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hatGPT應用爆火,安全的大資料底座難尋 | 中國數度筆記

作者:經濟觀察報
ChatGPT應用爆火,安全的大資料底座難尋 | 中國數度筆記

經濟觀察網記者 高若瀛 當ChatGPT成為打勞工眼中快速生成PPT、分析報表、設計方案等重複性工作的神器時,企業老闆或許還是得思考利用AI做些别的事情。

一方面,AI落地商業場景被激發的無數新可能。IDC預測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總規模将超184億美元,約占全球總規模8.3%,位列單體國家第二。但與此同時,與背景業務流程緊密相關的AI應用,不同業務資料量企業的體感,或許很難“同此涼熱”。

不可否認,從行業應用上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把AI和相關技術,如NLP、模式識别等結合在一起,輔助做部分業務決策和預測,以達到提升生産營運工作效率的目的。

而AI所承擔的任務也正變得日益複雜,如分析處理實時資料,其中很多資料是通過流式方式傳輸,有些還有共享需求,這就對AI貼近實時業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過去很多企業把大資料作為核心能力,随着越來越多的公司自己搭建大資料平台,如何在大資料平台下搭建AI,正逐漸變成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不管怎麼看,業務資料龐大、資金充裕的金融企業、保險企業等大企業,無論是在大資料平台的搭建還是AI具體的部署投入上,能力、意願和安全收益都更高。這是否意味着廣大中小企業隻能落後追随?

在企業資料雲公司肯睿中國(Cloudera)大中華區區域副總裁王剛看來,AI是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要嘗試的技術,今後一定是核心能力,不同類型的企業都可以嘗試,關鍵在于部署方式與成本間的考量;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沒有做好安全合規、隐私保護的“資料底座”就匆忙上馬AI應用,對企業來說或将蘊含“更大風險點”。

對話:

經濟觀察網:AI驅動的智能決策在過去很長時間都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被ChatGPT帶熱的這波AI風潮下,企業的數字化更新和之前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王剛:AI的概念有些年頭了,但很多客戶還是覺得很陌生,認為這是個很複雜的技術名詞。但很強互動性的ChatGPT,讓很多人發現,通過這個應用可以做一些原來不敢想像的事情或産生一些新的内容。這種互動性讓每個人感覺到AI變得觸手可及,進一步激發大家對AI的熱情。很多人預測AI新一代大規模商業化的時代将會來臨。

但具體看,ToC和ToB端的AI還是不太一樣。ToB的AI應用更具有行業性,如金融、電信、汽車行業,不不同行業的使用場景不一樣。事實上,不可能每家公司都自建一套ChatGPT,後者畢竟是百億級美金的投入。企業内部要搭建自己的AI平台,這個能力還是要基于某種技術平台,放眼看能提供這種技術平台的公司屈指可數。目前看,幫企業搭建AI平台,實作AI能力,這方面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以Cloudera為例,企業做大資料平台,我們提供端到端各個環節的元件,而非單一産品,通過不同環節用、不同元件實作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同時我們的大資料平台可以滿足多雲、混合雲部署方式,通過資料內建,通過原資料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把所有的元件黏合在一起,高度的自動化,同時又滿足資料安全和合規的要求。有了資料,企業把大資料平台延伸到AI這個最後環節,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企業沒有資料,是沒有辦法對算法進行資料的學習和訓練的。

經濟觀察網:剛提到的TOB場景多為大企業,對于資料量不那麼大的中小企業來說,部署AI是不是個僞命題?

王剛:AI部署也應該是中小企業要考慮的能力,隻不過大家對AI的顧忌在于投入。大的金融機構資金充裕,他們更願意花錢去做AI部署。但中小企業會擔心投入很多資金、裝置、技術和人力後,發現産出回報沒那麼明顯,這是實際存在的問題。但這跟部署方式有關。對于大的金融機構,因資料合規和安全等考慮,更願意從頭搭建自己的資料中心,他們也有這樣的能力、财力和人員。

但現在整個大資料平台,包括Machine learning,都可以部署在各種各樣的公有雲平台上。公有雲是按照流量和資源進行消耗,資料量小的時候,可以用很小的資源搭建起來。本身這種搭建的過程、采購以及付費都非常簡單,任何一家中小企業都可以用很少的投入進行嘗試,門檻沒有以前那麼高。

此外,我也不建議本中小規模的企業學習一些大公司部署AI做法。目前,國内這些公有雲的廠商都在推出自己的AI解決方案和應用能力,門檻很低,有指引式的操作,有些産品甚至點選幾下滑鼠就可以搭建出來。AI是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要嘗試的技術,今後一定是核心能力。大家覺得AI是大公司的事情,中小企業在這方面永遠跟不上大公司的腳步,但其實每個類型的公司都可以嘗試。

經濟觀察網:怎麼了解AI“未來一定是企業的核心能力”?

王剛:以我們自己的一個客戶——信也科技為例。這是一家做風控的企業,其具體業務應用中采用了很多AI手段。企業雖然對外會公開講,他們應用了Cloudera的技術,但具體怎麼用的——那些摸索了很久的AI模型和算法規則,才是他的核心競争力。

這個角度看,Cloudera作為技術提供方提供服務支援,但更重要的還是企業要自己琢磨落地行業特點,應該如何應用技術,這才是核心競争力。這不是簡單的投資問題,因為目前的技術難度門檻已經很低了,AI在不同領域都有不同應用,關鍵在于是不是真的用到實處,對工作生産産生實際性幫助。

經濟觀察網:當AI應用爆發式增長,哪些是企業容易忽視的風險點?

王剛:首先,從商務上考慮,大家覺得投入很多資金後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或者說投資回報很低,這是很大的風險點。

二是資料合規和資料安全的問題,特别是在《資料安全法》推出後,資料隐私越來越重要。這時如果再配合使用AI,卻沒考慮這一點,企業隻想通過很便宜的解決方案去實作某些目标,但沒法保證資料安全和合規,可能會給企業造成很大風險。風險一旦暴露,造成商業上的損失,可能比原來對AI的期望值還要大,甚至受到監管的處罰。資料安全、資料合規、資料隐私可能是很多公司意識比較淡薄的地方。

特别是中小企業對資料隐私安全方面的知識比較匮乏,他不知道這方面應該怎麼保護自己,保護整個資料不出問題。此外,他們可能知道資料安全很重要,但缺乏怎麼做,用什麼方法,通過哪些技術和手段去實作。

資料安全合規不是老闆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和資料相關的整體團隊的事情。企業要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讓他們意識到每個使用資料的人,都有義務保護資料,包括IT人員、AI部門、資料工程師、開發人員、使用報表的人等,人和技術要結合在一起。

AI是把雙刃劍,用得好讓企業如虎添翼;用不好疏忽了安全、隐私和合規,會給企業帶來更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