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基礎》——學習筆記

1. 搭建開發環境
需要涉及兩個東西:虛拟機軟體(VMware)+Linux系統
2. 隐藏檔案與非隐藏檔案
windows 中:檔案的隐藏的隐藏與非隐藏通過設定檔案的屬性來實作的。
Linux中:隐藏檔案的特點是以 . 開頭,跟檔案的屬性無關。  用 ls -a 來顯示全部檔案,包括隐藏檔案 。
3. 相對路徑與絕對路徑
路徑:pathname。       path:路徑     name: 檔案名
相對路徑是從目前位置出發。
絕對路徑是從根目錄/開始的,類似于windows 中的盤符D:\
4. Linux常用指令
【1】ls          (list,清單)

    作用:使用清單把目前檔案夾下所有檔案顯示出來

    ls -a    顯示所有檔案,包括隐藏檔案

    ls -l    以詳細資訊顯示

    ls -a -l

    ls -l -a

    ls -la
   ls -al    四種方式都是可以的

【2】 cd(change directory,更改目錄)

    作用:用來切換目錄

    涉及到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

    cd ..            .. 代表上一層目錄

                    . 代表目前目錄

【3】pwd(print work directory,列印工作目錄)

    作用:列印出目前的絕對路徑

【4】mkdir(make directory,建立檔案夾)

    作用:建立空檔案夾

    mkdir -p 級聯建立檔案夾

【5】 mv(move,移動)

    作用:在目錄間移動檔案,重命名檔案

        mv 源檔案pathname 目的檔案pathname

【6】touch

    作用:建立空檔案

        touch pathname

【7】cp(copy,複制)

    作用:複制檔案或檔案夾

        cp 源檔案pathname 目标檔案pathname

        cp -r 用來複制檔案夾

        cp -f 強制複制

        實際操作時,一般都是cp -f複制檔案,cp -rf複制檔案夾

【8】 rm(remove,去除,删除)

    作用:用來删除檔案,檔案夾

        rm 檔案pathname

        rm -r 檔案夾pathname

【9】 cat

    作用:直接在指令行下顯示檔案内容也可以用來向檔案輸入,暫時不管

【10】rmdir(remove directory,删除檔案夾)-------很雞肋的一個指令

    作用:删除空檔案夾

       rmdir和rm -r的差別:rmdir隻能删除空檔案夾,而rm -r可以删除空檔案夾和非空檔案夾

【11】 ln(link,連接配接檔案)

基礎:windows中快捷方式,實際上快捷方式和它指向的檔案是獨立的兩個檔案,兩個都占硬碟空間,隻不過使用者通路快捷方式時,其效果等同于通路指向的檔案。        

linux中有兩種連接配接檔案:

一種叫軟連接配接(符号連接配接),等同于windows中快捷方式

一種叫硬連接配接

建立軟連接配接檔案: ln -s 源檔案名 符号連接配接檔案名

舉例:ln -s src.c,linker.c,   

linker.c就是src.c的一個符号連接配接檔案

硬連接配接:ln 源檔案名 連接配接檔案名

硬連接配接實際上和源檔案在硬碟中是同一個東西,效果類似于硬碟上的一個檔案,在檔案系統上,在我們看來有好多個檔案一樣。每次删除一個檔案時,隻要他還有其他的硬連接配接存在,這個檔案就不會被真正删除。隻有等所有的連接配接檔案都删除掉了,這個檔案才會被真正從硬碟上删除。、

【12】 man

    作用:查詢man手冊,獲得幫助資訊

    man 1 ls        1表示查詢的是linux指令

    man 2 xxx        2表示查詢的是linux api

    man 3 xxx        3表示查詢的是C庫函數

    注意:在man手冊中查詢時,退出按Q鍵(Q就是quit的縮寫)

【13】 apt-get

    作用:在ubuntu中用來線上安裝、解除安裝軟體的程式

     如   apt-get install vim

        apt-get remove vim

    注意,安裝和解除安裝都是線上的,也就是說ubuntu必須能上網才能使用apt-get

5. 基礎知識

(1)、ls -l顯示的詳細資訊中:

-rw-r--r--

drwxr-xr-x

一共10個字元,第一個字元表示檔案類型,後面9個字元表示檔案權限。

檔案類型:

- 表示普通檔案。普通檔案指文本檔案和二進制

    檔案,如a.c  1.txt a.out都是普通檔案

d 表示檔案夾,d是directory的縮寫

l 表示符号連接配接檔案,後面會用->列印出它指向的檔案

s 表示socket檔案

p 表示管道檔案 pipe

(2)、ls -l顯示詳細資訊

drwxr-xr-x    10個字元,第一個表示檔案類型。剩下的9

個分成3組,表示檔案權限。

前三個表示此檔案的屬主對檔案的權限

中間三個表示此檔案屬主所在的組對檔案的權限

最後三個表示其他使用者對檔案的權限

rwx怎麼解析:r代表可讀,w代表可寫,x代表可執行

rwx:可讀,可寫,可執行

r-x: 可讀,不可寫,可執行

r--: 可讀,不可寫,不可執行

6. vi基礎使用
vi 有兩種工作模式:輸入模式和指令模式。
指令模式:當vi打開時預設為指令模式,要轉入輸入模式,需要按a或者i鍵。在指令模式下,此時鍵盤上輸入的所有東西都被vi當作指令來對待。

輸入模式:輸入模式用來向檔案輸入内容。可以從指令模式中按a或者i進入輸入模式。進入輸入模式後,就可以随意按鍵盤進行輸入了。輸入完成後如果要儲存,要先退回到指令模式(因為儲存也是一種指令)。在輸入模式下按ESC鍵退回到指令模式。

注:注意看螢幕左下角,當指令模式時無提示資訊或者提示檔案名等資訊,等處于輸入模式時,提示 -- INSERT --

在指令模式下如何儲存:

:wq            儲存并且退出

:w            隻儲存不推出

:q            不儲存退出        進來看了一下沒改退出

:q!            不儲存強制退出

:wq!        儲存并強制退出

* 查找

在指令模式下,輸入/xxx,就可以查找到xxx

* 快速切換行

在指令模式下,輸入:num,就可以快速切換到num行

* 設定顯示行号

在指令模式下,輸入:set nu,就可以顯示行号

注:設定不顯示行号,指令模式輸入:set nonu

設定永久顯示行号,需要修改vi的配置檔案。打開vi的配置檔案~/.vimrc,在其中輸入set nu即可。

* 行删除

指令模式下,先将光标移動到要删除的行,然後輸入dd

如果要删除連續多行,譬如要删除連續的3行,使用3dd

* 行複制粘貼

複制:指令模式下,nyy

粘貼:指令模式下,p

細節,複制時要把光标放在多行的第一行,粘貼時實際

粘貼到目前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

7. 使用技巧

1、使用shell的Tab鍵自動補全

    Tab在linux指令行輸入中可以自動完成。在linux

    指令行中使用Tab鍵會極大提高輸入效率

2、使用shell的曆史記錄

    shell會記錄使用者執行指令的曆史記錄,而我們一般使用指令都會在短時間内集中反複使用

    是以當你需要使用一條剛才還使用過的指令時,不需再次花時間輸入,隻要按下鍵盤上下

    箭頭按鍵,就可實作上下翻頁,翻出剛才用過的指令,直接回車執行。就好像電話機的

    通話記錄和快速回撥一樣。

3、linux指令行中一些符号的含義:

    .        代表目前目錄

    ..        代表上一層目錄,目前目錄的父目錄

    -        代表前一個目錄,我剛才從哪個目錄cd過來

    ~        代表目前使用者的宿主目錄

    /        代表根目錄

    $        普通使用者的指令行提示符

    #        root使用者的指令行提示符

    *        萬能比對符

————————————————————————學習《朱老師帶你零基礎學Linux》,整理筆記,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