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作者:毒眸

你會幻想動漫和遊戲裡的“紙片人”出現在你的生活中嗎?

打破幻想與現實的界限是個長久的話題,1999年播出的《數位寶貝》,電子寵物們可以走進現實;2021年的網劇《我的巴比倫戀人》,女主角幼時創作的小說男主突然出現在現實之中,号稱為愛她而生。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數位寶貝:最後的進化》ACG閱聽人對“紙片人走進現實”的界限相當模糊。有真人出鏡的乙女遊戲會被罵得狗血淋頭,玩家喊着“唯愛紙片人”,而戴上假發畫好全妝、将自己扮演成某個角色的coser,隻要呈現出的外形氣質無限接近,也能受到“圈内人”的喜愛。

對“紙片人”投射了足夠多的感情之後,也有人不再滿足于自己和角色的關系,被局限在購買周邊支援和遊戲文案設計好的約會劇情裡。

“COS委托”行業就此而生。coser們接受委托,扮演出委托人們所愛的角色,可以線上按照委托人們的要求拍照,也可以線下與委托人們共度一段時光。有人出錢請“紙片人男友”走進現實,和自己一日約會,也有人找兩名coser裝扮成自己的CP,讓他們在自己面前情侶出遊,自己當個專注嗑糖的攝像頭。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各平台相關委托貼‍‍‍‍

或許是出于安全考慮,也可能是二次元群體社恐繁多,同性之間比較容易打開話匣,這類COS委托幾乎都發生在女生和女生之間。在各個社交平台搜尋“COS委托”,女性coser們開出價格,标明自己能墊到的身高、能接受的親密行為範疇(大多是牽手和抱抱),并大多強調“不接男生委托”。單主們曬出照片,仿佛真的經曆了和自己喜歡的角色的甜蜜約會。

我對此産生好奇:約coser扮成我喜愛的角色,能不能真的“打破次元壁”,讓她收獲我的移情,也讓我感受到“被紙片人愛着”?

于是我決定實際體驗一次。在小紅書上搜尋“COS委托”和本地IP的組合關鍵詞,定位了幾個看起來經驗豐富、在平台上有一定流量且外形符合我心中角色形象的coser。

最終我標明了其中一位(我稱她為“y”),私信她确認了委托的時間,加上微信,交好定金,等待打破次元壁那一日的來臨。

可能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委托,約定見面的日子越來越近,我也莫名其妙地染上了焦慮,在小紅書、抖音、b站之類的平台不斷搜尋“cos委托”的關鍵詞,想要了解一般的客戶會和coser進行什麼樣的活動。

我問了y平常她會和自己的單主玩什麼,得到的回答是:一般跟着單主走,看展逛街密室劇本殺,做蛋糕做首飾拍大頭貼……仿佛打開了一本《情侶必做的100件事》。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商讨當日安排我跟y約的角色是《電鋸人》裡的早川秋,也就是她cos成早川秋的樣子與我約會。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對早川秋的情感投射不能算作戀愛心态,更像是帶着欣賞和憐惜的感情默默地喜歡着這個“紙片人”。同時,我也是動漫中早川秋x姬野的“cp粉”。“約會”當天,我也cos成姬野的樣子,一是因為覺得這樣更能“緩解尴尬”,二是總覺得自己和姬野身上有很多共同點,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對“早川秋”更好地移情。

我不會修剪造型假發,隻能頂着一頭淩亂的假發上陣,穿着穿着角色的裝扮走進咖啡店的時候,“早川秋”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我身後。

這份焦慮終于“塵埃落定”。坦白來說,回過頭的那一瞬間我怔在了原地,那種感覺大概和現今網際網路上常說的crush類似,仿佛真的看到早川秋跨過次元壁走到了面前,而“他”開口說話,卻是屬于y的女聲:“我一直在等你什麼時候發現(我在你後面)。”

在找到y之前,我也曾尋找過“線上委托”,就是線上上約契合的coser按照我喜歡的風格拍一些角色照片,或者下角色語c的單子,讓真人扮演喜歡的角色和我進行對話。

簡言之,我曾不斷地試圖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中找到那個互動的點,讓這份飄渺的感情變得觸手可及。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随行進入咖啡店‍‍‍‍‍‍‍‍‍

cosplay存在的意義,往往就是将二次元的角色帶到三次元,形成“2.5次元”的奇妙化學反應。但當我們進行交流的時候,我隻能夠把她單純的當成y,而沒辦法當成“早川秋”。

y十五六歲就出于興趣成為了一名coser,也在去年年底在朋友的推薦下進入cos委托這個“行業”。她接到最多的單是乙女遊戲《光與夜之戀》中的角色,比如知名的“蕭逸”“齊司禮”,在角色生日、單主生日或者單純在休息日陪伴單主“玩一天”。

cos委托的價格是按小時計費,“包天”會有固定的價格,寫明可以營業的時間。因為大多數單主們的期待是“和紙片人男友的一日約會”,是以coser們往往需要完成“理想男友”們在約會中應該做到的事情,比如約會見面時要帶花、主動牽手等等。在小紅書上,就有單主吐槽自己cos委托的體驗感不好,找到的coser甚至不會最基本的“男友禮儀”,還要她自己開車門。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小紅書上有關品質的吐槽

接到委托們的coser也會寫出自己能接受的“親密行為”底線。在y的規則中,最親密的接觸是親臉頰。

她隻接女生的委托,遇到的單主們既不會提或者做超出委托規則之外的要求,也不需要coser完全按照角色的人物形象邏輯演繹和表現,隻需要形象最大程度貼合,交流時正常聊天就可以。而我和y在一張桌子前喝咖啡時,既沒有可以進入角色扮演,也沒有聊《電鋸人》,就像尋常第一次見面的網友,也因為穿着,像一對聊工作的同僚。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聊工作的同僚”

她了解的coser中,沒有人接異性單主的委托單。但我線上上約過照片的coser,有跟我透露過接男單主cos委托的情況:“拉手和擁抱也分人,感覺約過的幾個都不太好,有點猥瑣。”

在y看來線上的各種cos業務,比如拍照片、舉牌什麼的,她都很少參與。“感覺不好收錢。在coser朋友之間,(舉牌)這些都很稀松平常,圈外人再收錢有點奇怪。”

“夢女”是指幻想和偶像、動漫遊戲角色等産生戀愛關系的女性。原本的語義存在一定貶義,但在乙女遊戲開始在國内流行後,“夢女”的使用頻率變得廣泛起來。

就像y所經曆的,是乙女遊戲的“夢女”讓cos委托變得流行。y曾在圈内聽說有單主邀請五個coser扮演《光與夜之戀》中的五個男主,在一所莊園裡給自己過生日。

“很誇張。”她表示。我也啧啧稱奇地點頭:“好想做富婆。”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b站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cos委托記錄

我給y準備的小禮物包括一本《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張以姬野口吻書寫的明星片,一張以我自己的口吻寫給y的明星片,若幹動漫的周邊相卡,和兩包柔和七星。《電鋸人》中早川秋因為姬野開始抽煙,兩個人同抽柔和七星,而姬野退場之後早川秋就改抽駱駝了。我一邊把禮物給她一邊解釋,她立刻表示共鳴。

喝完咖啡,我和y拍了大頭貼、逛了正火的網紅展“明日迫近”。這期間我們從最開始沒什麼中心話題的“尬聊”,到後面發現除了《電鋸人》,還在諸如《JOJO的奇妙冒險》《排球少年》的動漫中有着同嗑的cp、關注的話題和互通的梗,便逐漸熱絡起來。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在展覽裡對鏡合影

在拍大頭貼時,y幫我整理那頭淩亂的假發,并肩走在商場裡,她也自然的牽過我的手。

周末的798有許多成雙成對的情侶,而y的扮相也吸引了不少行人的注意。甚至有路人湊過來“玩梗”:啊,走在路上會不會被狐狸惡魔(與早川秋簽訂契約的惡魔)吃掉?而到後面我已經能自然地挽起她的胳膊,就好像我們也是一對在假日約會的尋常情侶。

y坦言,即使是遇到特别社恐的單主,她也會盡可能地在合約時間内找話題、不冷場,能不看手機就盡量不看手機,關注單主動态。穿過798一條布滿了塗鴉的廢樓,y說上一次一位約單蕭逸的單主就是和她在這裡拍了許多照片,當時她就覺得這個場景很适合《電鋸人》。于是我也停下來給y拍下幾張氛圍照,此時的我還怯于入境,而她與塗鴉渾然一體。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征得同意後,y會把與單主的合影發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除此以外,y主營的平台上更多的是她cos的正片和“整活”視訊。她曾經考慮過做自媒體,但是沒有什麼實際收益,同時還會讓她為流量感到焦慮,漸漸就隻在上面随便發發了。

y接過最小的單主才剛上國中。“一開始我不知道她這麼小,隻是以為她單純是社恐,後來跟她搭話的時候才知道,十足震驚了一下。”這也是唯一一位在約了一次之後想再約一單的單主,而y選擇委婉拒絕:“你太小了,不能收你的錢”。

我的一位朋友也是以對“cos委托”心存顧慮。扮演“一日男友”的coser要兢兢業業地幫忙提包、開關車門,有的單主還會要求coser全程不要開口,友善自己代入。“比起覺得她是我喜歡的角色,我會覺得人家隻是還在讀大學的小妹妹,雖然我花了錢,但也不好意思讓人家幫我做這做那,可能也是這個原因,我一直沒有跨出這一步。”

我恰好也比y要大一歲,于是我問她:“那你就不怕我是壞人?”

這種“危險”确實存在,而且對coser和單主雙方都是未知的。y遇到的單主們基本都是性格可愛的年輕女孩,但一旦有一方存在隐瞞,導向的結果似乎都不是夢幻的“一日約會”。小紅書上曬出的cos委托就有讓朋友陪着的,而y這次來見我,也是她的父母開車送她到了約定的咖啡館。

甚至“cos委托”本身都存在于灰色地帶,我曾經跟一位朋友提起過線上的cos委托,對方甚至以為我說的是打擦邊球的福利姬拍照。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有關委托受到騷擾的吐槽‍‍

最後“壞人”這個問題被我們一笑帶過。為了契合原著中的場景,我将晚餐定在一家居酒屋。吃飯期間,我們互相用拍立得拍照,感謝寶麗來的曝光技術,我終于在鏡頭下不忸怩地笑出來了。

夜晚的三裡屯裡滿是火樹銀花,距離y“營業時間”結束還有不到三小時。快速掠過廣場上拍标志建築的、街拍的(y說自己很讨厭被街拍),我們拍了幾個在b站上熱門的“cos委托整活”,擺拍了一些她單人的氛圍照,最後我比劃着說:我想拍那個那個氛圍的照片,我們去暗一點的地方。

《電鋸人》裡,早川秋和姬野是一對頗具悲劇色彩的工作搭檔,作為前輩,姬野帶着早川秋開始抽煙,而她最後為救早川秋而死。作者藤本樹被讀者評價為“漫畫中的cult片導演”,電影膠片的表現手法中,灰的荒誕、紅的血、溢于言表和未曾言明的愛構成了這兩個人的全部。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電鋸人》動漫op

iphone模糊的鏡頭中“早川秋”從容地在從街的一頭走過來,“姬野”朝着他飛奔過去,他們在重重夜幕下擁抱;“早川秋”從後方拉住“姬野”的手,兩個人在街道上乒鈴乓啷(因為我包裡裝着很多東西)地飛奔,“早川秋”在一明一暗的路燈下點起煙……這些都被記錄下來。後來我們兩個架着手機蹲在馬路牙子上掏出煙,湊在一起卻隻點燃了“早川秋”的那一根,“早川秋”就用他的煙點我的煙,完成了一個潦草的煙吻。

可能夜晚成了兩個“2.5次元”的保護色,我們蹲在馬路牙子上抽煙,我講起了笑話:之前在老家看到兩輛追尾的車開着雙跳停在路邊,兩個很年輕漂亮的女司機就蹲在路邊抽煙,可能是在等保險公司來吧。

我又問他:可以親一下嗎?他說,親吧,于是我飛快地湊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回家的路上,我反複拉動着這段視訊的進度條,發自内心地笑了。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可能cos委托最無可替代的價值,就是留下這些有“我”參與的影像。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在單純陪伴遊玩的每一個瞬間,隻要y表現出與“早川秋”有一點不相似的地方,我都能輕易地認識到她不是他,他不可能從紙上、螢幕裡或者我的想象中來到我觸手可及的地方。我不無遺憾地感覺到虛拟終究是虛拟,想要将虛拟強行拖入現實的做法甚至會被路人網友稱作魔怔。

但當這段視訊呈現在我眼前時,我又無比清晰地覺得:我曾是她。在某段終将褪色的記憶裡,姬野親了早川秋一下。

委托結束,我們各自打車。我自顧自地囑咐y:回家多喝熱水,多吃一點,少抽煙,多多出片……在我曾約過的語c委托結束時,委托對象也對我說了一些囑托的話,她洞察到一周的契約時間裡我忙于工作黑白颠倒,也常常被人情世故困擾,于是跟她以這樣的方式跟告别,讓我幾乎落下眼淚。

花800元,和紙片人男友約會一天

語c委托 對方是《光與夜之戀》的齊司禮

但當我滿懷感動地點開她的首頁,想要“再續一杯”時,卻浏覽到了她的接單記錄。其他像我一樣的單主在她的首頁留言,稱贊其與角色的契合和愉快的體驗。于是我立刻清醒了。

就像此刻,計程車即将到達,我囑咐的話一收,轉而低下頭将委托的錢轉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