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河抒情

作者:浮生19634

三月如歌,春風骀蕩,萬物齊吟!

古有曰: “煙花三月夢江南”、“煙花三月下揚州”,此乃指南方,這裡稱不得南方,雖說在行政區域上沾了不少南方的光。此地沒有南方那麼浪漫和“風騷”。雲河公園也妖娆,但建設者賦予她更多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與平實。

雲河抒情

步入園區,芳草萋萋,春水盈塘,鳥語花香,綠柳垂絲,由衆多普通市民叫不出名字的各種樹陣組成的密林景觀布滿園區。東西走向的雲河從公園中心穿過,被當地人謂之“母親河”的小濉河環繞着園區兩側流淌。水體中建有綠島、葦蕩、蓮池、親水準台等景觀。腑身水秀天橋向河中觀望,綠水盈盈,微風輕拂水面,在黯黯的水波裡時有魚兒躍動,又逗起縷縷的明漪。棧橋下看似随意堆放的大小不等的各色奇石,更彰顯了設計者的獨具匠心!

一年四季,園内遊人不絕 : 休閑、晨練、觀光、談情,進進出出。尤是夏日的傍晚,水秀天橋彩燈閃亮,似是哪位路過的仙女不慎飄落的霓裳!從政府南門一直延伸到雲河北岸的空曠場地,燈火輝煌,各色彩燈忽明忽暗,真的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廣場内還特意劃出一處做為兒童遊樂區,男女老幼烏央烏央的。青年族、中年族、大媽族,都在跳廣場舞,一曲跳完接着一曲。——音響互相擾,各自舞蹁跹!

雲河抒情

又是一個周末,夕陽落幕、皎月方來時,妻又要去小區不遠的成侯跳舞。我說,你今天别去了,政府對雲河廣場更新改造已完工,陪我到那兒看看吧。于是我們相伴着奔雲河廣場走去。才一半的路程,小濉河的西岸,一衆大媽随着歡快的舞曲跳得正酣,其中有位白胖灑灑的半老徐娘戴着耳麥非常陶醉的歌伴舞。我身邊的這位癡迷地看着一時沒忍住,扭過頭對我嫣然一笑,說了句:你自己去吧,便風吹楊柳般進了舞池。有什麼辦法,我隻好獨自前往了。

沿着小濉河西岸的棧橋繼續北行,不多時便到了水秀天橋的南端,天橋連通南北兩園,橫跨中央大街和雲河。我拾階而上,踏着橋面上天然木闆,每邁一步腳底下便噔噔作響。以往早早地就能聽到那邊傳來的音響和人衆的嘈雜聲,但今兒有些許不同。天橋上雖也有與我相向而行或是擦肩而過的遊人,卻還是清靜了許多。再往前走便是橋體六坡十八彎的第五道坡了,順坡而下,正是園區中心。我這才明白,整個園區雖已改造完畢,但沒有開放。周圍部分段落仍然被隔網攔着,燈光也暗了許多。不遠處中心廣場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排展闆,走近方知是縣“百名道德模範”事迹展,很長的兩排。展闆的左上角粘貼着模範人物的照片和姓名,在照片和姓名的下面是介紹模範者事迹文字。借着略顯微弱的光線,我看到 :

王海龍 :男,1976年生,中共黨員,縣警察局城西派出所指導員。他熱心公益事業,即使身患嚴重腎病也曾末間段。2012年病情加重,他一邊與病魔抗争,一邊瞞着父母、妻子和同僚,默默地救助貧困大學生。開發區孤兒淩子燕靠年邁的爺爺、奶奶種地為生,不幸确珍白血病,家中困難負不起具額醫療費。王海龍拖着病體多次看望淩子燕,幫助籌集善款。官山鎮少女姚春秋患淋巴系統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他又組織志願者募集20餘萬元,并常到醫院照顧。從警20餘年,資助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當犯人的孩子無人照顧,他給孩子們買吃的、用的;當嫌疑人因天氣寒冷被凍得瑟瑟發抖時,他把自己的羽絨服拿給嫌疑人禦寒。2012年被市警察局評為十大愛民模範,記三等功;2013年入選市第四屆“彭城好警察”。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具額醫藥費使他負債累累,最終倒在了工作崗位。

犧牲前王海龍曾說:“有人問我,你身體不好,還做那麼多事幹嘛?說實話,我也累,但看到自己的付出換回群衆燦爛的笑容時,我覺得很值。如果說現在我還期盼什麼,那就是渴望我的病情就此止步,而我助困的腳步會永不停歇”!

此刻,我為失去這位人民的好衛士而悲痛!

我接着往下看。

杜長勝 : 誠信老父替子還債330萬!

擱在誰身上,這可都不是個小數目。

兒子的面粉廠建成不久就因車禍身亡。兒子的突然離去,白發人送黑發人,給杜長勝一記重創。料理完兒子的後事,他帶着兒媳繼續經營。

禍不單行,面粉廠隻生産了10天,兒媳又突遇車禍離開了人世。

短時間的雙重打擊, 已70多歲的老杜頭感到了絕望!

自己年事已高,孫子還小,怎麼辦?一蕃痛苦的思讨後,老人決定 :

“兒子欠下的債,我老頭子一定要還!還清了債,才能挺直腰杆做人”!

他立下的是自己的誓言,更是替己故兒子、兒媳立下的誓言!自此,杜長勝,這位已是年邁的老人走上了慢長的還債之路。賣廠房、賣家産、能換錢還債的都可以賣。剩下的債款,老兩口省吃儉用。給人打工,卸貨拉貨,啥活都幹。眼裡流下的淚和身上淌出來的汗混合在一起,每天晚上回到臨時居住的闆房内,再也不願走動。一件破舊的棉襖伴随他數個寒冬。

打工出苦力,雖收入不高,但能積少成多。幾年下來,當杜長勝翻開自己記下的欠帳本,最後一筆債款終于還清的時候,老人不由自主地再一次流下了淚水。但這一次的流淚,流的暢快!流的開懷!“我杜老頭誰的錢也不欠了,死去的兒子、兒媳也不會落下罵名,我和孫子都能挺直腰闆做人了”!

至此,我的雙目已徹底模糊!

他們的人格讓我們敬佩,他們的事迹使我們感動而 流淚,隻因為 這個社會太思念他們。我們不能再丢失了,因為我們已經丢掉太多的好的傳統和文化。“這幾十年,我們被西方那一套都弄花了心,不斷放大心中邪惡和自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要去哪兒,滿腦子隻是生意,沒有主義”。教科書裡不見了雷鋒、邱少雲、董存瑞;沒有了王進喜、焦裕祿;甚至在我們改開後湧現的孔繁森李素麗們也走失了。人們滿腦子思想的都是經濟、金錢和個人利益。子女為了錢失了孝道,兄弟為了錢可以不要親情,個别法官為了錢可以把公正扔在一邊。學術可以造假,教授專家信口雌黃。有些人做官不是為人民服務卻想着如何撈錢、享受、光宗耀祖。剛剛咿呀學語的幼童給爺爺奶奶磕頭時也會亮着嗓門說恭喜發财紅包拿來。社會上借錢不還者,設局欺詐者等等比比皆是。

雲河抒情

人與人之間需要誠信,社會呼喚道德的回歸,這個國家更需要英雄輩出,“多一些搶奪話筒的少年”!

善良和誠信是做人的底線;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英雄人物是國家、民族的精神脊梁!

“以法制為發展之基,以誠信為立業之本”!“團結、友愛、互助、向善”!園區内諸如此類的宣傳智語随處可見。它傳遞的不單是口号,在潛移默化中定會嵌入睢甯百萬人們的腦海!

還想繼續往下看,手機的鈴聲再次響起。那邊的廣場舞早已結束,時間已近午夜。

待明日朝陽映天時,雲河啊——我還要來此,再次感受他們的事迹,聆聽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