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機電

材料及工程裝置

  • 變壓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 額定電流、額定電壓、額定容量、空載電流、空載損耗、短路損耗、短路阻抗、連接配接組别

專業技術(測量、起重、焊接)

  • 管線測量的主要内容:
    • 中線測量
      • 管道的主點
        • 包括的内容:起點、終點、轉折點
        • 主點的測設:根據控制點、已有建築物測設
      • 标定裡程樁50m
      • 加樁
    • 縱橫斷面測量
    • 施工測量
  • 桅杆起重機組成
    • 桅杆本體:桅杆、機座、附件
    • 動力起升系統:卷揚機、鋼絲繩、起重滑車組、導向滑車
    • 穩定系統:纜風繩、地錨
  • 卷揚機的參數
    • 額定載荷、容繩量、額定速度
  • 流動式起重機的參數
    • 額定起重重量、最大工作半徑、最大起升高度
  • 兩台起重機吊裝
    • 合理配置設定載荷
    • 每台起重機的載荷不宜超過額定載荷的80%
    • 制定聯合起升作業計劃
    • 確定起升鋼絲繩保持垂直狀态
    • 多台起重機所受的合力不應超過每台起重機單獨起重的額定載荷
  • 利用已有建築物作為地錨
    • 強度驗算
    • 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 獲得設計機關書面認可
    • 進行承載試驗
    • 有足夠大的安全裕度
  • 焊接流程
    • 預焊接工藝規程——焊接工藝評定報告——焊接作業指導書
  • 焊接工藝包含
    • 方法、材料、電流、電壓、速度、種類、極性、層數、順序
  • 焊後檢驗的方法
    • 目視檢驗
    • 無損檢測
      • 表面:磁粉檢測、滲透檢測
      • 内部:射線檢測、超音波檢測
    • 熱處理
      • 記錄:升降溫速度、恒溫溫度、恒溫時間、任意兩點的溫差、加熱區域寬度
      • 複查方法:金相分析、殘餘應力測試
    • 理化和力學性能檢測
    • 強度實驗
  • 焊接施工檢查記錄
    • 焊工資格認可記錄、焊接檢查記錄、焊縫返修檢查記錄
  • 預熱、後熱
    • 焊前預熱、焊後熱處理可以預防裂縫的産生
    • 後熱可減少焊縫中氫的影響、降低焊接殘餘應力、避免焊接接頭出現馬氏體組織

工業機電工程

機械裝置

  • 基礎的檢查驗收
    • 混凝土的強度
    • 基礎的位置、标高、幾何尺寸
    • 基礎的外觀品質
    • 預埋地螺栓的檢查驗收
    • 裝置基礎品質合格證明檔案(基礎的養護時間、混凝土的強度)
  • 墊鐵的放置
    • 墊鐵與裝置基礎接觸良好
    • 每個地腳螺栓至少一組,并設定在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 墊鐵間距 500——1000mm
    • 裝置底座有接縫的兩側各設定一組墊鐵
    • 每組不超過5塊,厚的在下面,薄的在中間,厚度不小于2mm
    • 放置整齊平穩,接觸良好
    • 端面露出裝置底面外緣,平墊鐵10-30mm,斜墊鐵10-50mm,墊鐵伸入裝置底座的長度超過裝置地腳螺栓的中心
    • 除鑄鐵墊鐵外,各墊鐵互相直接用定位焊焊牢
  • 裝置找正方法
    • 鋼絲挂線法——1mm
    • 放大鏡觀察法——0.05mm
    • 導線接觸訊号法——0.05mm
    • 高精度經緯儀全站儀——更精确
  • 有預緊力要求的螺紋緊固方法
  • 定力矩法、測量伸長法、液壓拉伸法、加熱伸長法
  • 過盈配合件裝配
    • 壓入裝配、低溫冷裝配、加熱裝配法
  • 軸承間隙檢測
    • 頂間隙——壓鉛法——鉛絲直徑不大于間隙三倍
    • 側間隙——塞尺法——頂間隙的1/2~1/3
    • 軸向間隙——塞尺或千分表
  • 影響裝置安裝精度的因素
    • 裝置基礎——強度和沉降
    • 墊鐵埋設——承載面積和接觸情況
    • 裝置灌漿——強度和密實度
    • 地腳螺栓——緊固力和垂直度
    • 測量誤差——儀器精度、基準精度、技能水準和責任心
    • 環境因素——基礎溫度變形、裝置溫度變形、惡劣環境場所
  • 裝置安裝偏差控制要求
    • 有利于抵消裝置附件安裝後的重量影響
    • 有利于抵消裝置運轉産生的作用力
    • 有利于抵消零部件的磨損
    • 有利于抵消摩擦面間油膜的影響

電氣

  • 是否吊芯檢查根據
    • 變壓器的大小
    • 制造出規定
    • 存放時間
    • 運輸過程是否異常
    • 建設機關要求
  • 交接試驗内容
    • 測量絕緣電阻、直流電阻
    • 交流耐壓試驗、直流耐壓試驗
    • 洩漏電流測量、絕緣油試驗、線路相位檢查
  • 交接試驗注意事項
    • 裝設遮攔并懸挂警示牌
    • 安全距離0.7m
    • 結束後多次放電,1min以上
    • 斷路器耐壓試驗分合閘狀态下分别進行
    • 耐壓試驗各裝置分開單獨進行
    • 直流耐壓試驗,試驗電壓按每級0.5倍額定電壓分階段升高,每階段停留1min
    • 6KV以上做交流耐壓實驗、直流耐壓實驗、洩露電流測試,1KV以下用2500V兆歐表測試絕緣電阻代替耐壓實驗
  • 電杆基坑
    • 35KV架空電力線路檔距不超過設計檔距的1%,10KV不超過3%
    • 35KV基坑每300mm夯實一次,10KV500mm夯實一次
    • 回填後高出地面300mm
  • 導線架設
    • 導線連接配接接觸良好,接觸電阻不超過同長度電阻的1.2倍
    • 連接配接處強度不低于95%
    • 任意檔距隻能有一個接頭
    • 不能金屬的導線,隻能在跳線處連接配接
    • 導線鉗壓線前,選擇合适的連接配接管,型号和導線相符
  • 架空線路實驗
    • 測量線路的絕緣電阻符合規範
    • 檢查線路的兩側相位一緻
    • 對空載線路進行沖擊合閘實驗3次
    • 防雷接地裝置焊接、接地電阻值符合設計規定
    • 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接頭的溫度,來檢測接頭的連接配接品質
  • 電纜使用排管埋地
    • 電纜排管的孔徑一般為150mm
    • 排管距離地面的高度人行道500mm,一般地區700mm
    • 直線距離50m處,轉彎處、分支處設定電纜井,應有不小于0.1%的坡度
    • 電纜
      • 穿排管的電纜使用铠裝電纜
      • 敷設前進行疏通,清除雜物和積水
      • 穿電纜時不得損壞電纜保護層,可使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
      • 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入鋼管内
  • 電纜直埋
    • 明确定位柱,一般深度為0.9m
    • 采用機械開挖,確定溝槽尺寸,轉彎處的彎曲度符合設計要求
    • 電纜上門要鋪100mm的軟土細沙,并蓋上混凝土保護闆、紅磚、警示帶,覆寫寬度超過電纜兩側50mm
    • 直線距離50-100m處,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築物處設定方位标志或标樁
    • 電纜
      • 使用铠裝電纜
      • 電纜深度不小于0.7m,穿農田時不小于1m,下部鋪100mm的軟土細沙
      • 電纜互相直接的距離不下于100mm,交叉距離不小于500mm
      • 中間接頭加保護盒,盒下面墊混凝土基礎闆,伸出保護盒兩端600-700mm
  • 電纜支架
    • 金屬支架進行防腐處理,一般采用鍍鋅、刷漆;腐蝕性強的環境使用不鏽鋼、塑膠、鋁合金等耐腐蝕材料
    • 水準間距1.5-3m,垂直距離1-1.5m,有三通、彎頭時1m處設定支架
    • 支架接地可靠、經過伸縮縫時斷開100-150mm間距,間距兩端進行接地跨接
    • 金屬橋架超過30m,鋁制橋架15m時,應留有伸縮縫,并用伸縮片連接配接
    • 高壓低壓應分層配置,電力電纜控制電纜不宜在同一層,交流三芯電纜不宜超過1層,橋架上不宜超過2層
    • 交流單芯電纜應鋪設在同側支架上
    • 電纜與熱力管道淨距不小于1m,交叉不小于0.5m。受條件限制時采取隔熱保護措施
  • 封閉母線槽
    • 封閉母線直線段支架間距不大于2m,垂直安裝時每4m設定彈簧支架
    • 水準度和垂直度不宜大于0.15%,動力母線全長最大偏差不宜大于20mm,照明母線不宜大于5mm,垂直不宜大于10mm
    • 連接配接采用搭接或插接器
    • 通過建築變形縫時,設定伸縮節。長度超過80m時應在50-60m處設定伸縮節
    • 與裝置連接配接采用搭接或伸縮節連接配接
    • 需經過電氣實驗合格後,再與裝置端子連接配接。低壓絕緣電阻不低于0.5兆歐,高壓不低于20兆歐
    • 垂直安裝距地1.8m以内應采取保護措施
    • 接地
      • 母線槽金屬外殼和支架采用短路闆或者接地螺栓跨接
      • 全長接地保護不少于2處,分支段母線槽的末端需接地保護,與接地幹線采用焊接
      • 可靠接地前,不得進行交接實驗和通電實驗

管道

  • 埋地管道在回填前必須在 耐壓實驗、洩露實驗、防腐層檢測合格後進行,并按照隐蔽工程進行驗收
  • 管道材料的檢驗
    • 應具有産品品質證明檔案
    • 對材質、規格、型号、數量、辨別、外觀尺寸進行檢查驗收
    • 對檢測結果有異議時不得使用
    • 合金鋼采用光譜分析對材質進行檢查
  • 閥門的檢驗
    • 進行外觀品質檢查
    • 進行殼體壓力實驗和密封實驗,媒體為氯離子不超過25ppm的潔淨水
    • 實驗
      • 殼體壓力實驗:20°時最大允許工作壓力的1.5倍
      • 密封實驗:20°時最大允許工作壓力的1.1倍。
      • 時間不少于5min,媒體溫度為5~40°
    • 安全閥進行整定壓力調整和密封實驗
  • 管道連接配接儲罐,應在儲罐充水實驗合格後,基礎初階段沉降後進行
  • 壓力實驗是為了檢驗管道強度和嚴密性的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
    • 管道安裝完畢,熱處理和無損檢測合格後,進行壓力試驗
    • 壓力試驗應已液體為媒體,設計壓力小于0.6Mpa時可以采用氣體為試驗媒體
    • 脆性材料禁止使用氣體進行試驗
    • 試驗時無關人員不得進入
    • 試驗過程發現洩露,不得帶壓處理
    • 試驗結束後及時拆除盲闆、膨脹節臨時限制裝置
    • 試驗完畢後,不得在管道上進行修補或增添物件
    • 試驗合格後,填寫管道系統壓力試驗記錄
  • 壓力實驗前應具備的條件
    • 除防腐、絕熱外,已按設計圖紙全部安裝完成
    • 焊縫及其他帶檢部位尚未防腐絕熱
    • 管道上的膨脹節已經設定了臨時限制裝置
    • 實驗用的壓力表已校驗,并在有效期内,精度不低于1.6級。滿刻度值是最大壓力的1.5-2倍,不少于2塊
    • 符合壓力實驗的液體或氣體已經備齊
    • 管道已按要求進行加強
    • 待試管道與無關系統已用盲闆或其他隔離措施隔開
    • 待試管道上的安全閥、爆破片、儀表原件已經拆下或隔離
    • 實驗方案已準許,并已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 實驗前,相關資料已經建設機關和有關部門複查
  • 代替壓力試驗的規定
    • 所有焊縫進行100%射線檢測或超聲檢測
    • 除環向縱向對接焊縫以外的焊縫進行100%滲透檢測或磁粉檢測
    • 由設計機關進行管道系統的柔性分析
    • 管道采用敏感氣體或侵入液體的方法進行洩露試驗
  • 液壓試驗要求
    • 采用潔淨水,氯離子含量不超過25ppm
    • 實驗前注入液體時排盡空氣
    • 環境溫度不低于5°
    • 試驗壓力時設計壓力的1.5倍,埋地管道不得低于0.4Mpa
  • 氣壓試驗要求
    • 采用幹燥潔淨的空氣、氮氣、其他不燃無毒的氣體
    • 試驗壓力是設計壓力的1.15倍,真空管道為0.2Mpa
    • 試驗應裝有壓力洩放裝置,設定壓力不得高于試驗壓力的1.1倍
    • 實驗前進行預試驗0.2Mpa
    • 試驗過程:緩慢升壓至50%,未洩露則按10%逐級升壓,每級3min,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0min再降至設計壓力
  • 洩露性試驗要求
    • 輸送高度危害媒體或可燃媒體的管道必須進行洩露性試驗
    • 應在壓力試驗合格後進行,宜采用空氣
    • 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
    • 可以結合試車一并進行
    • 到達試驗壓力,停壓10min,無洩漏
  • 水沖洗管道
    • 采用潔淨水,氯離子含量不超過25ppm
    • 流速不低于1.5m/s,沖洗壓力不得超過管道的設計壓力
    • 沖洗截面積不小于管道截面積的60%,排水時不得形成負壓
    • 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與入水口目測一緻
  • 空氣吹掃管道
    • 流速不小于20m/s
  • 蒸汽吹掃管道
    • 絕熱工程已完成
    • 流速不小于30m/s
    • 吹掃前先暖管,及時疏水,檢查管道熱位移
    • 吹掃應按加熱——冷卻——再加熱的順序循環進行

動力裝置

  • 汽輪機安裝控制點
    • 基礎檢驗、劃線墊鐵安裝
    • 台闆、汽缸、軸承座安裝
    • 油潤滑、油循環系統
  • 凝汽器的安裝要點
    • 支撐方式采用直接坐落在凝汽器基礎上的支撐形式
    • 凝汽器已低壓缸排汽口直接的連接配接,采用具有伸縮性能的中間連接配接段
    • 凝汽器已汽缸的連接配接,不得改變汽輪機的定位尺寸,不得給汽缸附加額外應力
    • 凝汽器殼内的管闆、低壓加熱器的安裝在低壓缸就位前就應當完成
    • 管束可以在低壓缸就位後進行穿管和連接配接
  • 軸系中心多次找正
    • 軸系初找正
    • 凝汽器灌水至運作重量後的複找
    • 汽缸扣蓋前的複找
    • 基礎二次灌漿前的複找
    • 基礎二次灌漿後的複找
    • 軸系連接配接時的複找
  • 軸系對輪中心找正主要是對 高中壓對輪中心、中低壓對輪中心、低壓對輪中心、低壓轉子電轉子對輪中心的找正
  • 發電機轉子穿裝前的工作
    • 進行單獨氣密性實驗、漏氣量實驗 實驗
    • 在 機務、電氣與熱工儀表、對定子和轉子進行最後清掃檢查、簽證後進行
  • 發電機轉子穿裝方法
    • 滑道式方法
    • 接軸的方法
    • 用後軸承座作平衡重量的方法
    • 用兩台跑車的方法
  • 鍋爐的試運作
    • 在烘爐和煮爐合格後進行
    • 緩慢升壓
    • 檢查入孔、焊口、法蘭等部件,如發現洩露及時處理
    • 觀測各鋼架、支架的熱膨脹及位移是否正确
    • 完畢後按規定辦理移交簽證手續

靜置裝置

  • 充水實驗的檢查項目
    • 罐底的嚴密性
    • 管壁的強度和嚴密性
    • 固定頂強度、穩定性和嚴密性
    • 浮頂的升降實驗和嚴密性
    • 浮頂排水管的嚴密性
    • 基礎的沉降觀測

建築機電工程

管道

  • 閥門安裝前進行強度和嚴密性實驗。每批次抽查10%,主幹管100%;強度實驗為1.5倍,嚴密性1.1倍
  • 管道穿牆穿樓闆
    • 頂部高出20mm,廚房衛生間高出50mm
    • 底部與樓闆底部相平
    • 管道與套管直接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
    • 穿伸縮縫時采用柔性連接配接,設定伸縮節
  • 排水管
    • 設定伸縮節,間距不得大于4m
    • 穿樓闆設定阻火圈或長度大于500mm的防火套管
    • 不能拐90°彎,使用兩個45°彎頭
    • 通氣管
      • 不能與風道或者煙道連接配接
      • 高出屋面300mm,且大于最大積雪高度
      • 有門窗時高出600mm
      • 有人停留高出2m,并設定防雷裝置
      • 設定防水肩,防水帽
  • 承壓管道進行壓力實驗,非承壓進行灌水實驗,排水進行通球實驗、通水實驗,消火栓進行試射實驗
  • 水壓實驗
    • 工作壓力的1.5倍,不小于0.6Mpa
    • 例外:
      • 熱水蒸汽供暖管:系統頂點壓力加0.1Mpa,系統實驗壓力不小于0.3Mpa
      • 高溫熱水管:系統頂點壓力加0.4Mpa
      • 塑膠管:系統頂點壓力加0.2Mpa,實驗壓力不小于0.4Map
  • 通球實驗
    • 通球直徑不小于管徑的 2/3,通球率100%

電氣

  • 母線槽的施工技術要求
    • 每節母線槽的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兆歐
    • 相鄰母線槽間預留維護檢修距離
    • 支架直徑不小于8mm,間距不大于2m,每節母線槽最少1個,拐彎處增設,垂直安裝時設定彈簧支架
    • 每段的金屬外殼應可靠連接配接,全長與保護導體連接配接不少于2處
    • 穿牆時,空洞進行防火封堵
  • 電動機的檢查
    • 500V以下的電動機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動機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0.5兆歐,檢查數量為50%,不少于1個
    • 幹燥方法:燈泡幹燥法、電流幹燥法
    • 接地端子接在專用的接地螺栓上,不能接在外殼的固定螺栓上
  • 電動機通電前的檢查
    • 檢查電動機定子繞組的連接配接方式是否正确,電壓、頻率是否合适
    • 轉到電動機的轉軸是否靈活
    • 接地裝置是否良好
    • 啟動裝置是否良好
  • 電動機的試運作
    • 空載試運作2h,記錄升溫、電流、電壓、運作時間
    • 出現問題立即斷電
    • 啟動次數不宜過于頻繁,間隔不應小于5min,應在電動機冷卻至常溫下進行再次啟動
    • 電動機的轉動方向與訓示箭頭一緻
  • 照明配電
    • 單項回路不超過16A,燈具數量不超過25個
    • 大型建築組合燈具單項回路不超過25A,燈具數量不超過60個
    • 單項回路插座不超過10個,用于計算機的不超過5個
  • 燈具安裝要求
    • 采用預埋吊鈎、膨脹螺栓進行安裝
    • 導線截面積不小于1mm
    • I類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使用銅芯軟線與保護導體可靠連接配接
    • 重量超過3kg,采用預埋吊鈎或螺絲固定
    • 大于10kg應做5倍重量的恒定均布載荷強度實驗,時間不少于15min
  • 防雷接閃應采用搭接焊接
    • 扁鋼(40*4)+扁鋼 寬度的2倍,三面焊接
    • 扁鋼(直徑12)+圓鋼 直徑的6倍,兩面焊接
    • 圓鋼+圓鋼 直徑的6倍,兩面焊接
  • 接地體
    • 垂直接地體:長度一般為2.5m,埋地後距離頂部不小于0.6m,相鄰間距不小于5m
    • 土壤中可以填入化學降阻劑

通風與空調

  • 風管
    • 闆材的拼接采用 咬口連接配接(小于1.2mm)、焊接(大于1.5mm)、柳接。鍍鋅鋼闆使用咬口或者柳接
    • 風管和風管采用法蘭連接配接
    • 支吊架的開孔采用機械加工,不能使用電氣焊
    • 支吊架不宜設定在風口、閥門、檢查門處
    • 如果時輸送70°以上的氣體,使用耐熱橡膠闆、不燃的耐溫防火材料
    • 穿牆套管厚度大于1.6mm,不燃柔性材料封堵
    • 穿變形縫使用柔性連接配接
    • 輸送易燃易爆氣體設定可靠的防靜電接地裝置
    • 直徑大于630mm的防火閥、1250mm的彎頭使用獨立的支吊架
    • 消聲器、靜壓箱使用獨立的支吊架
  • 風管的實驗壓力
    • 低壓風管:1.5倍
    • 中壓風管:1.2倍,不低于750pa
    • 高壓風管:1.2倍
  • 空調水系統的實驗
    • 工作壓力不大于1Mpa時,應為1.5倍的工作壓力,最低不小于0.6Mpa
    • 工作壓力大于1Mpa時,應為工作壓力加0.5Mpa
    • 耐壓塑膠管的強度實驗壓力為1.5倍工作壓力,且不小于0.9Mpa,嚴密性實驗為1.15倍的工作壓力
  • 滿負荷聯合試運作調試内容
    • 檢測與控制系統的檢驗
    • 系統風量的測定和調整
    • 空調水系統的測定和調整
    • 室内空氣參數的測定和調整
    • 防排煙系統的測定和調整

消防

  • 申請消防驗收應具備的條件
    • 完成設計和合同約定的消防各項内容
    • 有完整的工程消防技術文檔和施工管理資料
    • 建設機關對工程涉及消防的各分部分項工程驗收合格
    • 消防設施性能、系統功能聯調聯試等内容檢測合格
  • 申請消防驗收送出的材料
    • 消防驗收申報表
    • 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 涉及消防的建設工程竣工圖紙
  • 消防驗收程式通常包括 驗收受理、現場評定、出具消防驗收意見
  • 消防驗收的形式
    • 隐蔽工程消防驗收
    • 粗裝修消防驗收
    • 精裝修消防驗收

管理

合同

  • 對招投标專業資格審查内容
    • 經營資格、專業資格、技術能力、管理能力、施工經曆、人員狀況、财務狀況、信譽
  • 總包對分包的全過程管理
    • 施工準備、程序施工、工序交驗、竣工驗收、工程保險
    • 技術、品質、安全、環保、進度
    • 工程款支付、工程資料

施工組織設計

  • 施工組織設計
    • 編制依據
      • 相關法律法規
      • 現行标準和技術經濟名額
      • 行政主管部門、建設機關對施工的要求
      • 招投标檔案
      • 工程設計檔案
      • 現場條件、位址氣候條件
      • 資源供應情況
      • 施工企業的生産能力、技術水準
    • 組織設計内容
      • 工程概況
      • 編制說明
      • 施工部署
      • 進度計劃
      • 資源配置
      • 施工工藝
      • 平面圖
      • 管理措施
    • 施工組織交底内容
      • 工程特點、難點
      • 工程各項目标
      • 施工部署
      • 進度安排
      • 資源配置計劃
      • 主要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
      • 安全技術措施
      • 環境保護措施
  • 施工方案
    • 編制依據
      • 相關法律法規
      • 标準規範
      • 施工合同
      • 施工組織設計
      • 施工環境
      • 同類工程經驗
      • 管理及作業人員技術素質
    • 施工方案的内容
      • 工程概況
      • 編制依據
      • 施工安排
      • 進度計劃
      • 資源配置計劃
        • 技術準備、現場準備、資金準備
        • 勞動力配置計劃、物質配置計劃
      • 方法工藝
      • 品質安全保證措施
        • 品質:指定工序控制點、明确工序品質控制方法
        • 安全: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别、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 交底内容
      • 施工程式和順序
      • 施工工藝、操作方法、要領
      • 品質控制、安全措施、環境保護措施
    • 危大工程施工方案内容
      • 工程概況
      • 編制依據
      • 施工計劃
      • 施工工藝技術
      • 施工安全保護措施
      • 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備分工
      • 驗收要求
      • 應急處置措施
      • 相關施工圖紙
    • 危大工程現場公告内容
      • 工程名稱、施工時間、具體責任人員、在危險區域設定安全警示标志
  • 施工組織總設計 危大工程施工方案審批流程
    • 施工機關技術負責人簽字、總監理工程師簽字

資源管理

  • 特種作業人員(焊電叉架)
    • 焊工、電工、叉車工、架子工
  • 特種裝置作業人員
    • 焊工、探傷工、司爐工、水處理工
  • 實名制資訊:基本資訊、從業資訊、誠信資訊
  • 材料進場驗收要求
    • 根據進料計劃、送料憑證、品質保證書、産品合格證等進行材料的數量和品質驗收
    • 按品質驗收規範和計量檢測規定進行
    • 驗收内容包括:品質、規格、型号、品質、數量、證件等
    • 做好記錄、辦理驗收手續
    • 要求複檢的材料有取樣送檢證明報告
    •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拒絕接受
  • 材料領發要求
    • 限額領料、定額發料、超額用料審批、建立領發台賬
  • 施工機具檔案内容
    • 購置時間、使用記錄、事故及維護記錄、裝備現狀鑒定記錄
  • 施工機具需要制定的制度
    • “人機固定”原則,實行定機、定人、定崗的三定制度
    • 施工機械裝置轉機轉人制度、機長負責制和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 機具操作人員四懂三會
    • 懂性能、懂原理、懂結構、懂使用
    • 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技術管理

  • 技術交底
    • 依據
      • 項目品質策劃
      • 施工組織設計
      • 施工方案
      • 施工圖紙
      • 施工工藝及品質标準
    • 内容
      • 設計交底
      • 項目總體交底
      • 機關工程技術交底
      • 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
      • 變更交底
      • 安全技術交底
  • 竣工檔案内容
    • 一般施工記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技術交底、施工日志)
    • 圖紙變更記錄
    • 裝置、産品、物資品質證明,安裝記錄
    • 預檢、複檢、複測記錄
    • 事故處理記錄

品質管理

  • 預控
    • 施工品質預控主要内容
      • 施工品質策劃
      • 工序品質預控
        • 品質預控、工序分析、品質控制點的設定
    • 品質預控的包括
      • 品質計劃預控與施工組織設計預控
      • 施工準備預控
      • 施工生産要素預控
    • 品質預控方案
      • 内容:工序名稱、可能出現的品質問題、品質預控措施
    • 工序分析的步驟
      • 第一步,用因果分析圖法書面分析
      • 第二步,進行試驗核實,如優選法
      • 第三步,制定标準進行管理,主要應用系統圖法和矩陣圖法
  • 品質控制點的分級
    • A級:影響裝置的安全運作
    • B級:影響下一道工序
    • C級 :對工程品質影響較小
  • 品質檢驗
    • 三檢制
      • 自檢:操作人員對自己的施工作業自我檢查,防止不合格品進入下道作業
      • 互檢:操作人員之間對完成的作業互相檢查,對自檢的一種複核确認,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
      • 專檢:品質檢驗員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檢驗,彌補自檢互檢的不足
    • 現在品質檢測方法
      • 目測法、實測法、實驗法
  • 品質問題處理
    • 事故報告内容
      • 發生的時間、地點、項目名稱、參建機關
      • 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經濟損失
      • 初步原因
      • 采取的措施、控制情況
      • 報告機關、聯系方式
    • 事故調查報告内容
      • 事故項目及參建機關
      • 事故經過和救援情況
      • 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 原因和事故性質
      • 相關品質檢測報告和技術分析報告
      • 事故責任認定和處罰
      • 防範整改措施
    • 品質事故的處理方式
      • 返工、返修、限制使用、不做處理、報廢

安全管理

  • 常見危險
    •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車輛傷害、火災爆炸、觸電、坍塌、中毒、窒息、灼燙
  • 流動式起重機吊裝過程中,應檢測的變化狀況
    • 吊點及吊索受力
    • 起升卷揚機及變幅卷揚機
    • 超起系統工作區域
    • 主要參數儀表顯示變化情況
    • 吊裝安全距離
    • 起重機水準度及地基變化情況
  • 臨時用電的準用程式
    • 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
    • 協助業主向當地電業部門申報用電方案
    • 對裝置材料的采購施工
    • 對臨時用電工程項目進行檢查驗收
    • 向電業部門提供相關資料,申請送電,電業部門檢查合格後進行送電
  • 臨時用電的檢查内容
    • 接地與防雷、配電室與自備電源、各種配電箱及開關箱、配電線、變壓器、電氣裝置安裝、電氣裝置調試接地電阻測試記錄等
  • 危險源清單内容
    • 危險源名稱、性質、風險評價、可能的後果、需采取的措施
  • 應急預案編制程式
    • 成立編制組、資料收集、風險評估、應急能力評估、編制預案、評審
  • 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
  • 綜合應急預案内容
    •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預案體系、事故風險描述、預警及資訊報告、應急響應、保障措施、應急預案管理
  • 專項應急預案内容
    • 事故風險分析、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處置程式和措施
  • 現場處置方案
    • 事故風險分析、應急工作職責、處置和注意事項
  • 4不放過原則
    • 原因未查明不放過
    • 責任人沒有處理不放過
    • 職工沒有得到教育不放過
    • 沒有制定防範措施不放過

現場管理

  • 四節一環保
    • 節能、節材、節水、接地、環境保護
  • 環境保護要點
    • 揚塵
      • 道路硬化
      • 出口設定洗車設施
      • 土方作業采取灑水、覆寫措施
    • 夜間施工
      • 對噪聲進行實時檢測控制
      • 盡量使用低噪聲、低震動的裝置
      • 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光外洩
      • 控制大型照明燈角度
    • 水污染
      • 針對不同的污水設定相應的處理措施
      • 污水排放應進行水質檢測
      • 保護地下水,采取隔水性能好的邊坡支護技術
      • 對于 有毒、油料的儲存,應有嚴格的隔水設計

成本、試運作、結算、竣工、保修

  • 單機試運作具備的條件
    • 機械裝置及附屬裝置已要求全部安裝完畢并驗收合格
    • 施工過程資料齊全
      • 各種産品的合格證和複檢報告
      • 施工記錄、隐蔽工程記錄和各種檢驗試驗合格檔案
      • 相關的電氣儀表調校合格資料
    • 資源條件已滿足
    • 技術措施已就位
    • 準備工作已完成
      • 試運作組織已建立
      • 相應的安全措施、防護裝置設定完畢
      • 周圍的環境清掃幹淨
      • 消防道路通暢

法規

  • 國家強制鑒定計量器具
    • 帶安全防護措施的壓力表、電能表、聲級計、接地電阻測量儀、絕緣電阻測量儀、互感器
  • 特種裝置的安全技術檔案内容
    • 設計檔案
    • 産品品質合格證明
    • 安裝和使用維護保養說明
    • 監督檢驗證明
  • 沒資質 10-50萬
  • 沒有書面告知 1-10萬

驗收組織者

工業安裝工程 建築安裝工程
檢驗批、分項工程

建設機關專業工程師

監理工程師

建設機關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

監理工程師

分部工程

建設機關項目技術負責人

總監理

建設機關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

總監理

機關工程 建設機關項目負責人 建設機關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