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崇煥死得是否冤枉?如果崇祯不殺他,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嗎?

作者:書苑漫談

#曆史開講#

公元1630年8月,大明王朝兵部尚書袁崇煥以"通虜謀叛"的罪名被判淩遲處死。劊子手用了三天時間,在他身上剮了三千多刀,直到皮肉俱盡,半日後才氣絕身亡,死狀慘不忍睹。

行刑之日,大批百姓圍觀了行刑現場,他們一邊痛罵袁崇煥"賣國賊",一邊向他吐唾沫,扔磚頭,以表達表達他們心中對袁崇煥的刻骨憎恨。

袁崇煥之死,很多人認為他死得冤枉,說是崇祯昏庸,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而自毀長城,如果袁崇煥不死,大明王朝就不會滅亡。事實果真如此嗎?

袁崇煥死得是否冤枉?如果崇祯不殺他,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嗎?

實際上,袁崇煥也确實沒有通敵叛國。他雖然死得冤枉,但卻也是咎由自取。大明王朝滅不滅亡和崇祯殺不殺他關系也不大。

袁崇煥悲壯的一生

袁崇煥(1584年6月6日一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廣東廣州府東莞縣人,明末抗清名将,愛國将領。

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知縣,後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袁崇煥雖然是文官,但是他對邊塞戰事十分感興趣,喜歡談論兵事。

公元1622年,袁崇煥被調往兵部任職,此時關外戰事吃緊,由于連連吃敗丈,沒人願意去鎮守山海關。袁崇煥得知後,一人一騎到關外勘察地形後上奏:"隻要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人鎮守山海關足矣!"

明熹宗朱由校聽後非常高興,把他提為正五品山東按察司金事、山海關監軍,讓他鎮守山海關。

袁崇煥到山海關後,馬上勘察地形。最後他得出結論,要想打敗強大的後金軍,隻需四個字--“主守,後戰。”

袁崇煥認為如果将兵力全部部署在山海關附近,一旦山海關失守,京城則會直接暴露在敵人的攻擊範圍之内,是以他将防線向關外推移,将甯遠城做為防禦的主要陣地。

袁崇煥死得是否冤枉?如果崇祯不殺他,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嗎?

這個方案得到了大學士孫承宗的贊成。袁崇煥接着制定了"保關内,必守關外,保關外,必守甯遠!"的戰略部署,并親自赴甯遠城駐防。

袁崇煥來到遼東,接受了孫承宗的教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到達甯遠之後,袁崇煥一邊執行"以遼土養遼人,以遼人守遼士"的政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把甯遠的城牆做了加強,利用将近四年的時間,相繼占據了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淩河等地,開疆複土兩百裡。

局勢一步步好轉,袁崇煥堅信,在孫承宗的指揮下,光複遼東指日可待。

然而,這一切隻是幻想而已。1625年10月,孫承宗受魏忠賢等閹黨迫害被罷免,接替他的人是高第。

高第到任後,要求所有防禦全部撤到山海關以内,至于關外的防線、工事、土地等全部放棄,保命要緊。

袁崇煥反對無效,他誓不撤退,決心留下死守甯遠城。

公元1626年正月十四日,努爾哈赤來了,帶着全部家當來了。當時努爾哈赤的軍隊大概有六七萬人,号稱二十萬。

高第吓得手足無措,躲在山海關内不肯救援甯遠,甯遠頓時成為一座孤城。

但袁崇煥毫無懼意,他寫下血書,與大将滿桂,參将祖大壽等将士盟誓,誓與甯遠共存亡。

努爾哈赤來到城下,見是一座孤城,他帶着輕蔑的神情,發出了進攻的指令,聲勢浩大的精銳後金軍随即湧向孤獨的甯遠城。

此時,袁崇煥亮出了他的王牌大殺器一一紅衣大炮。在甯遠城堅固的城牆和紅衣大炮強大的威力下,後金軍隊被打的潰不成軍、損傷慘重,就連努爾哈赤也被炮彈炸傷,最終後金無奈隻得撤軍。

袁崇煥死得是否冤枉?如果崇祯不殺他,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嗎?

甯遠之戰就此結束,一代名将努爾哈赤,最終敗給了僅有一萬多人,駐守孤城的袁崇煥,這對久無勝績的大明王朝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

捷報傳來,舉國歡騰,袁崇煥是以被提拔為右金都禦史,一個月後又被升任遼東巡撫,不到兩個月又加升兵部右侍郎。部下依次論功行賞。

袁崇煥還是比較冷靜的,自打甯遠之戰結束後,他就開始搶修工事,加強城防。他還加強擴建了錦州,重新占領了之前放棄的大淩河、前屯、中後所、中右所,修築堡壘,構築了以甯遠城為中心的“甯錦防線”。

袁崇煥任命滿桂鎮守山海關,自己守甯遠、錦州,所有的堡壘都已修複完畢,城牆都已加強,彈藥充足,糧草齊備,此時的“關甯錦防線”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公元1627年,子承父業,努爾哈赤的繼任者、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領六萬多人,兵分三路,攻擊甯錦一線。袁崇煥早已對甯錦防線做了精心部署,又有威力巨大的紅衣大炮。戰争的結果毫無懸念,以皇太極的失敗而告終。

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五日,在長達二十餘天的時間中,後金與大明在錦州、甯遠一線展開激戰,最終以後金慘敗而告終。

在這場戰役中,後金軍傷亡極大,皇太極退回沈陽。

此役是後金與明朝開戰以來,明朝取得的最大一場勝利,史稱"甯錦大捷"。

袁崇煥死得是否冤枉?如果崇祯不殺他,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嗎?

袁崇煥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遭到了閹黨排擠和言官的彈劾。就在甯錦大捷之後一個月,袁崇煥憤而辭官回鄉。

袁崇煥辭官兩個月之後,明熹宗朱由校駕崩,由于沒有子嗣,皇位由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檢繼承,朱由檢也就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祯帝。

袁崇煥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遭到了閹黨排擠和言官的彈劾。就在甯錦大捷之後一個月,袁崇煥憤而辭官回鄉。

袁崇煥辭官兩個月之後,明熹宗朱由校駕崩,由于沒有子嗣,由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檢繼承皇位,為崇祯帝,也是大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

天啟皇帝交給崇祯的是一個爛攤子,閹黨獨霸朝綱,官場黑暗,朝廷紛争不斷,朝政無人理會,邊疆烽火連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崇祯登場了,他很想有一番作為。以雷霆手段迅速鏟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重新啟用袁崇煥,任命其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此時的袁崇煥已達到了事業的頂峰,他對前途充滿了自信,甚至有點自負。

公元1628年七月,崇祯在紫禁城裡的平台召見袁崇煥,議論平遼方案,見皇帝如此器重自己,袁督師竟然說出了下面的話:

“計五年,全遼可複。”

意思是說,給我五年時間,我就能平複遼東。

想都不想,吹牛不顧後果。

崇祯很興奮,對袁崇煥褒獎了一番。

事後,兵科給事中許譽卿向袁崇煥讨教如何五年平遼。

袁崇煥的回答隻有四個字:

“聊慰上意!”

意思就是随口說說而已,安慰皇上罷了。

典型作死的節奏,許譽卿差點驚掉了下巴。

他小聲對袁崇煥說:

“上英明,豈可浪對?異日按期責功,奈何?”

意思是,皇上英明,豈能随便糊弄,到時候他按日期驗收工作,你怎麼辦?”

既然牛已經吹過了,也收不回來。是以他第二次見到崇祯時,來了個獅子大開口,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為保障五年平遼計劃的實施,錢糧,武器裝備,人事,用兵、選将必須得到全力支援,不得受到掣肘、幹涉。

以上要求立即得到滿足。

崇祯非常認真,立即召集六部尚書開現場會,逐個落實,確定兌現。

此時的袁崇煥在耍小聰明,他開出的條件讓幾乎整個朝堂包括皇帝本人都為他打工,如果崇祯辦不到,那五年内複遼不成,責任就不在他而在崇祯本人了。

而如果崇祯答應了他提出的條件,袁崇煥自負地以為,憑自己的能力,完成五年複遼應該也不會太難。

在這場召對中,崇祯是很真誠的,袁崇煥是很不真誠的,因為按當時的遼東局勢能夠守住就算不錯,五年複遼幾乎不可能。

就這樣,袁崇煥在崇祯期待的目光中走向了遼東。

事實證明,袁崇煥這個人,是一個優秀的戰術實施者,是一個勇敢的将領,在上有統帥(比如孫承宗)的情況下,他有膽有識,能夠貫徹上司的部署,堅決徹底地完成任務。

他堅毅果敢、不屈不撓,這種精神确實值得學習;

但他卻不是個卓越的戰略制定者。缺乏全盤統籌一方的能力。

是以在他職階不高時,打幾次勝仗沒什麼問題,但是當他到達權力的頂峰,讓他統攬全局時,他就力不從心了。

到達遼東後,他範了一個緻命的錯誤,就是擅自斬殺了平遼總兵毛文龍。從這件事也可看出,他剛愎自用,缺乏大局觀。也為他今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毛文龍最初是遼東巡撫王化貞手下的一名都司,1620年,後金大舉進攻遼陽,他趁機率領兩百多人跨海偷襲鎮江,殲滅後金軍一千多人,收複二千餘裡沿海島嶼和險山等地。

此後,毛文龍退守皮島。皮島位于後金的後方,要過去隻有坐船。

毛文龍在皮島,肩負起牽制騷擾後金的任務。他位于後金後方,經常派遊擊隊去騷擾皇太極,又不真打,實在令人頭疼。而八旗軍雖然騎兵厲害,但沒有海軍,實在拿毛文龍沒辦法,隻能望島興歎。

每次後金軍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毛文龍趁後金後方空虛,在其後方搗亂,對後金後方構成威脅。

袁崇煥死得是否冤枉?如果崇祯不殺他,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嗎?

袁崇煥認為,既然崇祯把"五年平遼"的任務交給了他,那麼所有一切就得聽他指揮。

袁崇煥想收編毛文龍,毛文龍天高皇帝遠,長期沒人管,當然不會答應。兩人你來我往,談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袁崇煥認為毛文龍太不聽話,就決定先除掉他才說。于是就約了毛文龍在雙島會面,并當着全體軍士的面,宣布了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然後請出尚方寶劍,将毛文龍當場斬殺。

毛文龍就這麼死了,後果非常非常嚴重。

最高興的是皇太極,他可以放心了,沒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心腹之患。從此他可以放心大膽地進攻京城了,再也不用擔心後方了。

殺了毛文龍後,袁崇煥立刻認識到,事情辦大了。他上疏向皇帝請罪,說自己犯了錯誤,沒權利殺毛文龍,請皇帝責罰。

但令袁崇煥意外的是,崇祯并沒有怪他,反而表揚他做得對,并痛斥了毛文龍目無軍法,早該處理。

袁崇煥放心了,一連高興了好幾天。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崇祯不愧為政治家,袁崇煥越過他斬殺毛文龍,無疑是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按律是死罪。

但當時的情況,崇祯又能怎麼辦呢?殺了袁崇煥?誰去平遼?是以崇祯隻能忍了。

但這是有條件的,就是辦事。袁崇煥你做什麼都可以,但必須得辦事,五年複遼,到時候辦不好事就辦你,老帳新帳一起算。

袁崇煥也清楚這一點,但還有五年時間,慢慢來吧。

公元1629年十月,再也不用擔心後方的皇太極親率十萬八旗大軍,傾巢而出,取道蒙古,繞過關甯錦防線,輕松跨過長城,直撲京城,于十月底到達明朝重鎮遵化。

遵化位于北京東北面,距離僅兩百多公裡,一旦失守,北京将無險可守。

袁崇煥終于清醒了,但大錯已經釀成,當務之急,是派人擋住皇太極。

這次戰事史稱"己巳之變"。

袁崇煥死得是否冤枉?如果崇祯不殺他,會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嗎?

袁崇煥急派山海關守将趙率教馳援,趙率教陣亡,全軍覆沒,十一月十五日,遵化失陷。

得知消息的袁督師明白,必須親自出馬了,親率大軍前去迎戰皇太極。

袁崇煥率軍抵達達遵化附近的薊州,等待着皇太極的到來。

判斷失誤,皇太極繞過薊州,繼續朝京師挺進。

情況萬分危急,此時袁崇煥接到孫承宗的指令,讓他立即率部,趕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帶布防,阻擊皇太極。

可是,袁崇煥接到指令後并不執行。他按照自己的想法,于十一月十一日,率軍對皇太極發動追擊,但是他跟在皇太極後面,是追而不擊。

就這樣袁崇煥跟着皇太極後面兜圈子,皇太極軍隊四處搶劫,郊區居民和朝廷官員混怒異常,都罵袁崇煥,說他是賣國賊。

那麼,袁崇煥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因為袁崇煥清楚,就戰鬥力而言,和八旗軍進行野戰并不劃算,要想徹底擊潰皇太極,隻能憑堅城,用大炮。而要實作這一目的,必須把皇太極引到北京城下。

計劃看是很美,但是,他的死期已然注定。

袁督師這輩子吃虧就吃虧在不懂政治。皇上坐在京城裡,看着敵軍在眼前跑來跑去,寝食難安,你跟在後面兜圈子,就是不動手,現在連招呼也沒打,就突然沖到北京城下,到底居心何在!

袁崇煥剛到北京,第二天皇太極就到了。

這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崇祯皇帝急召袁崇煥入宮,問尋有何退兵之策。

不料袁崇煥卻又出驚人之語,他向崇祯請求帶大軍入城休整後,再與皇太極一決勝負。

自古以來,邊境軍入京城如同謀反,崇祯斷然拒絕了袁崇煥的請求。

可是袁崇煥不依不饒,說:“那我自己進城。”“不行!”崇祯說。這是壓垮崇祯對他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

袁崇煥到達京城第二天,皇太極也率兵殺到,袁崇煥出兵迎擊,先在廣渠門殲敵一千餘名,又在左安門發炮擊退八旗兵,北京之圍暫時得以緩解。

但是戰事的轉機已經無法消除官員百姓漫天的怨言和崇祯心中的疑慮。

公元1629年12日1日崇祯最後一次召見袁崇煥,責問他為何擅殺毛文龍,并放八旗軍長驅直入。

面對崇煥的質問,袁崇煥無言以對。

崇祯皇帝下令,将袁崇煥奪職入獄。

最終,在溫體仁、周延儒等官員的一再誣陷下,崇祯終于在1630年8月對袁崇煥痛下殺手。

袁崇煥最終被判死罪,"依律淩遲處死"。

至此,袁崇煥走完了他悲壯而又曲折的一生。

袁崇煥之死,冤還是不冤?

關于崇祯殺袁崇煥,幾百年來一直争議不斷。

有人說袁崇煥死得冤枉,也有人說袁崇煥罪有應得。事實上,對于大明王朝來說,袁崇煥并沒有通敵叛國,但他确實犯了不該犯的錯誤。

一是殺了毛文龍,讓後金軍失去牽制,而且殺毛文龍程式不合法,在明朝,殺個平民百姓,也需要皇帝的複核,他殺總兵都不知道先請示一下。

二是犯了戰略性錯誤,不該把皇太極放進來打,放任敵軍長驅直入,燒殺搶掠,黎民百姓暴躁蹂躏,京城人心惶惶,皇帝大人寝食難安,最終讓自己背負罵名。

三是過于自負,自以為是,不顧後果。他憑着堅守甯遠、錦州的經驗,想依托堅固的北京城,主守而後戰,消耗皇太極,待其疲憊時再反擊。

可是他也不想想,京城是什麼地方,能和錦州、甯遠相比嗎。在錦州、甯遠他袁督師說了算,而在京城,隻有一個人說了算,這個人不是他袁督師,而是皇帝本人。

況且北京城那麼大,萬一守不住,将置皇帝于何地,置大明江山社稷于何地,這些後果想都不想,直接把皇太極引到北京城下。

這些表現,放在任何一位皇帝身上也是無法容忍的。

他認為和八旗軍打野戰不劃算,就把敵人長放進來打。任由他們四處搶劫,殘害百姓。

覺得自己的軍隊需要休整,就無視朝廷規矩,提出要率軍入城。

這種置百姓生死于不顧、置皇上權威于不顧的做法,怎麼能不招來非議,怎麼能不讓皇上猜疑呢?

是以,如果說袁崇煥通敵叛國,确實冤枉了他。但他的悲劇結局也是咎由自取。

如果崇祯不殺袁崇煥,能否改變大明王朝滅亡的命運?

在袁崇煥提出五年複遼計劃的第二年,他就被崇祯殺了。如果崇祯不殺他,他真的能五年複遼,挽救大明江山嗎?

實際上,即使崇祯不殺袁崇煥,也改變不了大明王朝滅亡的命運。指望袁崇煥一人扶大廈于将傾,也不現實。

天啟皇帝交給崇祯的是一個爛攤子,朝局混亂,國庫室虛,内憂外患,滿目瘡痍。這時的大明王朝猶如一輛汽車,已經開到了懸崖邊緣之下,車手的車技再好,也無法把車開回懸崖上面去,再怎麼努力也隻能延緩跌落谷底的時間而己。

曆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明王朝氣數已盡,滅亡的命運已經注定。不管是崇祯也好,袁崇煥也罷,都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