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原文位址: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NjI3NDQ=.html

不少設計師和工程師都被安卓裝置紛繁的螢幕搞得暈頭轉向,我既做UI設計,也做過一點安卓界面布局,剛好對這塊内容比較熟悉,也曾在公司内部做過相關的講座,在此,我将此部分知識重新梳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1、了解幾個概念

(1)分辨率。分辨率就是手機螢幕的像素點數,一般描述成螢幕的“寬×高”,安卓手機螢幕常見的分辨率有480×800、720×1280、1080×1920等。720×1280表示此螢幕在寬度方向有720個像素,在高度方向有1280個像素。

(2)螢幕大小。螢幕大小是手機對角線的實體尺寸,以英寸(inch)為機關。比如某某手機為“5寸大屏手機”,就是指對角線的尺寸,5寸×2.54厘米/寸=12.7厘米。

(3)密度(dpi,dots per inch;或PPI,pixels per inch)。從英文顧名思義,就是每英寸的像素點數,數值越高當然顯示越細膩。假如我們知道一部手機的分辨率是1080×1920,螢幕大小是5英寸,你能否算出此螢幕的密度呢?哈哈,中學的勾股定理派上用場啦!通過寬1080和高1920,根據勾股定理,我們得出對角線的像素數大約是2203,那麼用2203除以5就是此螢幕的密度了,計算結果是440。440dpi的螢幕已經相當細膩了。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2、實際密度與系統密度

尚未發現他處使用“實際密度”和“系統密度”這兩個詞彙,暫時由我如此定義吧。

“實際密度”就是我們自己算出來的密度,這個密度代表了螢幕真實的細膩程度,如上述例子中的440dpi就是實際密度,說明這塊螢幕每寸有440個像素。5英寸1080×1920的螢幕密度是440,而相同分辨率的4.5英寸螢幕密度是490。如此看來,螢幕密度将會出現很多數值,呈現嚴重的碎片化。而密度又是安卓螢幕将界面進行縮放顯示的依據,那麼安卓是如何适配這麼多螢幕的呢?

其實,每部安卓手機螢幕都有一個初始的固定密度,這些數值是120、160、240、320、480,我們權且稱為“系統密度”。大家發現規律沒有?相隔數值之間是2倍的關系。一般情況下,240×320的螢幕是低密度120dpi,即ldpi;320×480的螢幕是中密度160dpi,即mdpi;480×800的螢幕是高密度240dpi,即hdpi;720×1280的螢幕是超高密度320dpi,即xhdpi;1080×1920的螢幕是超超高密度480dpi,即xxhdpi。

安卓對界面元素進行縮放的比例依據正是系統密度,而不是實際密度。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3、一個重要的機關dp

dp也可寫為dip,即density-independent pixel。你可以想象dp更類似一個實體尺寸,比如一張寬和高均為100dp的圖檔在320×480和480×800的手機上“看起來”一樣大。而實際上,它們的像素值并不一樣。dp正是這樣一個尺寸,不管這個螢幕的密度是多少,螢幕上相同dp大小的元素看起來始終差不多大。

另外,文字尺寸使用sp,即scale-independentpixel的縮寫,這樣,當你在系統設定裡調節字号大小時,應用中的文字也會随之變大變小。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4、dp與px的轉換

在安卓中,系統密度為160dpi的中密度手機螢幕為基準螢幕,即320×480的手機螢幕。在這個螢幕中,1dp=1px。

100dp在320×480(mdpi,160dpi)中是100px。那麼100dp在480×800(hdpi,240dpi)的手機上是多少px呢?我們知道100dp在兩個手機上看起來差不多大,根據160與240的比例關系,我們可以知道,在480×800中,100dp實際覆寫了150px。是以,如果你為mdpi手機提供了一張100px的圖檔,這張圖檔在hdpi手機上就會拉伸至150px,但是他們都是100dp。

中密度和高密度的縮放比例似乎可以不通過160dpi和240dpi計算,而通過320px和480px也可以算出。但是按照寬度計算縮放比例不适用于超高密度xhdpi和超超高密度xxhdpi了。即720×1280中1dp是多少px呢?如果用720/320,你會得出1dp=2.25px,實際這樣算出來是不對的。dp與px的換算要以系統密度為準,720×1280的系統密度為320,320×480的系統密度為160,320/160=2,那麼在720×1280中,1dp=2px。同理,在1080×1920中,1dp=3px。

大家可以記住下面這個比例,dp與px的換算就十分easy啦!

ldpi:mdpi:hdpi:xhdpi:xxhdpi=3:4:6:8:12,我們發現,相隔數字之間還是2倍的關系。計算的時候,以mdpi為基準。比如在720×1280(xhdpi)中,1dp等于多少px呢?mdpi是4,xhdpi是8,2倍的關系,即1dp=2px。反着計算更重要,比如你用PhotoShop在720×1280的畫布中制作了界面效果圖,兩個元素的間距是20px,那要标注多少dp呢?2倍的關系,那就是10dp!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當安卓系統字号設為“普通”時,sp與px的尺寸換算和dp與px是一樣的。比如某個文字大小在720×1280的PS畫布中是24px,那麼告訴工程師,這個文字大小是12sp。

5、建議在xdhpi中作圖

安卓手機有這麼多螢幕,我到底依據哪種螢幕作圖呢?沒有必要為不同密度的手機都提供一套素材,大部分情況下,一套就夠了。

現在手機比較高的分辨率是1080×1920,你可以選擇這個尺寸作圖,但是圖檔素材将會增大應用安裝包的大小。并且尺寸越大的圖檔占用的記憶體也就越高。如果你不是設計ROM,而是做一款應用,我建議大家用PS在720×1280的畫布中作圖。這個尺寸兼顧了美觀性、經濟性和計算的簡單。美觀性是指,以這個尺寸做出來的應用,在720×1280中顯示完美,在1080×1920中看起來也比較清晰;經濟性是指,這個分辨率下導出的圖檔尺寸适中,記憶體消耗不會過高,并且圖檔檔案大小适中,安裝包也不會過大;計算的簡單,就是1dp=2px啊,多好計算啊!

做出來的圖檔,記着讓界面工程師放進drawable-xhdpi的資源檔案夾中。

6、螢幕的寬高差異

在720×1280中作圖,要考慮向下相容不同的螢幕。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知道,320×480和480×800的螢幕寬度都是320dp,而720×1280和1080×1920的螢幕寬度都是360dp。它們之間有40dp的差距,這40dp在設計中影響還是很大的。如下圖蝴蝶圖檔距離螢幕的左右邊距在320dp寬的螢幕和360dp寬的螢幕中就不一樣。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不僅寬度上有差異,高度上的差異更加明顯。對于天氣等工具類應用,由于界面一般是獨占式的,更要考慮螢幕之間的比例差異。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如果想消除這些比例差異,可以通過添加布局檔案來實作。一般情況下,布局檔案放在layout檔案夾中,如果要單獨對360dp的螢幕進行調整,你可以單做做一個布局檔案放在layout-w360dp中;不過,最好是預設針對360dp的螢幕布局(較為主流),然後對320dp的螢幕單獨布局,将布局檔案放到layout-w320dp中;如果你想對某個特殊的分辨率進行調整,那麼你可以将布局檔案放在标有分辨率的檔案夾中,如layout-854×480。

7、幾個資源的檔案夾

在720×1280中做了圖檔,要讓開發人員放到drawable-xhdpi的資源檔案夾中,這樣才可以顯示正确。個人認為僅提供一套素材就可以了,可以測試一下應用在低端手機上運作是否流暢,如果比較卡頓,可以根據需要提供部分mdpi的圖檔素材,因為xhdpi中的圖檔運作在mdpi的手機上會比較占記憶體。

以應用圖示為例,xhdpi中的圖示大小是96px,如果要單獨給mdpi提供圖示,那麼這個圖示大小是48px,放到drawable-mdpi的資源檔案夾中。各個資源檔案夾中的圖檔尺寸同樣符合ldpi:mdpi:hdpi:xhdpi:xxhdpi=3:4:6:8:12的規律。

UI設計師不可不知的安卓螢幕知識

如果你把一個高2px的分割線素材做成了9.png圖檔,你想讓細線在不同密度中都是2px,而不被安卓根據密度進行縮放,怎麼辦?你可以把這個分割線素材放到drawable-nodpi中,這個資源檔案夾中的圖檔,将按照實際像素大小進行顯示,而不會被安卓根據密度進行縮放。即在mdpi中細線是2px(2dp),在xhdpi中細線是2px(1dp)。

以上是對安卓螢幕的初步總結,不知道你看完後是豁然開朗,還是一頭霧水?這篇文章主要為了實用起見,避開了過多深入的分析,如果你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

----------------------------------------------------------

最後補充一下,不少朋友問我安卓平闆的設計,提到最多的是1280×800的分辨率,這個分辨率的平闆一般是10.1寸的中密度螢幕,直接在PS中建立1280×800的畫布,提取之後的素材讓開發放到drawable-mdpi中即可。并且中密度的平闆中,1dp=1px,比較好換算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