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科技的發展,機械早已不僅僅被用于工業生産線了。這是否意味着人類将會面臨失業呢?
在波士頓的麻省理工學院,一個管理型機器人正在學習如何經營工廠,并且給機械同僚們發送指令。另一個烘烤蛋糕的機器人正一邊閱讀食譜,一邊把黃油、白糖和面粉攪拌在一起,然後将調好的曲奇原料放入烤箱。在伯裡克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有一個機器人可以在洗完衣服後将T恤衫和毛巾整齊的疊放起來。
一批有着足以勝任人類進階任務能力的機器人正在興起。它們将會被應用到對勞動力要求層次較高的領域中去。
這次機械科技的進步對美國勞工,同樣也對他們的管理者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1980年左右,當自動噴漆機和自動焊接機在工廠生根之後,一些生産流水線上的勞工很快發現,他們變得毫無用武之地了。
如今的機器人可以比他們那些隻能執行一項任務的前輩們做的更好。這種是否意味着企業将會在經濟領域裡增加高新的工作,進而使其更加有效地運作;還是僅僅讓人類勞工變得一無是處而導緻失業呢?經濟學家,勞資專家以及企業家關于這種趨勢的可能性展開了廣泛讨論。
(辯論:美國勞工是否應該為機器人在勞工總數的日益上漲而感到憂慮呢?)
丹尼爾·儒絲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主任。她認為,“我們的機器人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當你睡着的時候,機器人可能會繼續替你打理工廠。“
一些新型的機器人已經在美國的公司投入使用。通用電氣為了使維修高大的風力漩渦機,而發明了蜘蛛樣的機器人。被亞馬遜公司收購的Kiva系統公司同樣不甘落後的研發了橘紅色矮腳凳一樣的機器人。這種機器可以有效地清掃機房地闆,把貨架上的産品拿下來,然後将它們送去包裝。一些醫院也引進了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護士可以将藥品送入病人房中,或是給病人傳達醫生的建議。
許多公司把這種自動化技術看做是節省開支和保持公司競争性的關鍵。據工業分析師丹·卡拉說,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在2010到2012年間上漲了38%,并且将會在今年創造新的收益紀錄。
華盛頓大學的法律系教授萊恩·卡羅,是研究機器人學與公共政策的專家。他認為,“在自動化的競争裡,肯定會有赢家和輸家。我們現在對機器人如此青睐,是因為它們不僅功能齊全,而且價格合理。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将會對制造業、整個供應鍊以及職場帶來深遠的影響。”
(閱讀:2013年的新趨勢:美國的制造業崗位逐漸回暖)
一款被叫做巴斯特的機器人已經投入市場。它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的前主任制造,并于9月份正式推出,現在被應用于塑膠和金屬的加工廠。巴斯特有兩支紅色的塑膠手臂和一張很卡通的臉。它的工作量可以比得上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勞工。它能在傳送帶上拆包管件的同時,将其稱重裝箱。當有人擋了它的路時,巴斯特會停下來,睜大雙眼,然後禮貌的回避。
标價:22000美元
這項技術正在為很多美國人所采用,尤其是那些尋求藍領工作的人們。他們在努力尋找中産階級待遇的工作。但是,即便是經濟大蕭條後四年,他們的生活也并未有很大改善。
安迪·邁克菲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研究員。安迪指出,公司在沒有雇傭更多的勞工的情況下,生産力愈見強大。自2001年年底以來,該國的國内生産總值(GDP)已升至20%左右。于此同時,工作時長僅增長了2.8%,美國的就業總人數僅增長了1.9%。
“那兩個數字非常接近零。将快速自動化與相對緩慢的GDP增長結合,可能導緻他們出現負增長,要相信這點就這麼難嗎?” McAfee在最近的部落格文章中問道。他們合寫的《争分奪秒機器》一書闡述了網際網路技術正在如何改變着勞動力市場。
但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在上個月的一項研究中表明,有薪就業在那些工業機器人的最大使用國中有所增加。報告中指出,制造業失去的所有工作令其不得不在分銷和服務中建立其他工作。
巴爾的摩的馬林鋼鐵公司表示,在過去的7年中,公司已将從業人員從18人增加到34人。這是因為該公司開始使用機器人生産線籃,并銷售給汽車制造商和制藥公司。新的職位是行政人員,銷售和營銷員工,以及在巴爾的摩工廠的工程師。
馬林鋼鐵公司總裁德魯格林布拉特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由于機器人的使用,我們産品快速變為高品質的産品,而這又意味着更多的就業機會。”
但是其他公司表明,由于新技術科技模糊和高度主觀,工作資料得失不定。
李爾是底特律附近一個擁有近15億美元的年收入的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他聲稱它使用了由丹麥通用機器人公司研發的機器人裝配座位和電子儀表闆。這項工作需要在快速移動的環境中保持精準性。
李爾官員說人類可以把工作做到最好,但為公司生存他們得使用機器人,。
李爾的發言人梅爾·斯蒂芬斯說:“我們用它們來保持競争力,并保持員工就業為核心。這是否會導緻更多的工作或工作損失?我認為你可以找到支援這一論斷的資料。”
機器人反思組織巴克斯特的制造者說,制造業離不開人類勞動。
該公司設計的巴克斯特與人們一起工作。它卡通人臉的表情變化提醒人們它在做什麼。當它被打斷是,臉上出現疑惑的表情。當它被關閉是,表情是傷心的。
使用像智能電話一樣複雜的視訊錄影機以及遊戲機操縱台中類似Xbox Kinect的技術,使機器人可以感覺在它附近或前方的人們。如果将機器人手臂引向新的任務并按幾個按鈕,它就可以輕易重新程式設計。
該組織以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為投資商,但兩家公司都拒絕對線上零售巨頭是否将會使用機器人方面發表評論。
這些天來,機器人反思組織首席執行官斯科特·埃克特正花時間對譴責機器人為崗位殺手辯護。他說公司的目标客戶是能夠負擔得起他的産品的30萬的小型企業。
埃克特說,如果沒有他的機器人,這些公司将會依賴海外制造。但如今購買工廠機器人已經越來越便宜。
他說:“我們希望恢複美國制造業,或至少減緩或停止趨勢的人員流失。”
一條來自華盛頓的最新的科技政策的新聞的每日綜述報道了今天收到電路闆以及它是如何影響商業,娛樂和科學。
轉自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87292/352142
原文作者:Cecilia Kang
譯者 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