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說明 這是一篇使用ASUS N45SL電腦安裝Mac OS X EI Capitan的教程。此教程的部分文字和圖檔來自資料中羅列的各個文章。文中部分段落直接取自遠景論壇網友stone803。感謝他把自己寶貴的學習經驗寫出來,解決了我安裝黑蘋果時的諸多困惑。僅以此文記錄我安裝Mac OS X EI Capitan到自己的ASUS N45SL電腦上的過程。文章中列舉了我在安裝黑蘋果時參閱過的一些文章,希望對各位簡友有所幫助。要學習更多關于黑蘋果的知識也可以到遠景論壇上去學習。^_^ 電腦 屬性 參數

電腦 華碩 N45SL 筆記本電腦 (掃描時間:2015年11月24日)作業系統 Windows 10 專業版 64位 ( DirectX 12 )
處理器 英特爾 第二代酷睿 i5-2450M @ 2.50GHz 四核
主機闆 華碩 N45SL ( 英特爾 HM65 晶片組 )
記憶體 8 GB ( 海力士 DDR3 1333MHz )
主硬碟 三星 SSD 850 EVO 120GB ( 120 GB / 固态硬碟 ) / Hitachi HTS547575A9E384 (698 GB)
顯示卡 英特爾 HD Graphics 3000 ( 2 GB / 華碩 )
顯示器 奇美 CMI001B ( 14.1 英寸 )
聲霸卡 瑞昱 ALC663 @ 英特爾 6 Series Chipset 高保真音頻
網卡 Atheros AR8151 PCI-E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 / Atheros AR9285 802.11b/g/n Wireless Network Adapter

資料 網站:遠景論壇 參考:

[新人請看] 遠景El Capitan臨時置頂向導集合貼

1、[OSX 之小白安裝教程(Clover)----El Capitan](http://bbs.pcbeta.com/viewthread-1646258-1- 1.html)

2、[授人以漁] UEFI+GPT+Clover OS X Yosemite原版單、雙系統雙版教程(正式版)

3、UEFI+Clover引導Mavericks10.9.1\Win8_Pro雙系統正式版安裝U盤的簡單圖解制作方法

4、在Windows中制作Clover引導的OS X 10.8.5/10.9.4/10.10.5 原版安裝U盤,太簡單了!

5、10.9 原版種子+網盤+mac與win下制作原版安裝簡單教程

6、[讓天下沒有難裝的黑果] 1 快速制作CLOVER四葉草引導U盤 WIN+MAC

7、[讓天下沒有難裝的黑果] 2 超簡單在MAC或WIN系統下的制作OS X系統安裝盤(原版+懶人)

8、[讓天下沒有難裝的黑果] 3 Legacy傳統BIOS使用CLOVER引導在GPT硬碟安裝OSX+WIN雙系統

9、簡單幾步制作 Windows 10 正式版U盤可啟動安裝盤圖文教程 (全新安裝Win10)

10、Windows 10下使用TransMac制作Yosemite安裝優盤無法識别EFI分區

11、懶人版和原版的安裝方式有何差別?

準備

  • 硬體:

    8GU盤兩個,一個制作Windows10的系統安裝盤,另一個制作Mac OS X的系統按安裝CD光牒。如果隻有一個U盤也可以先在安裝完Windows10後再格式化U盤制作Mac OS X的安裝CD光牒。

  • 系統:

    Windows10下載下傳:擷取 Windows 10EI Capitan下載下傳:[分享] 福利:OS X El 10.11 15A284/10.11.1 15B42正式版原版安裝U盤鏡像(帶Clover引導)

  • Windows工具:

    Windows10 U盤安裝器制作軟體:Rufus官網 ;

    Mac OS X U盤安裝器制作軟體:transMac官網;

    四葉草引導:[下載下傳] 【四葉草】Clover_v2.3k_r3320.pkg + EFI_Tools + Win版 + USB版 引導工具;

    EasyUEFI 官網:EasyUEFI;

    ASUS N45SL Kexts下載下傳(參考比較接近的ASUS N56VZ):[分享] 華碩N56VZ更新成功;

    硬體檢測工具:AIDA64官網 ;

  • Mac工具:

    四葉草引導pkg安裝包:[下載下傳] 【四葉草】Clover_v2.3k_r3320.pkg + EFI_Tools + Win版 + USB版 引導工具;

    Clover Configurator:Clover Configurator;

    PlistEdit Pro:[下載下傳] PlistEdit Pro v1.8 附送注冊機 官網+百度網盤下載下傳

Windows10的全新安裝

一、制作Windows10安裝U盤

使用Rufus制作Windows10安裝U盤

Rufus是一款綠色的小工具,無需安裝即可使用,大小隻有843KB,并且有簡體中文界面。如圖: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插入U盤後再運作Rufus會自動識别到U盤,選擇Windows10的鏡像檔案,“分區方案和目标系統類型”選擇“用于UEFI計算機的GPT分區方案”,下面的**“建立一個啟動盤使用”預設選中的即是“标準Windows安裝”**。其它選項按照預設即可。最後點選“開始”按鈕即可開始制作支援UEFI啟動的Win10系統安裝U盤。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二、Windows系統安裝

  1. BIOS設定

    通常開機時候按f2可以進入BIOS。進入BIOS後需要設定如下的選項,BIOS中若沒有下列部分選項,則可以忽略。

    ---Security Boot設定為Disabled;

    ---開啟硬碟AHCI模式;

    ---啟動模式裡開啟UEFI選項,是不是用ONLY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開啟UEFI;

    ---“開啟 CSM”選 “AUTO”或“開啟”。

  2. 插入U盤,開機選UEFI U盤啟動

    (各主機闆的快捷鍵各不相同,可能是ESC,F8,F9,F12等)進入安裝程式。

  3. 選擇安裝分區

    當進行到選擇Windows安裝分區時,在此界面按SHIFT+F10調出CMD視窗。然後使用DISKPART指令對硬碟進行分區。我的電腦有兩塊磁盤:三星120G的SSD和一塊700G的機械硬碟。我打算把Windows10安裝到700G的機械硬碟中,把Mac OS X安裝到三星的SSD中。于是我在CMD視窗中輸入了以下的指令:

    指令說明:

diskpart (進入DISKPART)

list disk (檢視磁盤清單,若你電腦上裝了不止一個硬碟請看清楚需要操作的硬碟)

select disk 0 (選擇要操作的硬碟,0對應的是我的SSD)

clean (清除硬碟所有資訊,将整個硬碟變成未分區狀态)

convert gpt (将所選硬碟轉換為GPT格式,請注意此操作将清除硬碟上所有内容)

select disk 1 (選擇要操作的硬碟,1對應的是我的機械硬碟)

clean (清除硬碟所有資訊,将整個硬碟變成未分區狀态)

convert gpt (将所選硬碟轉換為GPT格式,請注意此操作将清除硬碟上所有内容)

exit (退出diskpart,再輸入exit将退出CMD)

-    在CMD中主要是使用了DISKPART工具将磁盤的資料清空,同時把磁盤的格式轉化為GPT格式。請不要在這裡就給SSD制作EFI分區,Windows可能會監測到你這個SSD硬碟上的EFI分區,這會對把Windows安裝到機械硬碟造成幹擾。退出CMD視窗後重新整理一下,就可以看到兩個未分區的硬碟了。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    接下來選中機械硬碟,點選建立,在分區大小的輸入框中輸入153600MB(150G),點選确定後會彈出一個提示框,這個提示框是要告訴你Windows會在這塊硬碟上建立一些額外的分區(這些額外分區是:Windows恢複分區、EFI引導分區和MSR的Windows保留分區)。點選确定即可。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    暫時我們隻要分好主分區就行了,其他分區可以等安裝完Windows後再進行。現在選中主分區,點選格式化,下一步。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    接下來就是Windows的自動化安裝過程大概20多分鐘就可以安裝好。
           

4、 對Windows系統裝驅動等等

Windows10具有自動安裝驅動的功能,是以安裝完Windows10以後隻需要讓電腦連上網絡就可以了。

5、為Mac系統分區

裝完Windows系統後,我的分區時這樣的: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接下來我們還要處理安裝Mac的SSD硬碟。對于SSD我是這樣處理的,我分了512MB的EFI分區用來放Clover的引導,需要格式化為Fat32格式。然後分了100G用來安裝Mac OS X系統,可以先格式化為NTFS。操作方法:快捷鍵Win + R打開運作,輸入diskpart回車。執行下面的指令:

指令 說明

list disk (檢視磁盤清單,看清楚需要操作的硬碟)

select disk 0 (選擇要操作的硬碟,0對應的是我的SSD)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512 (建立EFI分區,大小為512MB)

format fs=fat32 label=”EFI” quick (将EFI分區快速格式化為fat32格式)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102400 (建立主分區,大小為100G)

format fs=ntfs label=”Mac OS X” quick(将此分區快速格式化為ntfs格式)

exit(退出diskpart)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Mac OS X系統的安裝

一、在Windows系統下制作OS X系統安裝U盤

  1. 安裝TransMac軟體

    插入需要制作OSX系統安裝盤的U盤;下載下傳TransMac軟體并安裝,右鍵以管理者身份運作;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2. 格式化U盤

    右鍵選擇需要使用的U盤,選擇**“Format Disk for Mac”**,将U盤格式化成Mac格式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它會彈出一個格式化視窗,在**“Volume label”中輸入自已想要命名的标簽(不用命名可以略過),如果提示你選擇格式的話就選擇Mac OS Extended HFS+**格式。一路Yes繼續,等待最終格式化完成。

3、 寫入OS X系統安裝鏡像到U盤

右鍵選擇U盤,選擇**“Restore with Disk image”**;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選擇下載下傳好的OS X EI Capitan系統安裝鏡像(那當然要看你下載下傳的是什麼版本的系統鏡像),并選擇打開;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又出現一個提示視窗,選擇OK繼續,出現一個寫入進度對話框,耐心等待寫入進度結束,完成OS X系統安裝U盤的制作 。(若卡住或不顯示進度請等待,大緻需要25分鐘時間,這個由電腦速度和硬碟讀取速度決定)。完成後,點選U盤,可以看到我們需要的系統安裝檔案已經寫入到U盤。(在此清單中,可以友善的進行删除操作,無需借助别的軟體即可修改系統安裝U盤的内容。)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4、 制作U盤的EFI分區檔案

無MAC環境此時其實Windows下操作最友善,因為在Windows下隻認識U盤的EFI分區而不認得安裝鏡像分區,無需挂載,在Windows下直接删掉U盤中的檔案,然後将Clover_v2.3k_r3292_EFI_USB檔案夾内容複制進U盤就OK了。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簡單說一下GPT和MBR磁盤格式的系統引導原理。 *

-----(1)在GPT的磁盤中,需要有一個EFI的分區。在GPT的磁盤中通常有兩種分區(EFI分區:存放磁盤中系統的啟動資訊;Primary分區:存放系統或者使用者的各種檔案)。這種引導方式需要BIOS支援UEFI。電腦啟動的時候會加載EFI分區中的以.efi結尾的檔案。這個檔案中記錄着如何啟動作業系統。在Clover中這個.efi檔案就是:EFI/CLOVER/CLOVERX64.efi。參閱:Clover的兩種啟動方式

-----(2)在MBR的磁盤中,電腦首先會尋找MBR磁盤的起始位置,讀取MBR起始位置的資訊。再找到激活主分區中的PBR,讀取PBR中的資訊。接着就加載bootmgr檔案(對于Windows作業系統)。bootmgr檔案會引導系統載入記憶體。

我們把引導檔案放入U盤後還需要将第三方驅動KEXT複制進U盤中的Clover/kexts/10.11下(如果其他版本的系統則放到對應版本編号的檔案夾下,比如要安裝的系統是Yosemite10.10.1,對應的KEXT目錄就應該是Clover/kexts/10.10)。完成後的EFI如下:Clover下的kexts目錄下檔案如下,安裝的時候隻需放一些基礎的kexts,等安裝好了以後再添加其他的kexts,避免安裝是出現一些奇怪的問題: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删除drivers64UEFI目錄下多餘的驅動,下面三個中選一個使用,其餘兩個自行移除或全部移除。這是在網上看到的,具體原因不是很清楚。

/EFI/CLOVER/drivers64UEFI/OsxAptioFix2Drv-64.efi/EFI/CLOVER/drivers64UEFI/OsxAptioFixDrv-64.efi/EFI/CLOVER/drivers64UEFI/OsxLowMemFixDrv-64.efi

我移除的是OsxAptioFixDrv-64.efi和OsxLowMemFixDrv-64.efi。

5.、編輯config.plist

config.plist檔案是Clover的配置檔案,它決定了你如何讓OS X識别你電腦上的硬體,在安裝完後所進行的優化也大多是在這個檔案中完成的,這個檔案别看他的字尾名,其它隻不過是一個文本文檔,是以其實在Windows下用記事本就能編輯,不過,由于記事本是簡單的文檔編輯器,它不能儲存一些特殊字元并且字元編碼與plist所用的字元編碼并不相同,是以我們得換一種比對的編輯器,這種第三方的編輯器有好多,比較好用的在Windows下的比如SublimeText、NotePad++或者UltraEdit等等。在Mac下則有一個專用的軟體,叫PlistEdit Pro。如果原來有config.plist檔案的可以參考原來的config.plist檔案來修改。EI Capitan和從前的OS X相比對第三方未簽名驅動做了限制,我們要想使用就必須繞過他的限制,是以如果你裝的是EI Capitan,那麼就必須在config.plist中包含以下内容。

**<key>RtVariables</key><dict> <key>BooterConfig</key> <string>0x28</string> <key>CsrActiveConfig</key> <string>0x67</string></dict> **

當然,如果你安裝的是Clover的最新版的話(Clover3250以上),裡面已經有這些内容了是以就不用添加了。

二、安裝OS X系統

  1. BIOS設定中檢查相關設定項(如你已經設定好可忽略)

    在Windows下準備好一個空白分區裝OS X(可以在Windows磁盤管理中建立一個NTFS的分區,我們的Mac将安裝到這個分區中)。

  2. 插上U盤,選 UEFI U盤啟動

    如果開機出現左上角隻有一個光标在閃動的情況則很有可能是EFI引導出了問題。首先確定Clover_v2.3k_r3292_EFI_USB檔案夾中的所有内容都複制進U盤替換了原來的檔案。如果引導複制沒有問題你還可以嘗試下面兩種方法:

方法(1):在Windows下使用軟體bootdiskutily在另外一個U盤上制作Clover啟動。(在這篇文章裡面可以下到:[下載下傳] 10.9 原版種子+網盤+mac與win下制作原版安裝簡單教程)。這個軟體會格式化U盤,并把軟體中自帶的Clover安裝到U盤中。是以使用這個方法的話意味着你還需要有另外一個U盤。這個U盤隻是為了做Clover引導,以便加載之前我們做好的Mac安裝U盤。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方法(2):可以嘗試下面這款軟體EasyUEFI(windows上安裝),用這款軟體可以給BIOS添加啟動項。有時對于較老的主機闆不會自動的去讀區U盤的EFI的啟動檔案而需要事先在BIOS中添加EFI\CLOVER\CLOVERX64.efi。我們可以使用EasyUEFI在BIOS中添加一個U盤的EFI的啟動項。然後把這個啟動項設定為第一啟動重新開機就可以進入U盤了。這是使用EasyUEFI把U盤添加到BIOS并設為第啟動的截圖: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1. 進入CLover界面後,為確定安裝排錯,請在Clover選項中加入-v參數(選擇鏡像後按空格鍵,出現對話框選擇除了第一項外的任意一項都會啟動-v模式)

    -v的意思是verbose mode,即啰嗦模式;-x是safe mode,安全模式;-f是without cache,不加載緩存,重新載入kexts;在Clover的菜單中是這樣對應的:-v -x 啟動 就是空格 選擇 boot in safe mode-v -f 啟動 就是空格 選擇 boot without caches若你的NVIDIA顯示卡不免驅或啟動時花屏,白屏等啟動選項中加入nv_disable=1(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這裡加的參數僅在這一次啟動時有效,是以在前面我通過修改config.plist讓這些參數一直有效。詳見前面的描述,其它的地方盡量不作修改,若還有問題再到其它的地方進行修改)。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2. 傳回Clover主界面選擇安裝鏡像點選空格使用-v模式開始安裝,如果順利的話則會進入安裝界面。 下面是ASUS N45SL的安裝過程截圖: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這最後一秒大概有7~8分鐘左右。。。 5 重新開機時仍選UEFI U盤啟動,仍然增加3步驟的那些參數,重複4步驟的操作,系統進入安裝U盤。⚠️注意:重新開機後是進入U盤還是直接進入硬碟取決于重新開機後的Clover引導界面中是否出現了Mac OS X的硬碟啟動項。如果有就直接進入Mac OS X的硬碟。也就是直接進入了第6個步驟。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1. 重新開機時仍選UEFI U盤啟動,仍然增加3步驟的那些參數,此時選擇你要裝OS X的那個盤而不是安裝鏡像繼續操作,然後就照提示一步步操作,直到進入系統。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1. 安裝Clover進硬碟的EFI分區。

    我并不是使用Clover.pkg來安裝的,而是直接把U盤中的檔案直接複制到了EFI分區,當然複制之前需要先挂載硬碟的EFI分區。先安裝Clover Configurator使用它來挂載分區。點選菜單Mount EFI來挂載分區。複制的時候如果硬碟的EFI分區如果有EFI/APPLE檔案,就保留這個檔案。把U盤上的檔案按照原有路徑複制到此EFI分區即可。然後和上面一樣,需要我們使用EasyUEFI在BIOS中添加一個Clover啟動項并設定為第一啟動。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8. 現在你可以重新開機試試看能不能從硬碟引導Clover啟動你的Mac。  
           

如果可以啟動的話那麼黑蘋果的安裝部分也就完成了,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安裝電腦的驅動,讓你的黑蘋果更完美。

三、可能遇到的問題

  1. Windows10中如何通路隐藏的EF分區?

    有兩種辦法:

    (1)使用指令行輸入如下指令:

    mountvol z: /s (作用是把EFI分區挂載到z:驅動器号上;)

    參閱:Windows如何通路計算機上的 EFI 分區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在資料總管中看到z:盤EFI分區,但是打開會提示權限不夠。是以我們可以通過Windows指令提示符(管理者)來執行我們想要的操作,比如檢視Clover/kexts目錄下的驅動,删除錯誤的驅動。這需要你了解Windows的一些檔案操作的指令。

    (2)使用PE工具重新開機進入PE系統,輸入指令: mountvol z: /s //作用是把EFI分區挂載到z:驅動器号上;

    然後直接就可以通路z盤的EFI分區了,不會有權限問題。

  2. 蘋果下抹盤失敗,提示mediakit沒有足夠空間執行操作? 檢查所抹分區在所在磁盤有沒有EFI分區。如果沒有建立一個EFI分區(需要用到diskpart)。由于我有兩塊磁盤,第一次安裝的時候其中一塊磁盤沒有EFI分區。是以導緻了我抹盤失敗了。另外Mac下是可以直接抹掉NTFS檔案系統的。
  3. 有線網卡在en1處,導緻無法在appstore中登陸自己的蘋果賬戶怎麼辦?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裡給出的解決辦法:[分享]分享下解決 登陸 App Store 無法驗證您的裝置或電腦 的問題

  4. 如何解決ASUS N45SL的無線網卡驅動?

    我直接使用在網上找到的ASUS N550VZ([分享]華碩N56VZ更新成功)的這兩個驅動:IOPCIFamily.kext和IO8021Family.kext。然後添加到我的EFI/Clover/kexts/10.11就直接可以驅動無線網卡了。你可以去遠景論壇找與自己比對或者類似的電腦的驅動安裝來試試。

  5. 如果U盤的EFI還是不能引導啟動怎麼辦?

    可以再找一個U盤,在win下用bootdiskutily(在這篇文章裡面可以下到:[下載下傳] 10.9 原版種子+網盤+mac與win下制作原版安裝簡單教程)。這個工具會把Clover安裝到U盤。完成後推出U盤重新插入即可。由于bootdiskutily安裝的Clover比較舊,你可以自己替換EFI檔案夾以更新Clover。

  6. 卡在missing bluetooth controller transport!

    檢查你的安裝U盤是不是放在了USB3.0接口上,要放到到2.0才行。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個連結:[已解決] 解決missing bluetooth controller transport!的問題

  7. 安裝界面被分成4塊小螢幕?

    [已解決] Y470 4屏顯示問題(四分螢幕)在clover 配置 config.plist 試試在Graphics裡添加DualLink=0

    <key>DualLink</key><integer>0</integer>

    參數設定:0為開啟 | 1為不開啟參數說明:

    (1)此參數預設是1,也就是說即使Config裡沒有這個DualLink,Clover也會預設以1來設定。

    (2)此參數多用于解決高分屏開機螢幕被分成4小塊的問題,如果有上述情況,請設定為0(3)此參數也可能解決高分屏引導黑邊/花屏等現象

  8. 進了安裝界面但是觸摸闆無法驅動

    添加ApplePS2ElanTouchpad.kext到\EFI\CLOVER\kexts\10.11。

  9. 從Clover中進入Mac系統出現了Error allocating kernel cache錯誤。
    [windows]-windows安裝Mac OSX

    Paste_Image.png

    (1)我出這個錯誤的原因是wifi驅動有問題。在删除掉EFI/Clover/kexts/10.11目錄下的IOPCIFamily.kext和IO80211Family.kext就可以了。

    (2)在網上還有這樣的解決辦法:下面三個中選一個使用,其餘兩個自行移除或全部移除。

    /EFI/CLOVER/drivers64UEFI/OsxAptioFix2Drv-64.efi/EFI/CLOVER/drivers64UEFI/OsxAptioFixDrv-64.efi/EFI/CLOVER/drivers64UEFI/OsxLowMemFixDrv-64.efi 比較常見的是移除OsxAptioFixDrv-64.efi和OsxLowMemFixDrv-64.efi。

    (3)多次重新開機,有時是可以進去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部落客「weixin_33743248」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定,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聲明。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743248/article/details/919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