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項創舉”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外各界點贊中國式現代化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項創舉”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項創舉”

迎着和煦春風,全球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中國兩會。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無論是心系祖(籍)國的華僑華人、深耕中國市場的來華外商,還是長期關注中國發展的國際人士和海外媒體,都紛紛表示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前景充滿期待。

華僑華人: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中國14億多人口實作現代化,将使世界上邁入現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對此,海外華僑華人深感自豪。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中國共産黨始終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把實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泰國泰中僑商聯合會主席邝錦榮說。

英國雲南總商會會長毛埴铖表示,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人民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曆史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創造世界減貧史、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迹,為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肯亞中華總商會會長卓武一直緻力于向身邊的非洲朋友介紹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成果與經驗。“中國式現代化是為全球人民謀福祉的現代化。以非洲為例,近年來中國真心誠意幫助非洲實作和平與發展,中非合作為非洲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許多非洲朋友說,在中國發展成就的鼓舞下,非洲國家也可以結合自身國情走出一條适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澳洲澳中商業峰會主席楊東東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事業,海外華僑華人大有可為。“我們要發揮自身融通中外的優勢,在住在國與祖(籍)國之間積極搭建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的橋梁,主動參與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一份力量。”

來華外商:

“中國式現代化為我們帶來了重要機遇”

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赢。對此,與中國生意往來密切的外國投資者感觸尤深。談及中國式現代化,“機遇”是他們口中的高頻詞。

格翎豐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邁赫迪·馬哈塔計劃3月中旬來華洽談業務。“把中國生産的汽車零部件、太陽能電池闆等産品賣到海外,再把伊朗優質的開心果、藏紅花等商品帶到中國。”邁赫迪·馬哈塔說,“中國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以基礎設施為例,中國比很多西方國家做得還要好。我記得第一次來中國時,上海隻有5條地鐵線路,現在僅營運中的就有20條。”在這名伊朗商人看來,中國式現代化将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創造巨大的發展空間。

“2022年,我們公司生産的鐵礦石産品,很多都銷往中國。目前,我們為中國鋼鐵行業客戶開發了包括‘綠色壓塊’在内的多種解決方案,支援其綠色轉型。”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鐵礦石業務亞太區市場董事總經理達特·奧利維拉說,中國式現代化意味着更高品質、更加綠色的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将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人民消費水準提升、産業基礎愈加堅實,這為我們在華業務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田中健一說,公司将在今年重點推廣高性能新材料業務,促進兩國企業之間密切合作。

奧的斯中國區總裁羅小莉表示,奧的斯重視在華長期發展與投資。“我們正在研發安全可靠、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的産品,為中國打造智慧城市生态系統提供有力支撐。”

國際人士:

“将為世界提供新理念、新思維和新目标”

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标準。許多國際人士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打破“現代化=西方化”迷思,為人類實作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英國著名學者、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西方現代化“老路”遇到瓶頸之際,中國式現代化注重造福于民、緻力于實作社會平等,走出了一條現代化的新路徑。“中國式現代化不僅為中國未來發展開啟衆多全新的可能性,也将為世界提供新理念、新思維和新目标。”

“中國用了幾十年時間就實作經濟總量的巨大飛躍。對大多數開發中國家來說,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路徑和願景非常具有吸引力。”印度尼赫魯大學外交學教授斯瓦蘭·辛格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有助于個人充分釋放潛力,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也有助于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南非約翰内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戴維·蒙亞埃稱贊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項創舉”。他認為,從共享發展機遇到分享發展經驗,中國式現代化探尋出一條更加公平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經驗對世界各國特别是非洲國家和其他開發中國家将持續産生深遠影響。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必将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古巴國際政治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表示,期待中國新發展不斷為世界帶來新機遇,推動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海外媒體:

“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惠及全球”

近日,來自法新社、歐新社、哈通社、日本《每日新聞》、越通社等多國媒體的記者來到江蘇,以獨特視角講述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海外媒體渴望更近距離觀察中國式現代化,從中尋找其世界意義。

法國《歐洲時報》這樣描述中國與世界的聯通互動:“在這個地球上,平均每分鐘有價值7300多萬元人民币的貨物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吞吐;平均每天有40多列火車在中國與歐洲國家的約200個城市間穿梭;從門類齊全的‘世界工廠’到商機無限的‘世界市場’,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惠及全球。”

美國《全球政策資訊》雜志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認為,開發中國家從中國式現代化中汲取經驗要比照搬西方現代化“老路”好得多。中國的發展經驗,如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來促進貿易和商業流動等,對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開發中國家具有借鑒意義。

巴基斯坦《每日時報》稱,當今世界正面臨嚴峻問題,安全赤字、債務高企等因素給多國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世界期待中國進一步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助力世界應對各項挑戰。

阿富汗《每日瞭望報》資深記者胡賈圖拉·齊亞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得到充分诠釋。這一倡議拉近了世界各國的距離,中國正與世界分享發展成果、發展經驗,世界其他地區也将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受益者。

融兩會·網友說

“學習小組”微信公衆号網友“今天也要加油”:春天到了,北京的天越來越藍了。想想這幾年,回家的高鐵提速了,老家的山更青水更綠了,家裡小孩作業少了,全家一起出門旅行的機會也多了。這些生活裡的平常幸福,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果其實近在身邊。

“俠客島”微信公衆号網友“昆侖雪”:說到中國式現代化,我腦海裡總能湧現出許多實實在在的畫面:神舟十五号航天員乘組漫步太空,白鶴灘水電站湍流奔湧,青島港集裝箱碼頭堆場滿滿當當,中歐班列飛馳在亞歐大陸……中國高品質發展、科技進步、國際合作不斷推進,這些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寫照。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我們共同的光榮與夢想!

人民日報用戶端網友“歌以詠志”:從全球來看,進入現代化的國家也就20多個、總人口10億左右。中國14億多人口實作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為全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模式,為廣大開發中國家提供了全新的選擇。

新華社用戶端網友“憶江南”:在海外,中國式現代化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中國脫貧經驗讓越來越多開發中國家受益。中國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企業越來越被海外朋友熟知。中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更讓全球看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中國大地的生動實踐。在海外高校的課堂上,有關中國發展的主題總能引起外國同學和老師的興趣。

央視新聞用戶端網友“一米陽光”: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壯美圖景,拓展了開發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本報記者 嚴 瑜 王俊嶺

(高喬、周常松、計奕整理)

視覺統籌:潘旭濤