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最近新品節奏真的快。剛上完一加Ace 2,馬上就又來了個一加Ace 2V。這個名字有些奇怪,官方說法是,V是Victroy的縮寫。正好跟一加這次的宣傳語“性能赢家”相呼應,寓意挺美好的。但的确很少見有用V做代号的機器,讓我忽然想起了賽博朋克2077。
作為一款性能手機,一加Ace 2V最大的亮點就是,采用了天玑9000 SoC,這是去年的旗艦級晶片。如今已經正式下放到2000-3000元價位,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事情。
精緻但不那麼一加的外觀
一加Ace 2V采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比如後攝鏡組采用了雙圓形設計,後蓋闆玻璃跟鏡組結合處也有過渡處理。外觀設計很簡約,我感覺還是挺漂亮的。手機的質感以及做工依舊很線上,在同價位絕對是頂級水準。
側邊框采用的是直角設計。後蓋跟邊框接觸的部分有些許弧度,讓手機保持直角邊框的同時,也可以擁有舒适的握持感,大家不用擔心硌手。邊框是塑膠材質,但是工藝處理很好,跟後蓋有很強的一體性。不過,這種全新的設計跟一加之前的産品有着截然不同的風格,唯一能看出一加風格的,就是右側邊框那個熟悉的三段式靜音鍵,也算是一加的一次大膽嘗試吧。大家怎麼看這次Ace 2V的外觀設計?
(左為一加Ace 2 右為一加Ace 2V)
正面是一塊6.74英寸的OLED螢幕。最重要的是,作為一款中端機型,這次一加Ace 2V直接把螢幕邊框幹掉了,邊框更窄,側面看起來,一體性更強。再搭配一加Ace 2V的超窄下巴,可以說顔值非常高。
很難想象這是一款2000多元的手機,出色的玻璃後蓋工藝、超窄下巴、無螢幕塑膠支架。一加這次的設計以及用料,是真的足。現在連中端機都開始卷設計、卷質感了。消費者也能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更好的産品,必須點贊。
同價位的标杆級性能表現
轉型之後的一加,近期推出的産品,在性能方面,一直都有着相當不錯的表現。這次也不例外。大家可以看下參數表格:
天玑9000,是2021年底正式亮相的旗艦SoC。2022年上半年的旗艦機,OPPO Find X5以及vivo X80都有用到這款SoC。采用的是1+3+4的結構,大核為Arm X2,頻率為3.05GHz,三個A710的中核,頻率為2.85GHz還有4個1.8GHz的A510小核。不過雖然是旗艦SoC,但在2022年,它的風頭被小老弟天玑8100搶去了不少。讓它存在感略低。來到2023年,一加直接把它帶到了中端市場,開卷同擋位産品。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天玑9000的整體性能不如骁龍8+,但它的優勢在于可以完全發揮LPDDR5X的性能,而骁龍8+是無法完美支援的。
先來看下跑分,安兔兔分數直接來到了103.5萬,相同價位常用的天玑8200,分數大約在85萬-88萬左右,晶片不同分數肯定會更高,是以在同價位中,Ace 2V 确實有優勢。
最新的Geekbench 6,一加 Ace 2V的天玑9000的單核分數為1702,多核分數為4536,相比較于天玑8200,依然有很明顯的優勢。我們也拿同樣采用天玑9000的Redmi K50 Pro來簡單做了個跑分及遊戲測試。這裡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即使是同款SoC,一加Ace 2V的表現也會更好一些。
(一加Ace 2V 安兔兔及Geekbench6 跑分資料)
(Redmi K50 Pro跑分資料)
遊戲的表現也很不錯。無論是否開啟性能模式,30分鐘王者榮耀,一加Ace 2V都能穩穩120幀跑滿。平均幀率是119.3。整個遊戲過程也沒有波動。意料之中,畢竟是去年的旗艦SoC,運作個王者榮耀肯定是毫無壓力。另外,目前測試模式是120加高清畫質,極緻+120幀模式還未開放。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另外,MTK目前與王者榮耀有着比較緊密的合作,一加Ace 2V後續還會開放自适應畫質。适配後,開啟極緻畫質模式,下滑就會看到自适應畫質,更新之後大家可以試試這個MTK跟王者榮耀聯合推出的畫質模式。
然後再看看原神,版本是最新的3.5,開啟極高畫質加60幀模式,須彌城跑圖。 壓力果然比較大,20分鐘下來,平均幀率是56幀。大約15分鐘,應該是觸發了溫控牆,SoC開始降頻,幀數緩降到50幀,當時測了一下溫度,接近47度。鎖50幀又運作了5分鐘,結束測試後,背面最高溫度46度左右。
(一加Ace 2V 原神幀數圖)
Redmi K50 Pro的表現,要略遜一籌,平均幀率接近54幀。在前十分鐘,表現很好。但溫度上來之後,同樣開始降頻,但幀數波動比較大。手機背面的溫度則是達到了47度左右。
(Redmi K50 Pro 原神幀數圖)
而且考慮到一加Ace 2V隻是一款定位2000-3000元檔的中端手機,原神能有這樣的遊戲表現還是可以的。
除了SoC性能很不錯外,一加這次繼續貫徹普及大記憶體的理念,直接取消了8+128的常見配置,起步就是12+256,給得相當足。普及大記憶體、大閃存,對于旗艦機的意義可能沒有那麼大,因為旗艦機的規格本身就比較高,配置給得也都很足。一般是不用擔心的。但大部分中端手機基本還都停留在8+128甚至更低的水準。這時候一加Ace 2V上來就是12+256的規格,對于大記憶體以及大存儲的快速普及推廣有着很積極的意義。是非常利好消費者的事情
高頻高刷屏及80W快充
一加Ace 2V的螢幕也這款螢幕跟一加Ace 2是同款,分辨率是2772*1240,可以了解為1.5K,局部峰值亮度可以達到1450nit。也支援1440Hz高頻PWM調光,雖然不是LTPO,但通過技術優化,也可以做到五個檔位的幀數随時切換,在流暢的同時,功耗也會更低。也支援一加的靈犀觸控技術。不過由于圖文不好展示,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
有一點需要注意,高頻PWM調光預設是關閉狀态。想要開啟,大家需要先在,設定、關于本機、版本資訊中,點選版本号7下,打開開發者模式。然後在其他設定、開發者選項中,開啟PWM調光。藏得比較隐蔽,有需求的使用者可以了解一下。
電池與充電方面一加Ace 2V給得比較足。采用的是80W加5000mAh的組合。
根據WHYLAB實測。從1%開始充,10分鐘充至45%,20分鐘充至78%,最終充滿用時31分鐘。五小時續航測試下來,最終剩餘電量56%。續航成績一般,不過日常使用一天是沒啥問題的。而且,不要忘了,這款手機設計得還很輕薄,隻有190多克。
其他配置方面,雙揚聲器、全功能NFC以及紅外遙控,也都有配備。相信以後紅外也會成為一加系列手機的标配了。有紅外遙控,用起來的确會友善不少。
常見的後置影像配置
影像方面,作為這個價位段的手機,大家就不要期待太高了。後攝部分采用的是6400W主攝+800W超廣角+200W微距的組合。
主攝是這個價位段常見的OV64B,整體素質在同價位中還不錯,整體飽和度稍高,比較讨人眼球。我們拍了一些樣張,大家可以看看效果。
總結
之前經常有人讓我給他們推薦手機。我一般都會推薦3000元左右的産品。這個價位的手機性能以及整體表現是比較不錯的,用上個兩三年都沒問題,不用擔心記憶體不夠,手機卡頓等等。但随着一加這幾款主打性能的中端手機亮相後,我忽然發現,現在2000多元,就已經可以買到之前三四千的産品了。遊戲表現以及外觀設計,大家都可以看到,一加Ace 2V這款産品,在外觀質感、硬體性能方面,在同價位中有着非常強的競争力。而且目前基本完成了2000-4000元價位段的覆寫。調校以及優化也都非常不錯,在同價位産品中,成本效益非常高。而且一加已經全面接入OPPO自有工廠和服務體系,大家完全不用擔心手機的售後問題,可以放心購買。
我們經常說的田忌賽馬,是拿自己的優勢去跟對手的短處比拼。雖然整體是勝利的局面,但無論如何,你總會輸掉一小分。但一加最近這幾款機型,可以說是簡單粗暴,我就是拿高配置去打其他品牌的中等配置,讓對手無話可說。其他品牌要加把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