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hosts,/etc/hostname,/etc/host.conf,/etc/host.allow,/etc/host.deny等檔案說明
一、/etc/hosts
>man hosts

1、作用: 主機名查詢靜态表;主要用于IP位址與計算機主機名之間的轉換。
/etc/hosts檔案格式,每行表示一個IP位址;每行由三部分構成:
IP_address canonical_hostname [aliases.......]
IP位址 規範的主機名 或域名 主機名别名
注:
(1)#注釋内容
(2)host names 隻能包含 數字、字母、連字元(-)、點(.);且必須以字母開始,以字母或者數字結尾。
(3)主機名别名是可選的
(4)盡管host table已被DNS取代,但是依然被廣泛的使用:
--系統引導:多數系統擁有較小的host table,包含本地網絡中重要hosts的名字和位址資訊。DNS沒有啟動的時候,這很有用。
--NIS:使用NIS的網站,将使用host table作為NIS host資料庫的輸入,即使NIS使用DNS,多數NIS網站依然使用host table作為本地所有hosts備份入口。
--孤立節點: 在沒有連接配接internet的區域網路中,将使用host table作為DNS的替代。如果本地資訊很少變化, 并且本地區域網路并沒有連結到internet, DNS沒有任何優勢。
上述孤立節點就是說:建立沒有連接配接的internet的區域網路中,可以使用/etc/hosts指定需要連接配接的主機名與IP的映射,不在/etc/hosts映射之中的,一般無法連接配接。
(5)此檔案的修改通常立即發生作用,除非本檔案被應用緩存。
2、例子
EXAMPLE
127.0.0.1 localhost
192.168.1.10 foo.mydomain.org foo
192.168.1.13 bar.mydomain.org bar
146.82.138.7 master.debian.org master
209.237.226.90 www.opensource.org
注:
在/etc/hosts中錄入ip及其主機名之後,可以使用主機名進行區域網路内的遠端登入或者連接配接,更加快捷;
二、/etc/hostname
此檔案隻能包含主機名
永久性修改主機名的方式就是修改/etc/hostname, 重新開機後即生效;
臨時性修改:在終端可以通過 hostname new-host-name 進行暫時性修改,一旦重新開機,hostname就會變回原有的。
三、/etc/host.conf
1、 域名解析有兩種辦法:
(1)使用DNS系統
(2)使用/etc/hosts檔案
/etc/host.conf可以指定域名解析方法順序。
一般内容為:
order: 指定采用哪種順序。
hosts:采用/etc/hosts檔案解析
bind:采用DNS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