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闆是整個計算機XP系統下載下傳之家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可以說成是一台計算機的基礎軀幹,CPU、記憶體、顯示卡等其他配件都要安插在主機闆上以後才能進行正常的工作。另外,CPU及總線控制邏輯、BIOS晶片讀寫控制、系統時鐘發生器與時序控制電路、DMA傳輸與中斷控制、記憶體及其讀寫控制、鍵盤控制邏輯、I/O總線插槽及某些外設控制邏輯也都內建在主機闆上。是以,主機闆發生故障的話将會嚴重的影響到整個PC機系統的正常工作。一般由計算機主機闆引起的常見故障表現為:開機加電顯示器呈黑屏狀态,揚聲器無聲響,鍵盤被封鎖,硬碟驅動器不能引導等。
下面,筆者将主機闆的維護和維修方法分為幾點向大家介紹一下。
一、清潔法
用毛刷輕輕刷去主機闆上的灰塵,另外,主機闆上一些插卡、晶片都采用了插腳形式,經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造成接觸不良。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然後再重新插接即可。
二、觀察法
仔細的檢視出現問題的主機闆,看看每個插頭、插座是否傾斜,電阻、電容的引腳是否互相虛連、晶片的表面是否燒焦或者開裂,主機闆上的錫箔是否有燒斷的痕迹出現。另外我們還要檢視的就是,有沒有異物掉進主機闆的元器件之間。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借助萬用表量一下。
三、拔插交換法
主機ghost win7系統下載下傳系統産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機闆自身故障或I/O總線上的各種插卡的故障均可能導緻系統的運作不正常。采用拔插檢查的方式是确定故障在主機闆或I/O裝置的簡捷方法。簡單點說也就是在關機的情況下将插卡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插卡後就開機觀察一下機器運作狀态,如果在拔出某塊插卡後計算機運作正常了,那故障原因就是該插卡有故障或相應的I/O總線插槽及負載電路有問題。若拔出所有插卡後計算機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有可能就出在主機闆上。采用拔插交換法實質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闆,總線方式一緻、功能相同的插卡或同型号晶片互相交換,根據故障的變化情況判斷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記憶體在自檢的時候出錯,就可以交換相同的記憶體晶片或記憶體條來确定故障原因。
四、電阻、電壓測量法
為防止出現意外,我們還應該測量一下主機闆上的電源+5V與地(GND)之間的電阻值。最簡捷的方法就是測量晶片的電源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在沒有插入電源插頭時,該電阻一般為300Ω,最低的也不應該低于100Ω。然後我們再測一下反向電阻值,可能略有差異,但相差不可以過大。如果正反向阻值都很小或接近導通,就說明主機闆上有短路現象發生,應該檢查短路的原因。
一般,産生這類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
1.主機闆上有被擊穿的晶片。一般說此類故障較難排除。例如TTL晶片(LS系列)的+5V連在一起,可吸去+5V引腳上的焊錫,使其懸浮,逐個測量,進而找出有故障的晶片。如果不采用吸掉焊錫而直接使用割線的方法,有可能會影響到主機闆的壽命。
2.主機闆上有損壞的電阻電容。
3.主機闆上存有導電雜物。
當排除短路故障後,插上所有的I/O卡,測量+5V,+12V與地是否短路。特别是+12V與周圍信号是否相碰。如果手頭上正好有一塊同樣型号的主機闆時,也可以用測量電阻值的方法測闆上的疑點,通過對比,可以很快的發現晶片故障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