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熱議話題是公休、八小時工作制、五險一金和薪資上調,引來了所有人的一片叫好聲,但我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因為目前享受公休和五險一金更多的就是公務員、企事業機關及一些大廠,雖然有些企業會加班,但也有不菲的加班費,而沒有這些的通常是一些中小型企業。
根據資料顯示,大概有不到1.5億人完整的繳納了五險一金,也就是說目前還是大部分人什麼都沒有。
雖然我們看文章經常會看到網絡的平均薪資那麼高,甚至于月薪一萬,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也看到了那麼多人都在雙休、五險一金的公司上班,但事實上呢?
沒有這些的永遠是大多數人,我們總是在希望這些美好的願望去落地實作,但現實往往會更加的打臉。
記得曾經有一篇報導是這樣的,有一個大廠不能給所有的騎手上五險一金,是因為每年的費用會節省幾十到幾百億。
這還是大廠,如果是中小型企業呢?
在大陸的中小型企業,平均的存活周期為2.9年,能生存到5年之上的不足7%,而10年以上的不到2%,也就是說在中小型企業生存艱難。
而之是以生存不易,還不是因為雙休或者五險一金,除了一二線城市外,在更多的城市其實還是沒有這些的,主要還是項目選擇與經營問題,當然運氣肯定也占很大的一部分。
中小企業更多的成本為:稅費成本、人工成本、地租成本、物流成本等等,還不包括很多隐形的成本,想要脫穎而出可見有多難。
比如我想創業一個餐飲店,規模在一百平方左右,這時我需要考慮用工成本,後廚2人,收銀1人,服務員2人,當然自己本人可以替代其中某一個人,但大廚不行,畢竟技術有限。
而如果八小時工作制、雙休這兩項落實,就意味着,餐飲業就要多招人,因為餐飲企業營業時間一般情況下會是在早上10:00-14:00,下午17:00-24:00,當然有的餐飲企業時間會短,有的工作時間會更長。
而你縮短時間,就會意味着會損失一部分客戶,不縮短時間,就要增加用工成本,至少要增加三分之一的人手,當然如果生意比較好,那一切都另當别論,如果生意一般呢?誰還敢再招人?
而不招人生意又勢必會造成影響,互相作用之後,會讓店面的陷入兩難的境地。
小編在三線城市,眼光有限,身邊人創業人也有不少,無不感歎現在賺錢更加的艱難,很多人都扛不住而倒閉,而這些倒閉的還是以小微型企業居多,畢竟本身就沒有多少核心競争力,一旦遇到不可控因素,就會遭遇失敗。
而現在很多人還在想創業,而真正的創業者在不靠父母的前提下能拿出多少資金?即便有父母的幫襯,又能拿出多少?
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我們又當如何選擇創業項目,我想除了有人脈資源(家裡或者之前工作積累的資源),有多少人敢去保證創業的盈利性?
創業有風險,大家所熟知,但如果因為風險而讓所有人望而卻步,肯定也會影響社會發展。
其實像公休、五險一金、薪資上調這些問題,有哪個老闆不想呢?這樣自己輕松,員工的忠誠度也會高,無論是在招聘、員工管理方面,都會更加簡單一些。
但是又有多少小微型企業的老闆敢去這樣做呢?
如果要換成是創業,那麼無疑給平民百姓的創業門檻又進一步的提高,租一個工作室、擁有5名員工,在前期不保證利潤的前提下,按照每個人月薪3000元,加上其他保險等其他福利費用,每個員工都會是不少的開支,總的每個月成本會更高。
但社會在進步,這些福利必然是曆史趨勢,我們不應該去逃避,我們首先應該去正視它,然後逐漸向這樣的方向去前進,而這些必然離不開很多方面的支援,讓創業者、勞動者都可以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