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雖經曆宦海浮沉,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後世流芳。他就是大唐開國名相房玄齡,居功至偉,無人能及,堪稱宰相的典範。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房玄齡自幼聰敏,而且博學多才,更難得的是他天生有敏銳的政治觸覺。在秦王李世民還隻是個年近弱冠的血氣男兒時,房玄齡就察覺到其天命所在。當時,李淵父子起兵不過短短兩個月,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而房玄齡就認定了隋朝将亡、李家王朝會取而代之,于是毅然“杖策谒于軍門”,投奔李世民。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唐玄齡老成持重,目光長遠,每次出征得勝, 其他将領争先恐後地搶奪珍玩寶物,唯房玄齡憂心于為李世保招人才,收集各地圖書典籍,以備有朝一日治國之用。 房玄齡的做法間接為李世民樹立了求賢若渴的高大形象,在争取民心的鬥争中把握先機。他的遠見卓識,令李世民歎服。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房玄齡在“玄武門之變”的皇位鬥争中,充當了李世民重要的謀士角色。當時李世民雖為次子,但因戰功顯赫,加号“天策上将”,位于一一切王公之上。太子李建成對此心生疑忌,認定李世民會威脅到他繼承皇位,便與四弟李元吉聯合,妄圖置李世民于死地。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房玄齡力薦李世民效法周公,除掉李建成及其同黨,這樣才能鞏固李唐王朝的統治,確定國家社稷的安定與昌盛。房玄齡與李世民一拍即合, 使他成為推動李世民發動宮廷政變的重要人物,進而也奠定了他在秦王登基之後的特殊地位。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李世民即位後,任命房玄齡為尚書左仆射,行宰相之職。在22年的宰相生涯中,房玄齡忠心耿耿,為貞觀之治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夜以繼日地工作着,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甚至肯屈尊兼做“度支郎中”,親力親為地打理财政預算和賬目。他的忙碌讓李世民都難以承受,曾當面勸他不要總把自己弄得太疲憊。可房玄齡依舊如故,不為所動。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房玄齡深知“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在李世民授予他“太子少師”的職銜時,他上表請‘請求。當太子準備儀仗隊要正式拜見老師的時候,房玄齡始終沒敢接受如此禮遇。房玄齡縱使居相位,仍謙恭禮讓,謹慎維持君臣之道。

在李世民的心中,已将房玄齡比作雙手。為了報答這位明君,房玄齡直到生命終結也沒有再辭官。那麼,房玄齡穩居宰相二十二年不倒,有沒有秘訣呢?遇到李世民這位千古賢君固然是一方面,但房玄齡自身素質起着主導作用,他務實的态度與寬廣的胸襟是成功的保障。要說秘訣主要有三方面: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一、一心為公

一次,李世民讓谏議大夫王珪評價幾位宰相,他對房玄齡的評價為“孜孜奉國,知無不為。”這确實是對房玄齡一生真實的寫照。有三件事可以表現出來:

其一,房玄齡跟随李世民南征北讨,打了無數勝仗。每次勝利後,衆将士大都競相搜刮奇珍異寶,而房玄齡卻忙着收錄圖譜書籍,敵方陣營中如有能臣良将他便傾心結交,推薦給李世民。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張亮、虎牢關大破窦建德時獻計的薛收、與他齊名的杜如晦都是出自房玄齡的推薦。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其二,戶部度支郎中一職出現空缺,這個職位掌控全國賦稅的統計與調配,十分重要,但對官員的要求也很高。在沒有合适人選時,為了保證這一重要職能的順暢,高居宰相之位的房玄齡竟然親自兼任一個小小的郎官。

其三,貞觀二十二年,已經病危的房玄齡仍然擔心國事,上表進谏,勸太宗停止征讨高句麗。太宗看到表章感歎道:“此人危惙如此,尚能憂大陸家。”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二、謹慎

房玄齡的官當得很謹慎,而且是官越大,地位越高越謹慎。玄武門之變中房玄齡率先對長孫無忌商議先下手為強的建議,勝利後,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杜如晦、侯君集五人為首功,奠定了他在太宗朝的地位。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貞觀三年,李世民想拜房玄齡為太子少師。面對這份榮耀,房玄齡謹慎地推辭了,隻擔任了太子詹事。雖然幹的工作都差不多,但放着太子老師不當,卻當了太子下屬,可見房玄齡的謙虛謹慎。

貞觀十三年,李世民又一次提出拜房玄齡為太子少師。這次他不好在推辭,但考慮給太子當老師責任重大,于是上表太宗,請求辭去尚書左仆射這一宰相職務,專心當老師。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李世民下诏又是勸慰,又是鼓勵,還略帶生氣地訓斥了幾句,老房才以本職兼任太子少師。但太子少師需接受太子跪拜的禮儀,老房深感不安,猶豫再三,也沒敢接受太子的跪拜。朝中大臣聽說後,都稱贊他謙虛的美德。

房玄齡越謙虛官越大,進位為三公之一的司空。李世民還将愛女高陽公主下嫁到房家。房玄齡的人生達到了頂峰。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三、本分

這一點作為臣子極為重要,皇帝為了顯示與大臣的親近,可以開個玩笑,套個近乎。或者許下能夠怎樣的僭越行為,大臣們可千萬不敢當真,必須牢記君臣之道。

房玄齡對這一點就做得很好。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出發前将首都長安托付給房玄齡,并交代事無大小均由老房做主。面對重托,房玄齡并未托大。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有一次,房玄齡接待了一位告狀者,房玄齡問他:“你狀告何人?”那人說:“就告你房玄齡!”老房略一思忖,對他說:“你一句也不能說。”吩咐左右,将此人直送前線,由皇帝裁決。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李世民聽說老房送來一個告狀的,心中已大概知道怎麼回事。預備好了刀斧手伺候,當那人剛剛說出要告房玄齡,李世民二話不說将其斬首。并緻書房玄齡:以後這種小事自己決斷,别耽誤我打仗。

如果老房敢自己處理掉這個告狀者,李世民心裡勢必充滿狐疑。而這樣處理,房玄齡雖然挨了批評,但君臣關系安好。處于如此高位,仍能清醒認識自己應處的位置,仍能如此本分,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一生三起三落,仍能穩居相位22年,大唐名相房玄齡是如何做到的?

這三個秘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孜孜為國,知無不為”,道出了房玄齡的為官之道;“ 虛懷若谷,德才兼備”更彰顯一朝盛世的名相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