,XiaoHu的發展是無止境的。創造一個真正的“小虎”,已成為了我的人生目标。

如何使用XiaoHu.ai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就選擇了語音,也就是自然語言的方式來處理XiaoHu的互動。我認為自然語言是最優雅的互動方式,除非安全穩定的腦機接口被研發出來。機器作為服務于人類的産品,其意義便是适應于人類。如果放個歌都必須要點幾個按鈕然後再敲擊鍵盤,那還不如說人類是機器的奴才。自然語言也不止是通過語言的方式來輸入指令,隻能通過一種指令來完成操作的AI是假AI。“自然”,意味着這麼說可以,那麼說也可以,一切按着使用者以為自然的方式來。對于XiaoHu,我使用了大量的語料和規則來實作這種自然,讓使用者獲得絕對的舒适。

對于放歌和提醒管理,使用者可以:

“明天早上八點提醒我做荷包蛋。”

“我明天都有什麼事項?”

“告訴我下一個事項”

“删除我做荷包蛋的提醒”

“放樸樹的歌”

“循環播放平凡之路”

“來首搖滾樂”

“大點聲”

“别放了”

對于希悅查課和查成績,使用者可以:

“我今天都有什麼課?”

“我明天有數學課嗎”

“我下節是什麼課?”

“我的課程表”

“我下午的課”

“我後天第三節是體育課嗎”

“我國文考了多少分”

“我數學的期中測試多少分”

“我的長跑成績”

“我英語的總成績是多少”

盡可以像問一個人一樣去問小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