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作者:老崔曆史雜談

被掩蓋起來的東西,仔細挖掘後,會發現它比真實的曆史更加真實。

——老崔說

這部電視經典劇,生動地把康熙玄烨的一生演出。康熙自然是這部劇的主人公,陳道明出彩的演技,更是讓我們印象極深。

在他身邊,朝中大臣來來往往,每位角色皆有肉有血。對于清朝大事的影視演繹,則極其地接近曆史。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不過這并非真實的曆史,電視劇中也有很多與史實的出入之處,像是孝莊在劇中自稱“孝莊”,這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之處,“孝莊”是谥号,隻有死了之後才會有,人活着怎麼會知道死後之事?

劇中,玄烨剛從順治那裡繼位不久,他的祖母就給他找了幾個夥伴,一個是後來非常著名的蘇麻喇姑,另一個是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作“魏東亭”。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蘇麻喇姑,在曆史上确實有記載,隻不過并非與康熙一起長大。而魏東亭在曆史上卻找不到真人,這是什麼原因?其實是編劇故意為之。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1、 編劇二月河賣了一個關子

若要一個個地從劇中之魏東亭身上,在曆史上找從此人,乃是無法尋到的。此人物,乃編劇之二月河,杜撰出之一個人物。不過也,他确實有一曆史真實原型,那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之是以,會給其取此個名字,是由于曹寅之字為“棟亭”。在曆史上,總是将“曹”和“魏”并稱,故而将其改編成“魏東亭”。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玄烨很小的時候就沒有母親,曹寅的媽媽,被選為年幼的陛下之奶媽。曹寅是以和康熙成了很好的玩伴,讓他一家人去南方最富裕的“江甯”,去做織造。

這是一個很大的肥差,康熙把玩伴放到這個位置上,一方面是為了給其一家之人富裕安穩之生活,另一方面,亦是原因主要之點,即讓其一家作為自己在江甯的眼線,偵查這處富之流油之所。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後來,曹寅之孫雪芹先生,将這段日子寫入《石頭記》,令今人可以得知其繁盛之勢。

2、 不僅會賺錢,還編了唐詩

且不直接提江甯織造,先就當日清朝要搞的幾個文化工程,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出來。《全唐詩》者、《全唐文》者、《佩文韻府》者,此三部浩浩文集,若無充足之财力支援,根本沒有辦法收集、整理和出版。

這部《全唐詩》,在揚州校刻完畢後,立刻上供于遠在北京的康熙,玄烨對這部盛世巨典感到滿意十分,為其親自寫下了序文,以表示對這份耗費多年的事業以肯定。後來,此書頒布全國發行,至今也是研究唐詩的不可缺少的典籍。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曹寅有錢,并且愛讀書。少年之時的曹雪芹,在祖父的書房裡一坐就是一整天,從中學到無上知識,對曹霑後來完成《紅樓》之名著,奠定之一堅實基礎也。

3、 接駕康熙五次,耗空其家産

康熙一連六次南巡,五次全部都在曹寅家。在外人看來是無限風光好,可在曹家人看來,這是一個無法填滿的白銀窟窿。後來,曹家為此欠下了數十萬兩白銀。

康熙對這位幼時玩伴非常同情,諄諄提醒他要即使把錢給還上,可是康熙南巡期間的花費,已經不是用幾年時間就能還清的債務。晚年的康熙,沒有對曹寅作出太多的懲罰。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直到曹寅之去世,其子曹頫與康熙之關系不再親密,康熙這才有了要徹底清查此賬務之決定。内務府大臣明白康熙有了要動“曹家”的意思,于是上書請求徹查曹家等人所欠之費,若不及時償還,必遭嚴辦。康熙隻是由于了一下,立刻同意此奏。

4、 身染絕症,康熙千裡送藥

曹寅從京城述職完畢後,就和長子傳回江甯,又到達揚州。初夏之時節,曹寅曾感染風寒。起初,其并未太在意,繼續專心負責,康熙所命刊刻之《佩文韻府》的事業。

不久,曹寅上吐下瀉,醫生診斷後才知道自己得了瘧疾。這在當時,是一個鮮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病。曹寅之妹夫李煦,速将曹寅之病情,以上奏之方式,告知遠在北邊的康熙。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那時,隻有一種叫做“金雞納霜”的西方藥物,可以治療瘧疾這種疾病。當日西方國家進貢時,曾給康熙帶來這一良藥,于是在聽說曹寅得了瘧疾之後,立刻讓人給他送去。并且還用紙寫了一個說明,囑咐他要是真是瘧疾才可以服下,否則萬萬不能用。

那時,從京城到揚州相隔千裡,最快的交通方式就是讓人騎馬,可是曹寅命中不濟,沒能等來康熙給他送來的藥,于是在揚州逝世。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聽聞曹寅去世的消息,年邁的康熙也悲痛不已,并沒有因曹家虧空國庫而直接把抄家,而是繼續讓曹家主持江甯的織造職務。

沒有了曹寅這一聯系,曹家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繼任的曹家人也沒有曹寅那般手段,無法調和其中的沖突。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康熙病逝,雍正即位,胤禛對曹家失去了耐心,決定将他們抄家。曹雪芹一家人被迫從南方移居到北京,靠着寫字買畫為生,生活艱難無比,到了“舉家食粥”的地步。

面對人生如此重大的轉折,曹夢阮總結少時的經曆,對這個社會進行了批判和諷刺,終成一部巨著“石頭記”。據傳,書中那塊頑石“賈寶玉”之父賈政者,便是以曹寅為原型創作出來的人物。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曹寅一生與康熙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他的一切榮華富貴都是皇家所賜予的,兩個人知己般的友情,從年幼之時一直到去世都沒有變質。

二月河把曹寅這個人物,改編成魏東亭,并在結尾之時,把他的小孫子帶在身邊,似乎象征着兩人友情的延續。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曆史上有幾個君臣無猜?在曹寅和康熙,近半個世紀的交往中,他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

《紅樓》中,随着元春去世,整個賈府由盛轉衰,這不也對應着從康熙去世後,新任皇上對曹家毫不留情的事迹。

《康熙王朝》中有一個人,編劇賣了一個關子,他的孫子家喻戶曉

願閱覽者如意,劃屏之餘,留下收藏點贊評論,以此你我便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